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具有“惰性”,文化的养成很困难,文化的变革也很困难。文化的变革,既依靠思想的启蒙与教育,更依靠制度的变革及持续。
2. 所谓“旧文化”,是指与旧制度相匹配的文化。一种新的制度诞生后,不会马上面临全新的文化,而必定面临旧有的文化。
3. 新制度的诞生,首先源于人们对旧有制度和旧文化的反思。人群中的先知者,或者创造,或者借鉴,力图改变一种活法,创建了新的制度。
4. 新制度建立和实施的过程中,必然随伴着其与旧制度和由旧制度引致和养成的旧文化的碰撞和矛盾。在这一“角力”的过程中,...
作者文章归档:王学秀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文化理论及操作、中国文化与管理思想。主讲课程: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实务操作。
近年来出版著作3部,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企业咨询横向课题13项,主要从事企业文化设计、文本制作、推广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践方面,近年来服务过的企业包括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将军投资控股公司、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山东济发集团、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河间电力局、天津长芦盐业集团公司、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金士力佳友公司、神华集团神东电力公司、葵花药业集团公司等企业。
主持交通部“交通文化课题”之子课题“航标文化研究”,参与建设部政研会课题“房地产行业文化研究”。担任山东济发集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葵花药业集团公司、济南房管局行业文化建设课题等企业文化顾问。
2003-2005年,参与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与国家劳动人事部共同举办的“全国企业文化管理师”认证培训工作,作为核心主讲教授,在北京、上海、深圳、昆明、成都、济南、天津等地讲授29次共600余学时。
2005年至今,参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制订工作,担任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企业文化师》教材副主编,1-5期培训主讲教师。
“大跃进文化”可以休矣
“我们的任务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年轻人都累出了病,何况我们这把年纪!真不知道领导要这么快的增长率干什么!”
“五星的激励,不足以拉动大家纷纷争五星,很多人就愿意在三星呆着,压力不是很大,收入也还行。”
“一些经理宁可在家里拿70%闲呆着,也不愿意去工地,压力太大了!”
“我们的会战,不是一段时间的会战,而是贯穿十二五期间的、长期的会战。工作量增加了一倍,待遇只涨了10%。大家都觉得太累了。”
上面的这些,是我近期和几家央企下属公司的朋友们聊天时他们...
博雅企业文化论坛第30期:商业理性与组织人性:胖东来的作法
博雅企业文化论坛第30期,邀请了丛龙峰先生主讲“商业理性与组织人性:胖东来的作法”。丛先生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版)主笔、和君咨询集团总裁班讲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工作。
丛先生带来的这个案例,是论坛的朋友们都感觉陌生的。据丛龙峰先生介绍,胖东来是一家位于河南许昌的零售企业,是超市行业的明星,被认为是下一个“海底捞”,只是因为地处许昌,并不为人所知,但是它的坪效稳居行业前列,在许昌市内,这家企业垄断了零售业态,旗下拥有超市、百货、胖东来电器、胖东来医药、珠宝等多种业态,总体占有80%以...
全员参与的虚妄
一次和朋友的交流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文化怎样才能达到全员参与?”其实,这样的问题,也是困扰许许多多做企业文化管理者的朋友们的共同问题。
在这里,我还是想“老生常谈”般地强调一个想法,就是所谓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问题。其实,除了“运动式”的企业文化活动之外,企业文化更多产生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是企业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的。所以,在一家企业的文化成长(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过程中,全员已经参与了。就此而言,所谓“全员参与”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
员工怎么看企业文化?
参加一个调研,过程中这家企业的员工就企业文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说法,细看起来很有意思,可以帮助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者们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和措施的认知与理解,以更好地“操持”文化建设的事儿。
1. 我觉得企业文化就是要依靠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光靠总结性的讲述和宣贯意义不大
是的,文化是隐含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和背后的东西,要建设好文化,不是弄一堆东西去教育和引导大家,而更多是解决日常的过程,观察、思考、总结、操作,解决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以及与企业的关系,帮助他们熟悉工作并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给他们出路,让他们感受...
新盛海轮观感
关注中远散运公司的优秀五星级船舶新盛海轮已有几年,得公司朋友的帮助,终于有机会登上了仰慕已久的新盛海轮考察学习。
我认为,观察与研究新盛海,不是简单地在前人总结基础上去“添砖加瓦”,而是要观察与研究一个问题,就是新盛海轮的管理实践和文化特色,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符合企业管理的规律?是否可以让他们的工作团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正如我对德胜洋楼公司的理解一样,即他们的经验是否可以学习?可以借鉴?
作为一条只有26名员工的船舶,新盛海轮是中散公司的一个“基层单位”,犹如陆地企业中的一个生产车间(工...
转蒋方舟文:木心: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版画家章学林60年代从浙江美院毕业。1980年来到美国,认识一个叫做木心的漂亮老头。木心写作,写得好,章学林很佩服。后来,章学林却对木心有了不满:“木心老师你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群众观点。”
木心立即回应:“群众没有观点。”
章学林很气愤,他是延安文艺影响的一代,接受“文艺是为了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七十年代还做过《华主席和我们心连心》的版画,听到这样的观念当然愤怒。二十年后,在木心的遗作《文学回忆录》的首发式上,章学林承认,木心说的是对的。
准确地说,《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讲义。
...
文化发动者
肯尼亚是个盛产世界长跑冠军的国度,而埃腾又是肯尼亚出长跑名将最多的一个镇子。慢慢地,埃腾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练习跑步,并希望通过参加比赛、获得冠军而出名发财。一个男孩的母亲说,读书没有前途,毕业了也还是找不到工作,不如练习跑步,练好了能出名,也能挣钱。
专家分析说,埃腾人之所以善跑,一是其身体条件特别符合长跑的要求,二是埃腾两千多米的海拔高度,也是练习长跑的理想之地。但是,正如我们探讨诸如中国的状元县,以及像温州、莆田等地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前文提到的广西温江村“砍手党”等文化现象一样,埃腾人“...
陈序经先生关于全盘西化的观点
作为近代中西文化论战中全盘西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陈序经先生与南开有双重的渊源。1938年,陈先生即担任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院长,为该校最年轻的院长;1964年,陈先生调任天津南开大学副校长,1967年“文革”中被指控为“里通外国”的“特务间谍”,2月16日患心肌梗塞在南开大学逝世。
陈序经先生一生著述颇丰,被誉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陈先生关于文化的著述中,《中国文化的出路》无疑是其重要代表作。该书第五章的题目是“全盘西化的理由”,...
被企业文化绑架的人
被一位企业的领导叫去问计:企业文化做着做着不知道怎么做了。
聊了几个小时,我的答案是:他被企业文化绑架了。
其实,这家企业一开始没有搞什么企业文化,只是领导比较务实,比较开明,比较想干事,比较有人情味儿。做着做着,就把这家不大的企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引起了上级的关注:
“哎,那谁,你搞个文化建设吧。”
“好吧,那我试试看啊。”
正好上级单位也在树典型,一不小心,成了模范分子。成了优秀,被关注得多了,被参观学习得多了,事儿就多了。
“弄来弄去就这点事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