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合约机构与非私产的理论》、《企业的合约性质》等论文继续发展了在交易费用以及产权重要性方面的理论。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从安排角度看经济缺环(之二)


地球上的天然资源就是那么多,有些可以重复使用(像土地),有些可以用尽(像石油)。有生物,而人类是其中一种。生物是靠使用天然资源而生存的,其生存机会要靠这些使用的安排得宜,人类如是,其它生物也如是。天灾是生物灭亡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资源使用的安排出了大错。不适者灭亡是定义性的,不可能错。人类的自私可以改善资源使用的安排,增加生存的机会,成为适者,但也可以改坏资源使用的安排,自取灭亡,不适也。人类如是,其它生物也如是。从定义性的套套逻辑加进局限条件(或验证条件),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理论或假说,是科学,生物中只有人类有足够的智能搞这项玩意。


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的主旨是分析人类为了...

Read more

从安排角度看经济缺环(之一)


转述张五常教授的话如下:

 

从今天起登载的这一系列文章是张五常教授25年来最重要的学术文章!

 

 

两星期前发表《经济学的缺环》,是自己近年比较重要的学术文章,认为读者不容易明白,说要转换角度再解释。果然,该文在几个网站出现后,说不明白的同学不少。老怀大慰:网上文化要不是胡乱破口大骂,就是不懂也反对,这次说不懂,不知为不知,是勇气的表现,求学之道也。让我从「安排」的角度说起吧。


「安排」的英语字汇是arrangement。我可能是第一个把这个字用作经济分析重点的人。一九六七的博士论文,其中一章的名目用上,再其后该章独立成文,一九六九发表,...

Read more

费沙与红卫兵


  这篇文章提出的假说是:中国近来的红卫兵活动的根源(至少是部分地)与他们使用的“资本”这个概念有关,这是一个被精炼了的概念。我设想,如果费雪的《利息理论》三十年前就被翻译成中文,那么毛泽东很可能就会寻求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socialcontradiction)或人民冲突(thepeople’sconflict)。

  壹

  毛是以模糊的语言来陈述“人民冲突”的,但是经济学家却可以更精确地表达这个词汇。如果需求同一种稀缺资源的人不止一个,那么这个世界就必须使用竞争来解决问题。因...

Read more

讯息费用与类聚定律


  那天晚上与几位朋友在一家五星酒店的咖啡厅喝酒,见到二十多位小姐行来行去,是欢场女子,卖笑佳人是也。这些小姐的相貌与身材都有水平,而奇怪的是水平差不多,很平均,没有仙女下凡的也没有目不忍睹的。以十为满分算,朋友们打分都是七分或八分,没有一位小姐是七、八分之外的。这奇怪的平均是有趣的经济现象,作为经济解释的老手,我一想就明其理。

  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据说这些小姐的每次交易大约是一千元,讨价还价可减至八百。我想,卖笑行业的交易价格不能公开,顾客不便逐个小姐问价,所以价格的讯息费用不菲。如果能像好些物品那样公开标价,仙女下凡的胸前挂二千大元,不堪入目的挂三百小元,那么仙女与丑女会混在...

Read more

中国农民如何冲出贫困的围墙?


  绝对不怀疑温家宝先生要大幅改善中国农民的生活;没有任何理由不支持他的意图。方向不可能错:农民的生活搞不起,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可能有大成。问题是怎样做才对。

  是极端困难的政策话题。农民贫困的国家,说要改善的随处都说,不知说过多少次了,但有谁真的办到呢?今天农民生活过得不错的国家,农民的生活没有真的悲惨过。不愚蠢地约束农产品进口,农民的人均土地只一亩多,上帝也恐怕救之不易。华中张培刚大哥六十年前在哈佛获奖的博士论文,指出农业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机所在。当然对,可惜大哥当年的大声疾呼如石沉大海。近十年来有转机了,大哥可以告慰,但农民的生活可否一般地达到小康之家,还是个大问号。
...

Read more

不能让农民为人民币升值买单


  人民币上升对有钱人最划算。当人民币大幅上升的时候,这对农村转工的发展会引起很大问题。虽然人民币上升对很多工业是有好处的,对我本人也有好处,但是我们不能为自己利益说话。

  朱镕基1993年7月1日到央行去做,对货币调控的方法是他发明的,他勾住美元不放。当时我认为他是错的,但是再进一步细想发现这样做是对的,我在1998年才得出这个结论。

  我在2000年说人民币是强币,2001年我在南开大学说人民币是天下第一强币。当时,黑市价比官价低。到了2003年,人民币官价和黑市汇率打平手了。我说两年之内美国一定来搞我们,结果三个月就搞了,因为人民币太强了。福利德曼和我一样是这么想的...

Read more

国内半世纪以来出不了思想大师的原因


  在《还敛集》写了两期《发表或灭亡》,批评今天的大学对发表文章的硬性约束。学术研究有多方面。在自然科学中,一个有启发性的思想出现后,往往需要很多验证工作跟进,而这后者可以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但有新意、有启发性的思想,说易甚易,说难极难,其出现一般起于好奇心与从事者锲而不舍的追寻。两样都需要:好奇心的驱使为先,有了创新的理念,跟进的工作「强逼」一下也无妨。

  是不幸的问题。学术英雄一般是思想的创新者,跟进的工作,虽然在自然科学上有机会拿得诺贝尔奖,大英雄怎样也算不上。是的,跟进的实证研究容易吃力不讨好,但总要有人做。有些人的想象力有所不逮,难以创新,老老实实地花整生工夫...

Read more

未富先骄说


  世界轮流转。这些日子越南经济起飞是国际新闻,有口皆碑也。拜中国为师,仿效,多仿好的,少仿坏的,一模一样。

  越南也算奇迹了。去年增长率达百分之八点二,仅次于中国。中资企业前往淘金的四百家。股票市值一年内从十亿美元上升到一百四十六亿。去年外资进帐美元一○二亿。几年前中国的外汇增长每年约千亿,今天约二千亿。但越南的人口只七千多万,约中国十八分之一,而他们改革起步比中国迟了十年。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在四十五岁以下,后生可畏也。

  几个月前见到蒙代尔,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数字,说如果人民币上升百分之七,中国的工业发展会遇到困难。今天真的上升了百分之七,话都冇咁灵,最近南韩的舆论说...

Read more

平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制度


 

  本文为《中国的经济制度》引文及张五常2008年8月30日在会议现场的演讲整理

  「一」改革前的制度费用太高了

  当时的交易费用奇高,怪事天天有,这些大家都清楚,如果这些费用减低,收入会飙升,就是最顽固的旧制度维护者也难以应对。

  开会前一天,拿到《中国的经济制度》。文章自“中国的问题”始。张五常列举的部分困难包括:贪污,教育与医疗公非公私非私,有外汇管制,有互相矛盾的政策,也据说每年有6万次动乱。他认为,“除了动乱的统计数字——不知定义为何,不同地区的朋友说他们没有见到任何他们会认为是动乱的&md...

Read more

自私三解与市场应对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新城在内地一份刊物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该题在某网站出现时被改为《人大教授狠批张五常、吴敬琏等经济学家鼓吹私有制》。这篇文章在网上炒得热闹,不少朋友关心这件事,纷纷来邮慰问,以为我出了什么问题。我历来不管这类批评,但关注的朋友太多,而香港的《明报》一月十六日以大字标题《党刊转载轰张五常鼓吹私有制文章》作报导,我因而追查周新城教授的原文,其中提到我的那一段,有点莫名其妙,要回应一下。

  周教授提到我说的话有不少问号,而其中最奇怪的是说在某干部会上,“在座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