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小平

姓名:谢小平  性别:男  出生时间:1949/4/5  祖籍:江西兴国        
文化程度:大专  专业:中文    家庭出身:革命干部
   出生在西安,少年时期在兰州、张掖度过,1962年随父亲回到江西南昌,就读于南昌八一干部子弟学校。
   1965/9-1968/11就读于南昌第二中学高中部,学生。   1968/11-1969/12在江西丰城下乡插队,知识青年。
   1970/1-1974/3在福建厦门参军服兵役,为解放军福州军区炮兵战士。
   1974/9-1984/8退伍回家,进江西新华印刷厂作装订工,后提干作厂知青、宣传、工会工作。组建江西第一届电视大学中文班。
   1984/9-1986/9考入南昌技术职业教育师范学院中文系,为干修班学员。
   1986/10-1989/7留职停薪,档案存入南昌市人才交流中心;先后就职武汉大学智力开发公司服装艺术中心。
   1990/2-1990/7进入中农信担任吉林省前信食品有限公司经营科长在全国推广大豆分离蛋白。
   1990/8-1991/7参予大连中海直集团公司创建,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开发处长、美食村公司副总经理。在大连开发区策划的“美食村”项目,当年投入当年产出,起动资金百万元、两年收入3000余万元。
   1991/8-1992/1随整建制调动到天津,任航空通用电气集团开发处处长。
   1992/2-1998/12  创建并兼任天津中航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美合资天津华夏物业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在天津开发区策划航空小区划片开发,在苏州策划服装城划片开发都用数十万人民币启动,当年收入数千万元。后又创建并兼天津华泰实业股份(后为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创建并兼中国(天津)环渤海经济发展有限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1995----至今创建天津康洁司乐保健品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创建并兼天津保税区康洁包装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建并兼上海林格生活用品营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天津开发区华夏交通公司总经理。在天津创建女性护理液“舒柔”品牌,10万元起家两年时间创收2000万元,成为全国性品牌
  2000/3--任长深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参与中国航空紧急救援中心筹备组工作。
2002/4-创建海南微蓝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4/10-应聘担任军安投资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部长、军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2005/10--上海林格生活用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9--国调紧急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救援产业有关问题


 

关于中国救援产业的有关问题
紧急救援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领域之一,其进程是改革开放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救援产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现在正在分娩期。能否正常顺产,就看我们能否解决好相关难题。这些难题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原来存在的相关方面能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如:管理民航的航空体系,管理医疗的卫生体系,能否在新的产业形成过程中配合协调。
其次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支持的方面能否配合协调,如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就需要教育部门和民航、医疗部门的协调。
再其次是政府管理能否及时的跟进,如这个新兴产业的管理部门是谁?现在国务院应急办能否担任行业主管,还是交由民政部...

Read more

救援企业化服务的业务分类


 

应急救援因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而成为热门,政府高度重视下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在紧跟,更有市场方面的种种热炒。但是,中国在救援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方面差强人意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单凭应急的办法和炒作是无法克服的。
其实,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救援行动,特别是大规模的社会安全事件引起的救援,与救援产业所应该承担和进行的救援是有区别的。社会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件发生时,需要的救援行动还是必须由国家出面、政府承担不可的。而日常发生的意外事件或事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应该由保险业和救援业来承担的。
救援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与保险业的发达是成正比的。救援产业之所以成为...

Read more

支持救援产业的发展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


 

支持救援产业的发展是扩大内需的有力举措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民对救援的含义有了更多的认识,从今年汶川地震后救援组织更是中国的热门;但是,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救援企业直至救援产业的创立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救援在市场经济、商品社会中也可以是企业行为,而且成为第四大公益产业。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已经是无可辩驳的社会运行主体;救援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单纯作为公益行动、义务行为是难以长期为继、扩大范围的。可是,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急剧扩张,人类活动的范围和方式日见频繁与复杂;意外事故和突发危机也日益增多,救援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和急迫。救援专业化导致职业化,...

Read more

有关中国救援产业的若干问题


 

关于中国救援产业的有关问题
紧急救援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领域之一,其进程是改革开放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救援产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现在正在分娩期。能否正常顺产,就看我们能否解决好相关难题。这些难题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原来存在的相关方面能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如:管理民航的航空体系,管理医疗的卫生体系,能否在新的产业形成过程中配合协调。
其次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支持的方面能否配合协调,如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就需要教育部门和民航、医疗部门的协调。
再其次是政府管理能否及时的跟进,如这个新兴产业的管理部门是谁?现在国务院应急办能否担任行业主管,还是交由民政部...

Read more

汶川地震与通用航空


  震惊了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让中国的紧急救援或称应急救援经历了一次重大考验。从地震发生,一直到今天,解决交通问题,一直是头等大事;而整个救援过程中需求最急迫、应用最有效、使用最广泛的交通手段,还是航空运输。而其中直升机的应用是最先被提及和使用最急迫的,也是一直战斗在最前沿的。

  到今天为止,我们总结分析直升机在整个抗震救灾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肯定的得到一些结论,如果能够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无疑会对今后的灾难救援提供最好的帮助。

  首先是成都军区陆航团的反映是及时的,能够在要求的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派出两架直升机前往灾区;这是值得赞许的,因为这毕竟不是他们的主业;而且他们的...

Read more

通用航空发展之我见


通用航空发展之我见
————为2007通用航空大会的书面发言
 
    通用航空大会的召开标志过去单一由国家控制航空工业的局面,已经完全转移到与地方经济、商品经济充分结合的道路上来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深入发展的进步,是通用航空产业能够扩大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中国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发展。市场、技术、资金是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市场,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要义。市场经济下技术和资金在市场不足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而市场需求会促使技术发展、产生资金的流动和增值。为了抓住市场要义、促进通用...

Read more

在中国学习商规22条


  在中国认识“22条营销法则”

  前言

  美国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两人所著的“22条商规”(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以下简称“22条”)可以说是市场运作规律的精典表述,对从事市场经营者有十分积极和有效作用。笔者是在承担一个生产性企业的领导任务后,接触到市场营销这个概念;为了学习营销理论,进而在书店买这本书的。关于书名,一种翻译为“22条商规——违背这些法则你将自冒风险”(经济科学出版社)、还有一种为“22条永恒的营销法则”...

Read more

紧急救援产业概论


救援产业概论
一、 产业定义
     救援产业是指从保险业延伸出来的,以紧急救援为核心业务、相关信息互动、交通手段、技术装备、法律事务、物资保障、人力资源和生产储备等等形成业务链的企业群体及其商业化活动。
    紧急救援是救援产业的核心业务。崔和平先生最早在中国提出的理论:“紧急救援就是当人们(个体或群体)在社会活动中遇到自身力量所不可抗力的困难或危险时,得到他人或社会力量所给予的救助和支援,使其从困境或危险中得以解脱的特殊行为。所谓特殊行为就是指快速的、打破常规的、行之有效的行动。”...

Read more

关于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的呼吁


最近听到一个消息:上海龙华机场终于被上海市批准撤销了。这是民航机场管理改革中一个令人痛心的结果,尽管改革确实带来了许多好的成果,但是这确确实实是一个不好的结果。想到当年龙华机场的黄站长倾心的拜托我这个只是关心通用航空事业的平头百姓,为龙华机场的命运向各方呼吁不要撤销关闭机场,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酸痛。
龙华机场是上海最老的机场,其历史意义也足够我们重视;何况贡献上海航空发展那么多,为什么就不能保留呢?我知道主要原因是机场靠近徐浦大桥有危险隐患,再就是周围居民对飞机轰鸣反应强烈。这些都是正当理由,无可厚非。可是事务都有两面性,头上的飞机是存在掉下来的可能的,为此就一定要取消龙华机场吗?马路上...

Read more

紧急救援产业化是关怀民众的体现


紧急救援现在似乎成了时髦的名词,以此命名的机构企业频频见于媒体报端;但是,可惜的是多数以此命名的机构或是企业,都把紧急救援看作是针对高端的事情。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完全曲解了紧急救援是针对一切民众的需求的一种爱心体现。
紧急救援是对社会所有生活人群遇到自己意料之外或者不可抗力,得到社会其它力量快速急救援助的行动。在西方发达国家,紧急救援成为一种公益产业,完全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普遍惠及社会民众的缘故。很显然,被社会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保险,不可能仅仅是为少数高端服务的行动。造成这个误解的关键在于一般人对于紧急救援的商业模式不了解,只是看到紧急救援普遍采用的直升机飞行救援,因为高额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