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老百姓看来,当今的中国社会就看谁能忽悠,谁能忽悠谁就有市场,
谁能忽悠谁就能实现它所达到的目的。这个社会都把结果看得太重要了,结果的
重要,就是成功,一些人梦想着减去所有过程,早早功成名就,要不升官,要不
就发财。于是人们可以不择手段。
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一个“高谈阔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骗子横
行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斥谎言的时代,这也同样是一个骗子倒台的时代。
假的就是假,伪装终究会被剥去。这是必然。
从年初以来,有几件被媒体热炒的事件,现在看来,其中有着内在的联系,
不能孤立地来看待,虽然这些事件看似一些...
作者文章归档:刘汉民

我爱美国的N个理由
我爱美国的N个理由
2010-07-30 09:58:03 作者:浪花朵朵
出国快十年了,不出国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国,不来美国不知道美国有多好。
刚来美国时,觉得美国也不过如此;出国三年,回国发现自己在美国受了好多委屈,回来以后竟失落了好长时间;住了五年回去,觉得国内人太多了,受不了那个熙熙攘攘的热闹了;出国七年回国住了两个月,回来发现还是美国好。在美国久了,发现了美国的许多好处,说出来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
第一个理由:在美国自由
自己的事自己管好了,基本就没问题了。没有个领导整天管着你,告诉你怎么怎么样。即使...
威廉姆森中国行:回顾与反思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Oliver E. Williamson教授应上海《每日经济新闻》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邀请来中国进行为期一天的游学活动。活动原定于5月份进行,因师母Dolores Celeni患眼疾,需做手术,推迟到6月底进行。到大陆之前,威老在台湾停留了几天,拜会了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
威廉姆森与马永九会谈
威廉姆森游学的第一站是北京,据说是出资方安排的,为了产生轰动效应。除了28日的演讲和圆桌讨论,29日还有清华经管学院的演讲和互动对话。此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有关人员曾电请我前去参加活动,因已答应安泰管理学院参加7月3日在深圳的活动,...
威廉姆森中国行日程安排
复旦校长称中国大学精神虚脱 成为就业服务站
复旦校长称中国大学精神虚脱 成为就业服务站
在很多中国高校多年来一直发誓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英国职业与教育调查公司QS最近公布了“2010亚洲大学前200名”排行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连亚洲前10名都没进。中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复旦105周年校庆前夕,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杨玉良校长。
校园鼓乐齐鸣闹哄哄建不了世界一流大学
记者(以下简称记):早在1993年7月的干部会议上,清华大学就提...
!-->老领导俞书记堂弟旧金山湾区被谋杀
据美国《旧金山纪事报》5月18日报道,17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阿拉米达郡高等法庭上,两名殴打华裔男子俞恬声致死的嫌犯否认了检方对自己的谋杀指控。
当地时间4月16日下午,59岁的俞恬声和27岁的儿子俞金成前往距旧金山市10多公里的奥克兰购物,遭到当地青年拉翁蒂・德鲁默和多米尼克・戴维斯无端殴打。俞恬声被送进医院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最终因医治无效去世。这一事件在当地华裔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呼吁严惩凶手,还民众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上图为奥克兰市一角。奥克兰和伯克利相邻,在美国的最后几个月,几乎每天都要经过奥克兰去伯克利,采购则去奥克兰的...
没有公平就没有和平(No justice,no peace)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危机:自杀的、杀人的、偷盗的、抢劫的、诈骗的、上访的,还有数不清的大规模群体事件。相信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都能听到、看到。在我的记忆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紧张。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要么绝望,要么铤而走险。而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为了维护自己和小集团的利益,对社会危机视而不见,甚至粗暴对待民众,导致民怨沸腾。
社会危机的根源来自制度的不公平。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已经无形中形成了两大利益集团:有钱有权的权贵阶层和无钱无权的草根阶层。两大集团在机会、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权贵阶层住豪宅、乘豪车,请客吃饭有雅间、出行享贵宾待遇,一人可以...
20个常用的学术搜索引擎
常用的20大学术搜索引擎,欢迎大家补充完善
1、http://scholar.google.com/
虽然还是Beta版,但个人已觉得现在已经是很好很强大了,Google学术搜索滤掉了普通搜索结果中大量的垃圾信息,排列出文章的不同版本以及被其它文章的引用次数。略显不足的是,它搜索出来的结果没有按照权威度(譬如影响因子、引用次数)依次排列,在中国搜索出来的,前几页可能大部分为中文的一些期刊的文章。
2、http://www.scirus.com
Scirus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全面、综合性最强的科技文献搜索引擎之一,由Elsevier科学出版社开发,用于搜索期刊和专利,效果很不错!...
北大光华学院职工批判张维迎大会会议纪要
几年前的老帖了,在国外时看过的。维迎曾是我尊崇的学者,当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樊纲请其去给研究生讲产业组织,其牛津博士的招牌,加上泰若勒的英文教材,震倒了一批学生,包括我。后来,读了他的大作《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以及《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尽管对后者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老实说,那些理论只适应于古典企业,对钱德勒式的现代企业并不适应,——但还是敬佩。后来,读了一些原著,特别是巫和懋给我们系统地讲了博弈论之后,对张的崇拜少了一些,但还是尊崇:毕竟都是同行,张在传播西方学术思想方面还是有很大贡献。对有人揭发其牛津博士学位造假的问题,始终...
“笨蛋”郎咸平的从学经历让你找回自信
第一次听说郎教授是在2004年。当时新浪网发表了郎的关于国有企业的谈话,观点与我2002年《经济研究》的文章一致,我很高兴:终于找到知音了,特意在下午的博士生课上给学生推荐过。后来广东省政府和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搞了一次企业文化论坛,恰好老同学罗仲伟来了,是主办方代表,拉我去听一把,说是有郎咸平演讲。郎当时刚出道,演讲的内容与公司治理有关。郎的演讲虽然没什么新鲜玩意,但能把一些深奥的道理通过简单的事例表达出来,并用数据证明,让没有文化的人也能理解和接受。由于是同行,而且观点接近,听完后,我特意到前排找到他,送上我的名片。郎很礼貌,倏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双手接过,然后毕恭毕敬递上他的名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