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企业文化论坛第29期活动,邀请了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会长蒋定坤先生谈“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可行的做法”这样一个主题。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这个事儿,虽然在我国的企业中轰轰烈烈地搞了多少年,但是真正产生好的实践效果,并能够为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并不多。究其原因,还是以前一直提到的,我们只是在搞一些管理之外的活动,不是洗脑式的理念教育,就是一些不着边儿的活动。这些活动,不能简单地说不好,但其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与管理实践和管理的优化脱节。
我自己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有三方面的事情可以做:第一是“你想的”,就...
作者文章归档:王学秀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文化理论及操作、中国文化与管理思想。主讲课程: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实务操作。
近年来出版著作3部,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企业咨询横向课题13项,主要从事企业文化设计、文本制作、推广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践方面,近年来服务过的企业包括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将军投资控股公司、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山东济发集团、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河间电力局、天津长芦盐业集团公司、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金士力佳友公司、神华集团神东电力公司、葵花药业集团公司等企业。
主持交通部“交通文化课题”之子课题“航标文化研究”,参与建设部政研会课题“房地产行业文化研究”。担任山东济发集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葵花药业集团公司、济南房管局行业文化建设课题等企业文化顾问。
2003-2005年,参与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与国家劳动人事部共同举办的“全国企业文化管理师”认证培训工作,作为核心主讲教授,在北京、上海、深圳、昆明、成都、济南、天津等地讲授29次共600余学时。
2005年至今,参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制订工作,担任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企业文化师》教材副主编,1-5期培训主讲教师。
德胜洋楼能够学习吗?
一个月前,一位远道而来、正在全面积极地学习德胜公司管理经验的企业领导问了我一个问题:德胜可以学习吗?
我先回答:“当然能学习!”之后又回答:“德胜不好学习。”
我说德胜可以学习,是指大家提到德胜时经常说的,精细化啊、人性化啊、制度管理啊,等等。这也正是许多人认为德胜公司值得学习的地方。据德胜公司的网站报道,“德胜公司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管理标杆,2012年,中国和世界各地共有600多批次团队近6000名客人来德胜公司学习考察德胜的管理经验”。我们也经常在来访者的感想中看到,大家对德胜公司上述管理...
肉唐僧:有了黑帮大哥,还有什么“囚徒困境”
转载自“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ead/article_2012121072614.html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政治学总的倾向是越来越滑向语言学:政治学家发明了一大堆让大众“虽不明但觉厉”的大词。可想而知的是,诸大词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龃龉,这便又为政治学家提供了搭积木似的快乐,在追寻诸大词间“不具歧视性和排斥性的差异”中,引领着政治学滑向语义学的怀抱。然而我们都知道,只在语言和语义中的辗转腾挪,终究是不顶事儿。大问题、核心问题,终究还是“在...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想法
1. 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摆脱简单思想教育和“洗脑”的思维。在开放和信息化环境下,如果企业的制度和管理不合理,造成了一些问题,很难对员工以简单的思想教育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来解决问题。如果不注意这个前提,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变成一个“博傻”游戏。
2. 在一定程度上,思想的教育、疏导和激发是有用的。比如,要在管理中向员工说明白,企业是什么?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什么?员工如何建立契约意识?忠诚与凝聚力是怎样来得?等等。还有,管理者在具体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日常工作过程与员工进行持续和良好的沟通,并尽可能融入...
“氛围”形成的几个关键词:砍手党的例子
“氛围”这个词儿,或许是企业文化建设中被提到的最高频次的词汇之一。但是,氛围是怎样形成的?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形成一种氛围?或者说,在具体的组织中,人们是怎样慢慢进入和最终养成一种氛围的?这些事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似乎都处于灰色区域。
鄢烈山先生主编的《白纸黑字2》的首篇,是傅剑锋先生写的“‘砍手党’大佬自述”,广西的温江村,在一个时期内成了深圳“砍手党”成员的主要来源地。傅剑锋先生通过实地调查和与罪犯的对话,描绘出了温江村的这种“风气”和&ldqu...
企业文化的管理属性
虽然企业文化理论发端于美国,但纵观全球,恐怕很难找到象我们这样重视企业文化的国家了。多年来,我国各类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可谓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怎么?身在其中的人都心知肚明。
我一直认为,企业文化能够在我们的企业中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与我们传统的教化思维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做法不无关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些传统的方法和手段似乎都“不好使”了。于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企业文化,便被理论界和实践界奉如神明,认为找到了新时期教育员工的一个新手段。其实,看看企业文化理论诞生初期被称为“四重奏”的四部著作,无论是帕斯卡尔和阿索斯的...
企业人类学札记12:为什么员工缺乏主动性和成长欲望
公司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外聘人员不堪长期使用,年轻员工成长缓慢,“自己人”保险但难当大任,即便是自己新培养的年轻管理者也因为种种原因对公司产生了失望甚至愤懑的情绪。因此,公司领导也一直因为缺少核心力量尤其是技术与管理力量而苦恼。其实,我们感觉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比如,是否所有的外聘人员都存在“离心离德”的倾向?他们当中有多少积极的力量?如何将他们拢到我们身边来?年轻管理者的培养问题,如何通过制度化的考察、选拔、任用与培养机制,使他们尽快成长?一味地抱怨和一味地将目光投到外部,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如何“就米下锅&rdq...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影响着文化
长期以来,我一直坚守文化与经营管理活动一体化的观点。同时我也认为,观察文化和创新文化(即所谓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要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实践和现实入手。基于这样的说法,就经常会遇到类似的诘问:怎样说明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影响着文化?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创新文化?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文化是人和人群的文化,要让人和人群形成或不形成一种文化,首先要观察一种外在要素(比如制度)对人和人群的身心以及实际行为的影响。所以,人类学家在阐释文化的发生与发展时,基本从两个方面来研究这一外部要素影响和文化形成之间的“中间地带”。比如,人类学鼻祖泰勒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更多...
博雅企业文化论坛第28期: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尽管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博雅论坛以企业形象为主题的研讨还是第一次。此次邀请了天津锋尚视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峰先生主讲“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杨总结合公司的实践,从四个方面做了介绍:
第一,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气质的一种表达手段。企业形象不仅仅关乎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营销,还是企业品牌传播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达手段。作为成熟的企业来说,应该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形象定位。尽管企业对于形象设计和传播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企业形象的鲜明生动及在社会层面的传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二,企业形象的构成...
澳洲游历随感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