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樊涛

人生信念:依法治国,国泰安民

云南医保第一案:两次终审裁定一审法院判决错误


云南医保第一案:两次终审裁定一审法院判决错误

  作者:樊涛

  2006年11月21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行政裁定书((2006)昆行终字第90号)。裁定:一、撤销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2006)西法行重字第1号行政裁定。二、本案由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继续审理。理由是“一审裁定驳回的起诉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撤销。”

  这已经是昆明中院第二次撤销一审西山区法院对云南医保第一案的错误判决。一审法院两次判决原告樊涛败诉,原告不服,上诉至中院,中院两次“终审裁定”一审法院判决错误,两次发回重审,首开《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的先...

Read more

国道限速40公里,合法抢劫何时了?


国道限速40公里,合法抢劫何时了?

文/樊涛 

  笔者周末驾车从昆明去昭通,返回时,出城不久就被交警拦下,在查看了驾驶证及行车证后,交警告诉笔者,“你的车速66公里/小时,超速58%,按交规,可以罚款2000元以下,扣留驾驶证,记6分”,问我想怎么处理。

  在鲁甸县交警中队门前的公路上(国道213线,K1737+900M)不断有车被拦停,情形与笔者相同。公路上排起了等待处罚的汽车长龙,交纳罚款的驾驶员都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数额先后离去,唯有笔者坚持要看到违章的事实。开单的pol.ice说,要看违章事实可以,请自己到前面的测速点...

Read more

质疑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买者自负”原则


“买者自负”------那还要银行监管部门做什么?

  质疑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买者自负”原则
文/樊涛

  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首次提出了“买者自负”原则。此条规定指出:银监会与商业银行、银行业协会有义务共同加强对社会公众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进公众对金融创新的了解和对“买者自负”原则的认识,增强公众对现代金融知识的理解,不要“鱼见饵而不见钩、人见利而不见害”。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12...

Read more

解读银监会: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


解读银监会: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

文/樊涛 

  新华网在7月28日的新闻报导中,以“银监会:个人理财产品不得进行大众化推销”为题对银监会近日发出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进行了报导。通知明示:“商业银行应禁止理财业务人员将理财产品当作一般储蓄产品,进行大众化推销;禁止理财业务人员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财产品;严肃处理利用有意隐瞒或歪曲理财产品重要风险信息等欺骗手段销售理财产品的业务人员。”

  所谓“理财产品”指的是以银行为背景命...

Read more

储户存款变保单--银保合作八宗罪


储户存款变保单 -- 银保合作八宗罪
  -------银保合作造假卖  假虚假理财保险欺诈横行
文/樊涛
  据新昆明网(http://www.newkm.cn)原引昆明日报记者的报道(2006-04-07):郭女士到银行存款10万元,“银行人员”推荐存款三年可送一份超值理财保险,当郭女士接受了这份保险后不久,发现她的10万存款竟然变成了保单。为了讨回自己的存款,也为了弄明白存款怎么糊里糊涂成了保单,郭女士将保险公司和银行一起告上法庭。
  存款竟变成保单
  2006年4月15日,昆明日报记者采访了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云南分公...

Read more

10万元存款变保单 储户家人问责银行监管部门


10万元存款变保单 储户家人问责银行监管部门

  -------中国银监会云南监管局首成被告(代庭审意见书)

  2006年9月14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了原告樊涛起诉云南省银监局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案。11月27日,法院开庭公开审理了本案,这也是中国银监会云南省银监局自成立之后,首次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银行职员违规“帮”储户购买其代理的“理财”保险产品,储户10万元存款变保单

  原告樊涛在诉状中指称:“建行云南省分行允许泰康保险公司业务员在省建行营业大厅,以银行职员的身份,...

Read more

中国保监会云南省监管局首成被告


  2006年8月14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了原告樊涛起诉云南省保监局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案。8月29日,法院召集原、被告双方进行了庭前质证,不日将正式开庭公开审理本案。本案也是中国保监会派出驻滇机构云南省保监局之后,保监局首次在云南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原告樊涛在诉状中指称:“泰康保险公司业务员在省建行营业大厅,以银行职员的身份,误导存款储户郭女士(原告妻子),虚假宣传“存款三年送保险”。结果送的保险“泰康放心理财终身寿险”实为郭女士的10万元银行存款购买,致使10万元存款变成一纸保单。”
...

Read more

法院居然判决没有客户签字的保单合法有效


  法院居然判决没有客户签字的保单合法有效

文/樊涛

  备受网民关注的“银行利用代理保险侵占储户存款民事诉讼案”,2006年11月10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居然判决没有客户签字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

  按常识,任何合同都需经当事人双方签字确认才能成立,而成立的合同,在不违背国家强制性持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法有效。而“银保合作”,银行先用欺骗手段实际占有了储户的存款,然后自己打印一份保险合同,将受害者的姓名打印上去,就可以“套”住储户,而法院居然认定由银行...

Read more

中央电视台首开媒体舆论“干预”司法判决的先例


中央电视台首开媒体舆论“干预”司法判决的先例

  中央电视台法制报导云南“存款变保单”案,首开媒体舆论“干预”司法判决的先例

  文/樊涛

  备受关注的建行“利用代理保险侵占储户存款民事诉讼案”,2006年11月10日,由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随后,中央电视台12频道中国法制报导栏目对此案进行了报导。报导称:“法院审理后认为,这份保险合同无效,应由泰康人寿保险云南分公司返还原告10万元保险金,以及按同期贷款计算的利息”。报导了第一被...

Read more

银保合作----侵犯了谁的知情权?


银保合作----侵犯了谁的知情权?

 

  原标题:保险公司在银行拓展业务是营销业务员欺诈犯罪案件频发的根源

  ————从一篇新闻报导说起

  作者:樊涛

  据人民网原引《中国汽车报》(2001年10月30日第六版)的文章,标题是:《业务员拉保单有斜招银行窃账号储户存款变保险何宇翔被判刑一年》。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员何宇翔,因为“业绩”压力,利用在银行偷偷记下的储户付国庆的帐号和身份证号,私自伪造了储户的投保资料,在其工作的泰康人寿公司为付国庆投保了“生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