知名媒体人彭晓芸,近期在“民主不需要「提线木偶」”(发表于台湾著名政治类新闻刊物——《新新闻周刊》(THE JOURNALIST)上)一文最后询问说:“民主需要寻找代言人还是依靠公民社会的发育?民主能不能不择手段?民主是否可以搁置真假判断?民主需要警惕资本的吞噬吗?对个体的自由质疑权如何不僭越公共理性?自由主义是否等同于走向道德虚无?”,我且试着回答。先表达我主张两个基本观点:其一,民主的本质是制衡,掌握了民主的这个本质,对民主及其追求道路的争议就会减少很多(见:民主的本质是制衡);其二,诚信其实质是人与人...
作者文章归档:彭小兵

新书预告——《公益慈善事业管理》
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感谢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支持,我主编的第一部教材《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即将出版、发行。从网络检索的情况来,有关“公益慈善”的研究论著很多,但高等学校教材很鲜见,本书有可能是国内第一部“公益慈善”领域的教材。
保持联系却依旧孤单?
保持联系却依旧孤单?
Sherry Turkle: Connected, but alone?
【朋友,当你正在阅读本博这个视频的时候,请你放下你手中先进的现代化通讯工具,如iphone什么的,然后,预留21分钟,预备好你的心,欣赏这个视频,聆听Sherry Turkle的演讲,之后,体味一下,反思一点点。】
我们对技术的期待越来越多,同时,我们对彼此的期待却越来越少了? 电子产品和网络角色似乎正重新定义着人们的沟通和交流,Sherry Turkle 致力于研究这种影响,并引发这样的深刻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沟通方式?
Sherry Tur...
台湾的温润价值不是中华文化
据说有一股“太平洋的风”最近在海峡两岸掀起阵阵涟漪,这让我错愕不已。为什么呢?因为国人对台湾社会价值传承的相对完整的认识,至少该有15年了吧,如何这股“太平洋风”现在刮起来了?且怎么这股“歪风”硬是被栽赃在“中华文化”上了?但我想厘清的问题是:台湾人情的美好是因为它传承了中华文化吗?或者说,台湾的温润价值是中华文化价值吗?
我的答案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不成体系,但我以为触及问题的本质了,因为虽然支撑台湾社会的文化价值因素可能内中复杂,但是我体味到引领台湾社会价值取向的,以及台湾地区各种政治力量...
公租房新型社区治理机制研究
彭小兵,符桂清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30)
本文发表于《中国市场》(智库版),2012-5-20
摘要:公租房是政府为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而推出并实行的一项民生政策;随着公租房的大量入住,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社区需求得到满足和社区秩序的优化都直接影响了社会群体对公租房这项政策的满意程度。公租房较传统的城市社区有其特殊处,从公租房社区的居民和居委会这两个视角来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居民对公租房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并且社区居民有着较大的流动性。这就使得居民从心理上没将自己融入社区,没有归属感。...
“法治”的本质是“敬畏”
“法治”的本质是“敬畏制度”
文/彭小兵(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05/09/2012
整个五月,我都要在重庆市委党校学习,参加第12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今天上午听了市委党校罗德刚教授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究”的讲课,颇有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在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战略部署和2009年中央3号文件的指导下,重庆市最近这些年在反垄断、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强化市场经济、提高公...
排队,是“敬老”重要还是“规则”重要?
排队,是“敬老”重要还是“规则”重要?
文/彭小兵;
昨天陪我妻子到西南医院看病,其间排队挂号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小插曲引发了我的思考。 附属于第三军医大学的西南医院可能在重庆是坐头把交椅的同行老大,这里几乎每天都像集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所以,到西南医院去看病,要命的除了那些眼花缭乱的检验检测项目外,就是排队挂号、缴费了。不巧的是,昨天他们医院收费系统出了点故障,所以昨天看病更恼火,我看到每层楼的挂号收费处都是长长的队伍。 很不幸,我也是排队占位中的一员,我是去挂号的。大概...
文科建设研讨会
文科建设研讨会
04/07/2012
今天去民主湖报告厅参加文科建设研讨会。稍早些日子前听说学校正在酝酿文科建设研讨会,我想既然是研讨,大家都可以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就关注。不过周末两天研讨时间中,今天的议程(对全体师生员工开放)并没有研讨的环节,而只是校领导和各文科学院领导的“汇报”,这就让研讨会打了点折扣。
看“日程安排”,明天上午有在合川举行的研讨环节。其实我更倾向于全体师生员工来一场大讨论,譬如设置充足的互动辩论环节,因为真理不辨不明,就算主要领导能够达成共识,就算决策者是多么的高瞻远瞩、思路清晰,...
研究生复试,考评什么?
最近这两天,重庆大学各个学院都在开展研究生的复试(笔试、面试)。就我们公共管理学科而言,竞争是残酷、惨烈的。我作为面试考官,其实是与考生一起患难与共,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备受煎熬,考官也是苦不堪言。我最难过的是,大部分考生在面试时不知如何提供“关于自己的论述”。而我认为这个很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去打动考官,关键在这里。
考生的初试成绩固然重要(占比60%),但在初试成绩既定的情况下,复试中的面试却是最具决定性的。面试阐释的是“关于自己的论述”,也就是考生自己的“声音”,你要让考官知道你是谁、做过...
当代中国的“体制”还真是个问题
当代中国的“体制”还真是个问题
——听潘维先生的学术报告有感
文/彭小兵(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晚上19:00,重庆大学民主湖报告厅,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文字斋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潘维教授发表学术演讲,题目是:当代中国的“体制”问题。可能是这个命题很敏感、很前卫,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走廊、过道都挤满了学生。我去得晚,没坐上座位,就站在报告厅左边过道上,歪着脖子,也算全程听完了潘先生的报告。
在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