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华新

济南广播电视台 高级编辑.
一个在广阔天地挥洒过青春种植过理想的知青。
一个曾经对人的生命进行救治的医生。
一个曾经对他所在的城市倾注过心力的媒体从业者。
一个对社会人文领域用话题打动过无数人的话题节目策划者。
一个从现当代国情专业找到自己思索和沉思话题的知道者。
终于走到幕后开始沉思。
从医学到文学;从经济到历史,从媒体听命报道到现在听命自己的人文爱好。

角色几经变换。
执著依然。
精力依然。
写作着的热情依然。
只是为了让从坊间到主流的社会的感觉能够表达准确和真实。
敲击为文。
幸有读者。
在这个网络的舞台兴奋着思考着写作......

接待群众来访并非一定要局限一月一次


 

接待群众来访并非一定要局限一月一次  

李华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县(市、区、旗)党委书记、县(市、区、旗)长一般每月安排一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信访问题突出的地方要适当增加接访次数。(中国政府网4月15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下发的是“意见”,而非“通知&rdq...

Read more

有些神圣是不能戏谑和调侃的


有些神圣是不能戏谑和调侃的

李华新

     多位法学界和卫生系统的专家教授、从事公益法律援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律师、控烟组织的代表呼吁:撤销“中南海”卷烟商标。这是记者从今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举行《烟草企业不应利用烟包信息误导消费者》研讨会上获悉。(4月14日人民网) 

      

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多位法学和卫生系统专家、从事公益法律援助的律师及控烟组织代表呼吁,撤销北京卷烟厂的“中南海...

Read more

对浙大女生诽谤的道德审判和网络刑事责任


 

对浙大女生诽谤的道德审判和网络刑事责任

李华新

      郑强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今年年初被任命为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在浙大,他以激情的演讲被学子们称为“最牛愤青教授”。   据《青年时报》报道从今年3月起,一个题为《女大学生狂骂浙大知名教授———郑强(转载)》的帖子,开始被疯狂转载,网民称之为“浙大女”事件。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 

  

 &...

Read more

招聘会成为地方政绩后应付了谁


 

招聘会成为地方政绩后应付了谁

李华新

    现在的一些大学生招聘会,有些企业只要简历不会面试,有的企业来招聘会会场,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因此那些辛辛苦苦制造简历的大学生们,已经明白了其中所谓的招聘只是一个“局”,而“作局”的,其实就是那些口口声声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职位的地方政府。(来自中央电台的报道090412)

     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心中的一个痛,现在不是什么要挑选工作,也不是什...

Read more

所谓“高调问责”和“低调升迁”的官场游戏


 

所谓“高调问责”和“低调升迁”的官场游戏  

李华新

   4月9日《齐鲁晚报》报道,有网友“惊”爆,因三鹿奶粉事件而被问责,今年3月被中纪委监察部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的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早在去年就调任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而同样是今年3月,被河北省纪委、省监察厅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的河北省农业厅原厅长刘大群,在去年11月就已从河北农业厅调任邢台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并在今年1月当选邢台市市长。

 &nb...

Read more

医改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


 

医改从 “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

李华新

 

   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一部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来自新华社电消息)

   《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Read more

用反剽窃软件甄别论文与中国学术的悲哀


 

用反剽窃软件甄别论文 与中国学术的悲哀

 

李华新

    今年,学位论文中有剽窃内容的研究生将要心慌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院将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沈阳副教授曾申请和获得多项反剽窃专利授权。他近日向记者介绍,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的普及,包括搜索引擎、文献资源库、翻译软...

Read more

智库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应该显现


 

智库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应该显现

李华新

    从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上引退一年后,71岁的曾培炎再度“出山”,这次,他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

    这是新近在北京成立的一家高级智库,在3月20日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上,曾培炎当选为理事长。

    新智库的“来头”也引人瞩目。“这个新智库是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成立的,整...

Read more

中国外交新姿态中的话语权在增加


 

中国外交新姿态中的话语权在增加

李华新

 

   中国针对伦敦G20峰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旨在让世界听到 中国 声音,争取国际金融秩序话语权。 事实上,对中国而言,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从未能像今天这样,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大变革中,有条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合理要求。鉴于中国在全球对抗金融海啸上角色吃重,以及在新兴的“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含金量”和影响力最大,中国当局在外交上采取罕见大动作,争取更多国际金融秩序代表权和发言权。&nbs...

Read more

北京时间在G20会议上的特殊意义


 

北京时间在G 20会议上的特殊意义

李华新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000多名记者,在新闻中心一侧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从左至右依次显示着“ 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此外再没有其他城市的时间显示。东道主对“北京时间”的突出展示,似乎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在此次金融峰会上的分量。

   G20伦敦峰会已曲终人散,该通过的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