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善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北京大学理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曾担任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任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第一名。

通胀已经见顶 市场正在见底


  从最新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长初步企稳,通胀可能已经见顶。在这一背景下,考虑到全球经济的动荡前景,政策基调很可能将从紧缩转向观察,随后再转向中性。在通胀和政策的这一转变路径中,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平衡将得到改善,市场将随之见底。

  7月工业增速小幅回落至14%。考虑到6月工业增速的意外上升,7月工业增速的调整是相对正常的。将最近两个月的增长数据合并观察,可以得出大致判断,经济增长的动量已经初步企稳。

  根据已公布的细项数据进行推测,经济增长动量的企稳可能与较强的地产投资和企业的自主投资有密切关系。工业细项中,水泥和钢铁行业的工业增速均较前期经济疲软时回升。此外一些...

Read more

“硬着陆”之辩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号称“末日博士”的鲁比尼做出惊人预测,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有可能在2013年因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而遭遇“硬着陆”;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等人也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15年前后触及“减速带”。这些评论和看法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讨论。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围绕相关问题接受了《香港商报》的专访,进行了书面回应。全文如下:

  1、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近日对中国经济做出惊人预测,称中国经济发展很可能在2013年严重放...

Read more

谁在管理国家财富?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



  大约在40年之前,当布雷顿森林体系摇摇欲坠的时候,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对汇率制度的未来充满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由市场制度的坚定信奉者开始鼓吹浮动汇率的优越性;在诸多相关论述之中,浮动汇率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预言或许引起了政策制定者最认真的注意。

  在此后的几年中,半是情愿半是无奈,世界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很大程度上开始自由浮动,趋势延续至今。然而,也许令早期的自由市场制度鼓吹者始料不及的是,在浮动汇率的世界中,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变得更加严重。

  从更基本的意义上看,国际收支失衡不过反映了一国人民将其储蓄配置和投资到其他国家的一种努力,这一过程更大程度上成为汇率...

Read more

经济运行的中期趋势没有改变


  从二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增长情况比市场预期的乐观。6月份工业增速反弹了接近2个百分点,幅度超出基数效应所能解释的范围,工业环比增速也处于年初以来最高值。

  工业增速企稳反弹有很多微观的产品产量数据的支持。例如钢材表观消费量和水泥产量增长在6月份都表现出加速或企稳的势头。合并以上因素,经济整体增长在6月份已经出现一些企稳迹象。

  在工业增速反弹和经济整体增长动量企稳同时,一些微观数据仍表现较弱,一些可能导致经济动量下降的宏观因素仍然存在。例如以微观问卷调查为基础的PMI数据并没有给出工业反弹的领先性指示,从相对高频的行业草根调研、上市公司调研等层面的数据也很难看到经济企稳...

Read more

诅咒与澄清


上周新浪证券的一篇报道《高善文:只有股民跳楼了,大牛市才会来》引发公众广泛的愤怒、声讨和抗议,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者本人被媒体强奸,并暴力蹂躏,也非常愤怒,并打算声讨和抗议。 

事后来看,此事件的始作俑者当为21世纪网的编辑无疑,对于其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极不专业的做法和操守,我们深感遗憾。

我们历来的惯例,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发布的当日下午,都要与客户举行电话会议,共同解读分析数据,并研判市场趋势;此类会议向来为闭门形式,一般谢绝媒体进入。

今年3季度的经济数据在7月13日发布,所以这天下午我们如常举行电话会议,并回答客户提问。

21世纪报系的记者如何接入会议系统...

Read more

本轮通胀潮水退去 经济紧缩周期进尾声


  6月在猪肉价格异常快速上升以及蔬菜价格反季节波动的背景下,CPI创出了新高,公众对于通胀的担忧挥之不去,但我们认为,有初步证据表明,本轮通胀的潮水可能正在退去。通胀高点也许就在6月,三季度通胀的下降可能仍然较慢,但随后就会进入相对明确的下降通道。

  这一判断的基础,部分在于对猪周期的把握,更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向常态回归的判断。

  首先,可通过对猪周期的分析自下而上地把握通胀的趋势。中国通胀的周期性波动被食品价格主导,自2006年以来,食品价格周期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猪周期。迄今为止,本轮猪周期的上升过程已经持续了约一年。目前我们认为猪周期上升过程的大部分可能已经完成,尽管猪...

Read more

通胀潮水退去


  随着未来通胀见顶,以及资金、政策层面制约因素的缓解,经济将有能力维持在目前这一相对较高的增长平台上

  6月在猪肉价格异常快速上升以及蔬菜价格反季节波动的背景下,CPI创出了新高,公众对于通胀的担忧挥之不去,但我们认为,有初步证据表明,本轮通胀的潮水可能正在退去。通胀高点也许就在6月,三季度通胀的下降可能仍然较慢,但随后就会进入相对明确的下降通道。

  这一判断的基础,部分在于对猪周期的把握,更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向常态回归的判断。

  首先,可通过对猪周期的分析自下而上地把握通胀的趋势。中国通胀的周期性波动被食品价格主导,自2006年以来,食品价格周期很大程度上表现为...

Read more

本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正在进入尾声


  记者:近期你提出我国物价将见顶回落,能否阐述支撑这个观点的理由?

  高善文:劳动力成本价格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食品通胀。而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也会通过库存调整和通胀预期,影响食品通胀短期波动。

  2009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工业季度环比折年增速高达9.5%。作为对比,上世纪90年代这一数据为3%,2003-2007年期间为4%。如此高的工业增速水平,与全球同步进行的强力财政政策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以及危机后短期内的快速需求恢复是密切联系的。而在长期内,这些推动力量则不可维持。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将对全球工业增速形成拖累。全球经济对短期冲击...

Read more

通胀得到治理后 市场都出现惊人上涨


  从过去十年的情况看,通胀治理取得成效后,市场都出现了惊人的上涨

  5月的工业增长仍不高,但经济似乎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如PMI在5月继续下降,降幅已明显缩小;进口增速较4月出现了显著反弹,并导致贸易顺差再次收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上升的势头,房地产投资和一般投资似乎都在加速;工业同比增速的下降似乎也在放缓。

  同时,5月中旬以来,食品领域的通胀环比动量显著增强,并可能导致6月的消费物价指数冲高到6%以上。尽管微观层面,猪周期的继续是通胀上升的具体和技术性的原因,但这是否暗示经济活跃程度在上升,仍然是值得考虑的。

  必须承认,在一些宏观领域及不少的微观企业和行...

Read more

通货膨胀的理解框架


在货币面纱系列中我们已经看到,无论是使用货币总量方法还是产出缺口方法来预测中国的中短期通货膨胀,在理论基础上和实践操作中恐怕都是有一些问题的。作者在本文中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理解框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对通货膨胀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三句话:短期看产能、中期看成本、长期看货币。


通货膨胀的理解框架

高善文 莫倩 尤宏业

2010326


一、食品CPI的波动成因

食品CPI波动一直被认为是通胀中扰动较大、且比较难以把握的因素。甚至有人认为,CPI的波动趋势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情况,粮食的歉收,以及猪的疫病。这样一来,相关预测基本就是靠天吃饭。

那么,事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首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