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利刚

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祖籍山东。先后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获农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参与过《20世纪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国际传播组织》、《国际论坛》、《信息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外层空间国际关系》著作的项目筹划、结构论证和写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的主要合作人和副主编。《中国医疗卫生》绿皮书、《南京卫生改革与发展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为人开朗,喜爱阅读,乐于交际!

古方新动力


  今年8月美国《财富》以“中国新文化革命”为题撰文:“中国人越来越强烈地认为,5000年的文明为他们创立了无与伦比的行事之道,今天必须发扬光大”;9月中央电视台以前所未有的精致推出了系列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余秋雨、陈丹青等一系列文化名人面对镜头感叹:今天我们回望祖先的这种艺术,发现它如此优雅精致,这带给我们对自身文化的骄傲。

  上述文化事件,被越来越的东西方学者视为中国化将席卷而来的小小佐证,并认为对此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经济摧枯拉朽的崛起。而中国人将在这个过程中,把在20世纪出现断裂的传统文化血脉加以延续,而这种延续必然是以我...

Read more

“小投入、大效益”确保一亿人健康——访山东省卫生厅厅长王天瑞


 “小投入、大效益”确保一亿人健康

——访山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天瑞

本刊记者 张利刚

“近五年来,尽管我们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卫生投入,取得了人民健康综合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的良好效果,但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卫生服务不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仍然是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这是山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天瑞对山东省卫生事业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的总结。   

尽管近年来山东省卫生改革...

Read more

医疗器械进入集中采购时代


  卫生部发布了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以后,对医疗器械市场和医疗机构乃至患者都有巨大影响。无庸置疑,在政策细则尚待完善的当下,医疗器械供销各方必须直面多变格局。

  医疗器械进入集中采购时代

  本刊记者张利刚

  7月27日,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将建立医疗设备技术评估准入制,同步开展医疗设备阶梯配置选型,并随时评估进入医疗机构的设备使用状况,向社会公布。

  《通知》指出,政府和国有企业举办的县级以上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今年起将全部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评估、集中采购。医疗器械集中采...

Read more

器官移植 伦理优先


引题

今年5月1日,卫生部颁布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并成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开展器官移植医疗机构进行评审,通过87家,同时根据需要指定了77家省级医院开展器官移。

 

器官移植新规实施之后——

器官移植 伦理优先

本刊记者 张利刚

2007321,国务院第171次常务会议通过《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下简称《条例》),《条例》共有532条,自200751起施行。

《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

Read more

寻求医患纠纷个案报道中的意义和价值


编者按

日前,本刊接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医务处何铁强副处长的一封来信。信中表达的思考与困惑,乃至呼吁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医院与媒体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认识媒体规律?是当代医院管理者回避不了的课题,为此,本刊从这封信入手,通过记者对话医生和专家来客观展示,媒体与医疗界在某些核心问题上的巨大差异。

 

第一篇

一封医生来信——

寻求医患纠纷个案报道中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摘录如下:

当前,媒体对发生的医患纠纷事件报道很多,无论它在传播学上符合什么样的规律,我想,对于医疗行业而言,重要的是希望能够从中寻找到某...

Read more

医院“钱”图




  医院不可能孤立于市场环境和经济规律而存在,至少在当下,“公益性”没有资金的支持还只能停留于种种文件与口号中。而“钱”作为所有经济体赖以运转的血液,谁又能免俗?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在医生的事业理想中,资金短缺问题经常如影随形,医院管理者们通过种种途径去筹集资金,这些途径,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隐藏陷阱,有的也许就是条死胡同!

  当医院获得想要的资金后,负债经营、医武竞争、非法集资……各种可能触动国家政策和法律雷区的问题接踵而来,到底该在哪些方面加强风险意识,才能真正安全地使用这些来之不易...

Read more

伊朗核计划目标及其政策分析(第二部分)


  二、伊朗为发展核计划所采取的政策

  (一)国内政策分析

  伊朗是一个政体特殊的国家,要想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为了发展核武器所采取的国内政策和外交手段以及国际策略,就必须充分掌握伊朗的政治体制和这种体制的形成过程。

  1、伊朗的政体

  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在形式上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独裁统治。1976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一种新型而特殊的政治体制。这种政体是“伊斯兰”性质的,只承认真主安拉是国家意志的最高主宰。

  根据1979年12月颁布的宪法,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

Read more

伊朗核计划目标及其政策分析(第一部分)


  一、核计划目标分析

  伊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和抵御外来入侵的经历造就了伊朗独特的民族性和特殊的政治体制。而且,伊朗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对于伊朗能否顺利发展其核计划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只有详细的了解和分析伊朗的历史、政治体制、民族性、以及其核计划发展的具体过程等问题之后,把伊朗的核计划发展问题与现在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影响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科学、严谨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合理的探讨和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一问题。

  (一)发展核计划的动机

  伊朗的核能力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

Read more

伊朗核计划目标及其政策分析(前言)


  内容提要

  伊朗核问题(IranNuclearIssue)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不仅关系到中东地区性的安全与和平,也关系到国际社会如何解决核问题的机制。本文从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过程和其所采取的相关政策与外交策略入手,探讨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内在因素以及目的。通过分析伊朗的历史和现状、相关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和态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所做出的举措,本文指出了国际社会解决此事的成功与不足,并对其发展核计划的目的和所采取的政策进行定位和分析。

  本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

  前言部分:对伊朗核问题进行简要概述,并试图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说明该选题的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