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个人的道德和制度的道德是两码事儿。谈到道德问题时,如果不能将这两者分开,就不容易说清楚一些事儿。
近期,晏绍祥先生在《南方周末》撰文“道德衰败 ——一个神话”,他说,“对于中国这个号称有着数千年文明史,而且一直强调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古老文明国家而言,大有末日将临的味道。仿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除了教会人们发财赚钱,所有传统道德都被弃之不顾,社会道德不是滑坡,简直是彻底破产了。”但同时他认为,“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所谓道...
作者文章归档:王学秀
我一直认为,个人的道德和制度的道德是两码事儿。谈到道德问题时,如果不能将这两者分开,就不容易说清楚一些事儿。
近期,晏绍祥先生在《南方周末》撰文“道德衰败 ——一个神话”,他说,“对于中国这个号称有着数千年文明史,而且一直强调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古老文明国家而言,大有末日将临的味道。仿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除了教会人们发财赚钱,所有传统道德都被弃之不顾,社会道德不是滑坡,简直是彻底破产了。”但同时他认为,“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所谓道...
从一般意义上看,大家都把企业文化分为三块内容即精神的、行为制度的和物质形象的。那么,建设企业文化,或者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常规的工作,自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来做的。从我国企业的实践看,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将文化的三个方面在“建设”中相互割裂。我们知道,文化虽然可分为三块内容,但其中,这三类的“文化”又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渗透的。也就是说,物质的文化可以延伸到行为和精神层面,行为的文化可以物质和精神层面,而精神的文化更离不开物质的载体和行为的体现。比如,谈到物质文化,必然涉及使用这个物质所...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商业环境下,准确把握你所在企业的文化,意味着成功。一些领导者往往基于愿望,而不能理性地来看待他所在的企业的文化。正确理解,直面组织文化的现实问题,不一定令人愉快,但这是必须的。领导者所关注的常常是组织文化中那些最强烈的指标。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你向外界描述你的企业时,你该如何回答下面的这些问题呢:用哪十个词来描述你的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人会得到提升?什么行为得到奖励?什么样的人能被接纳?什么样的人不被接纳?管理者是否鼓励创新?那些标新立异的人是被接受还是被开除?管理者会奖励那些提出新建议、挑战旧有做事方式的员工吗?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幸福还是关注...
1.内部的高强制性
由于在时间、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控制性需求,与一般管理相比,项目管理具有较高的外部强制性,使得项目团队无法像在一般管理中按部就班地工作,而必须在边界较为清晰的固定夸框架内展开。因而,项目团队文化也就有了与一般企业文化不用的高强制性特征。
2.外部的强互动性
这里说的外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直线职能制组织是项目团队的外部,项目团队是一个矩阵型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与企业内部各个工作单元沟通交流,相互之间的互动性强;二是从企业外部看,项目团队需要自主地与企业外部的业主、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社区等打交道,而且频次相对较高、压力较大。这种...
A 请问刚才谁用完会议室没有关投影设备?很多会议室使用完后,灯也没人关。请各位平时注意节约能源,使用完会议室后必须恢复使用前原貌。这类问题之前行政部发过通知,但依然有人没在意和遵守。此类现象如再被发现,公司总裁将要求行政部门出台处罚措施。
我: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养成文化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企业管理和制度设计是针对那些大事儿的,像关投影和关灯这样的小事儿,似乎不属于管理。其实大谬不然。让企业的所有事情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管理的基本诉求,而不是简单地发发“通知”就能解决的。从...
多年关注德胜,逢培训课程必讲德胜的案例。年初,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版”供职的丛龙峰先生希望由我引荐采访和报道德胜,得到了公司方面的支持。日前,丛先生送来报道德胜公司的期刊,50余个版面、洋洋数万言,读来十分过瘾。转引丛先生“德胜语法:假设驱动管理”的开篇,以为赞赏和支持。
一个企业就像一棵树,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露在外面的枝繁叶茂,而忽略了一片荫凉之下的土壤、它的根系,还有若干年前就播下的种子。就像郭台铭所说的:“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经...
博雅论坛创建以来,基本以结合实践的研讨为主,一直希望“论坛”能够再“实”一些,试办“工作坊”模式。此次,借助某公司的“企业文化手册”改版时机,展开了工作坊的尝试。
“企业文化手册”的改版,源于许多因素,而最重要的是时间。因为文化既是相对静止的,又是相对变化的。无论怎样的企业,经过了持续的发展过程,其文化变迁的诸多要素都必须加以关注,并及时调整文化的倾向问题。不管是好的文化,还是不好的文化,皆是如此。
美国最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白鲁恂(Lucian W. Pye,1921-2008)在其《亚洲权力与政治:权威的文化维度》(1985)一书中这样分析中国政治文化:中国人从小在家庭教育中接受了“父亲”这样的权威,这位“父亲”独一无二,无所不能;独断专行,孤独无依,他所做的一切又都是为全家着想;这样的“权威”是子女不能挑战或质疑的,质疑或挑战父权等于对家庭的背叛。这样的家庭教育,导致中国人长大后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仍然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位“父亲&...
在胖东来公司的网站上,看到于东来先生在其《爱的传道者——苦难和快乐的践行者》一书中的序言,感慨良多,发在这里共分享。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天性要强,虚荣,好面子,心胸小,贪婪。由于人生的早期没有接受和重视正常的道德哲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再加上文化基础低,所以就导致了没有清晰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目标,更没有鞭策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和准则,只有对金钱和物质的向往与追求。
我的人生,早期接受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太肤浅,随着社会的潮流逐步成长,逐步的完全丧失了自我主宰人生事业和生活的能力和自信,不懂得培...
博雅企业文化论坛第31期活动,邀请了天津东方人广告公司总经理王疏影女士主讲“企业文化推广中的做法与问题”。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虽然大家都知道企业文化建设(推广)的重要性,但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现实中的做法不管有没有效果,却是“众”彩纷呈。究其原因,应该还是之前我一直提到的,一是大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同,二是特定的企业面临的环境和任务也不尽相同。
王疏影女士结合正在进行管理咨询的一家企业谈了自己对企业文化推广的做法:第一,目前的企业文化推广如何与领导人一贯倡导的文化理念相匹配、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