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卢锋

卢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致福轩之友讲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年),英国利兹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年)。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学原理、管理经济学、中国农业经济、产品内分工与中国经济发展。

透视日本“低增长稳态”


  战后日本在战败国废墟上重启经济追赶并获意外成功。然而在人均收入等基本发展指标完成收敛后,受人口老化与文化封闭等超长期结构因素制约,日本经济进入一种渐趋消停的“低增长稳态”。流行观点言必称日本“失去的十年”或“失去的二十年”,似乎相信日本仍有可能保持长期快速增长,然而这个潜在认识前提有待商榷。如果说日本经济过去20年表现令人失望,这一状态本质上应是日本长期经济社会结构性条件使然,其政策得失仅发生相对次要影响。日本经济未来有望继续维持“低增长稳态”,构成目前全球经济减速的特殊局部。

  ...

Read more

欧洲困境的深层根源


  欧洲经济面临主权债务等多重危机困扰,但其深层根源与超主权货币内在机制局限有关。危机国外部债务相对规模过高是导致欧债危机的特征条件,由于积累过高外债需要一段时期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失衡,因而欧债危机本质上是一个巨大规模的实际汇率错配与国际收支失衡产物。欧元体制现存形式的内在局限,一方面在一段时期为部分欧元成员国不可持续外部失衡提供诱致和实现机制,另一方面使欧元区整体失去治理失衡旧机制后又未能获得新手段。

  基本事实表明,把部分欧元国拖入危机泥潭的不仅是通常债务负担过重,更为关键的是在债务结构方面外债比例过高以及“国际投资净头寸(NIIP)”负值过大。观察多国...

Read more

中国应加快调整一胎政策


  随着多年来中国低生育人口形势延续和发展,中国学界和公众讨论建言调整一胎生育管制政策的呼声日高。

  中国官方政策也发生微妙变化。例如2006年年底中国决策层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既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今年4月中国政府发布《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肯定“人口增长势头减弱”,“人口抚养比在经历40多年下降后开始上升”,“老...

Read more

欧元变局前景探讨


  欧元变局前景探讨

  ——希腊大选后欧债危机走势分析

  卢锋、王健

  过去一个多月,希腊两次大选成为欧债危机演变焦点事件,欧元集团为西班牙银行提供救助也引发广泛关注。这两个事件以及过去两年多欧盟应对危机经验表明,欧盟“紧缩换救助”反危机策略难以取得预期成功,欧洲可能无法回避对欧元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或被动接受欧元体制改组甚至动摇前景,或主动向“债务重组换财政集权”方向调整,二者可能是欧债危机下半场形势演变的基本指向。本文回顾希腊大选风波和西班牙银行救助事件,着重分析“紧缩换救助&...

Read more

中国金融改革应先内后外


  从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历史角度观察,对金融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关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大体形成共识。近来围绕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开放问题争论,折射出近年内外经济环境演变在认知与实践上带来的新挑战。

  货币可兑换是指因应国际交易需求可自由地把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依据国际收支账户结构分经常与资本项可兑换。货币可兑换需满足汇率自由化,利率市场化,宏观相对稳健等方面先决或配套条件。个别大国货币在演化过程中承担国际交易的计价、结算、储备等职能,不同程度实现“国际化”。

  人民币30多年可兑换之路,以1996年底实现经常项可兑换为标志,前期节...

Read more

改革行百里者半九十


   进入新世纪以来,借助早先的改革动力与大国追赶效应,中国经济成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后续改革动力不足与推进不平衡,也使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难解并发酵。龙年中国再次处于新一轮思想解放和政经改革的前夜。

 
  健全完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架构,仍将是中国改革转型基本议程之一,并与其他领域改革具有内在互动联系。世纪初中共中央体改决定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述未来改革任务;而今回头看,改革进程行百里者半九十,需要义无反顾的政治决断与攻坚勇气才能实现当年提出的完善目标。
 
  首先应肯定中国经济改革仍在取得进步。给...

Read more

克鲁格曼的中国预言


  近来经济走势在国外引发新一波看空中国舆情。日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克鲁格曼教授也加入中国经济危机预言家行列。他上月18日发表题为“中国会崩盘吗”一文,宣称中国经济“正在变成世界经济的又一危险区域”和“危机的新震源”。

  这位经济学诺奖得主提出预言方法也非同一般:他无需仔细研究相关数据,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统计数据“最像科学幻想”;他只要看看媒体有关“最近报道”,便足以断言“中国故事与我们在其它地方看到的崩盘局面如出一辙”。

  作为正经...

Read more

欧盟峰会难救欧元


  欧债危机持续发展,越发清晰显示欧元体制存在重大局限,应对欧债与欧元双重危机成为欧盟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下为全文。

  两年前希腊引爆欧债危机,虽经法德等国和欧盟多方救助,但未能阻止危机深化蔓延。今秋以来,欧债危机呈现加剧恶化势头:先有希腊二次救助方案推出过程跌宕起伏,接着意大利、西班牙等大国状况不断,甚至法德债券信用也开始遭遇市场质疑。

  欧债危机持续发展,越发清晰显示欧元体制存在重大局限,应对欧债与欧元双重危机成为欧盟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些欧盟政要也表示欧元和欧盟陷入空前危机。媒体报道一些企业已把欧元崩解可能写进市场合约,甚至“欧洲部分央行已经开始考虑应急方案...

Read more

直面全球经济调整


  核心提示:虽然世界主要经济体各有不同故事,全球经济已步入调整期应是一个基本事实。

  美国,应正视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时代现实,调整改变自身制度安排和战略认识误区,尽快在中国重大核心战略利益上调整历史上形成的封堵思维和政策。

  欧债危机使年轻的欧元面对生死考验,美国复苏乏力仍经受高失业率煎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面临治理通胀挑战,资源出口国增长被动跟随大国经济涨落。虽然世界主要经济体各有不同故事,全球经济已步入调整期应是一个基本事实。

  大调整的背景

  扩张孕育矛盾,繁荣承接调整。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的全球经济调整,为后来全球化开放发展廓清了基础...

Read more

强求增速代价大


  强劲增长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舒缓债务负担,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最迫切需要的。G20提出的“强劲、可持续与平衡”增长目标表述也可谓完美。不过如果客观条件不具备,执意寻求强劲增长,则不仅欲速不达,而且代价不菲。

  对此可分别从发达国家和中国两方面加以观察。

  对美欧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过分强调经济强劲增长,可能助长在政策面上忽视和回避调整的现实,转而“病急乱吃药”,延误实施治本措施的最佳时期,甚至加剧病情的复杂度和治理难度。

  美国货币当局在金融危机急救期过后,再次实施量化宽松应对经济低迷,可谓强求高增长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