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曾铮

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修经济学。已在《世界经济》、《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中国人口科学》等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十余篇。担任国内多家顶级权威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学,具体研究方向是全球生产网络、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和国际金融。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风险


人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崩盘的担忧与日俱增。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基本面情况要比许多人想象的稳健。最大的危险在于政策方面可能出现失误。

 

投资者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传出的种种消息感到担忧,这情有可原。6月份,销售情况看上去已经企稳,但在7月又出现下跌。今年上半年,全国销售额同比减少6.7%,至3万亿元人民币(合4884亿美元)。自2011年以来,如此程度的下滑还是头一次。

 

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放缓有三个原因。主要原因是中国收紧了信贷,但2013年极高销售额(这是2012年需求受到严重抑制的结果)造成的基数效应以及中国经济的整体放缓也是原因。这三点都是政府政策...

Read more

劳动人口增量下降影响深远


  ——人口要素储备战略对策研究之二

  劳动年龄人口增量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三大变化。这些变化将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的长期特征,从而改变我国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并由此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意味着抚养比的提高,由此造成的消费人群增加将带动消费服务业发展,促致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比重相应下降。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数据表明,两国在劳动力供给数量出现长期减少趋势之后,在产业结构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会持续下降,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则趋于长期上...

Read more

劳动力减量来势迅猛


  ——人口要素储备战略对策研究之一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学界和媒体长期以来较少关注我国人口特别是劳动力数量的长期变动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民工荒”、“涨薪潮”和“劳资冲突”等现实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劳动力供给的实际变化,“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和“人口转变”等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经济学术语也成了学界和媒体热议的焦点。事实上,在我国,人口结构转变引致的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农村剩余劳...

Read more

大地震全面冲击日本经济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核泄漏,对日本经济将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从短期看,地震发生在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开始企稳向好的关键阶段,将给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灾害损失和应急措施对短期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经济波动、物价总水平、就业率以及本币汇率等层面的冲击。从中长期看,地震发生在日本《新成长战略》即将启动的前期,有可能对日本既定的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产生影响。(《半月谈》2011年第7期)

  2010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日本经济表现最抢眼的一年,经济增长率回归到2%以上的水平,经济一度出现了企稳向好的局面。正是...

Read more

我国经济中的“两难”矛盾


  “两难”问题不是特殊现象

  宏观经济管理是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中寻找市场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政府干预的行为,它从来就是一个不断面对“两难”的过程,是世界各个国家在任何时候的宏观经济管理中都不可避免的“难题”。

  短期需求和长期供给产生矛盾

  对于宏观经济决策而言,短期和长期的政策目标和主要任务不尽相同。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向主要在于“熨平”短期经济波动,重点在于解决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通常使用的是需求管理政策,包括抑制通货膨胀和保障就业稳定等;长...

Read more

打破扩大消费三大“误区”


  目前不少人对“扩大消费”战略存在三大误读。笔者认为,彻底破除扩大消费的三大“误区”有助于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释放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均衡增长。

  误区一: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是同层次概念

  因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由投资规模增加导致的国内供给能力增加大部分被国外需求吸收,外需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下,国内投资的比例太高,而消费的比例偏低,消费贡献率不仅低于多数发达国家,更是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可见,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我国而言,扩大内需的主要方面就是扩...

Read more

日本难重温经济辉煌梦


  大地震给日本整体经济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灾害的地理范围,由地震引发的电力供应紧张、国内生产链条中断和旅游商业活动减少等实际影响以及消费者信心下降等间接影响,将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而这些影响远远高于灾后恢复重建带来的GDP拉动效应。

  从其他一些短期宏观经济层面看,地震还将带来以下影响:首先,为了满足救灾的巨大资金,日本政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方面进一步推高了日本已经很高的政府负债率,另一方面将推高国内物价总体水平,日本很有可能从通缩转变为通胀,减轻了日本国内较长一段时期以来的通缩压力。此外,对于日元汇率而言,虽然在地震发生之后几天时间内,受到地震带来的...

Read more

力促先进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加快融合


  国际制造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在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和导入是先进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与先进制造业存在着“融合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由于生产者服务业供给不足和先进制造业对外部服务的需求较低,造成了现实生产性服务供给与先进制造企业需求之间的“低效均衡”,生产者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展互动薄弱。同时,由于先进制造企业集聚发展潜力不足和外资在先进制造业中占比过大,造成了国内生产者服务业难以形成规模,与本地服务经济关联度低,阻碍了...

Read more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本文发表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由于网络设置问题,公式显示不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期刊网下载此文。

 

 


内容摘要:许多文献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一国总体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研究并未涉及到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一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之影响有何差异的问题。鉴于这种理论的“缺位”,本文首先从国际贸易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简单机理模型,得出三个命题;接着,基于1986-2003年中国...

Read more

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曾 铮   张亚斌*

 本文发表在《世界经济》2007年第五期。

 


内容提要   国内外学者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理论缺位,本文在综述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数理模型,说明由于各类贸易产品不同的投入结构导致了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接着,文章分别核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弹性,从直观上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