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缉思
两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几年前,美国加州的一位女市长跟我讲起她同一位中国市长的交谈。两位市长所领导的城市结成了姐妹城市。中国的市长说,他的城市有一个很好的工业项目,愿意到这个姐妹城市投资。这位信心十足的市长说:“我们这个项目可以带动你们城市的GDP增长,对你竞选连任也一定会有好处。”美国女市长却回答说:“恰恰相反!我们的市民最关心的不是本市的经济增长,而是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如果我引进这个项目,造成环境污染,我这个市长会被赶下台的。”
也是几年前,我到法国的旅游胜地戛纳小镇开会。下午四点多钟会议结束了,我漫步到海...
四月的燕园已是一派春光,未名湖上碧波荡漾,博雅塔下莺飞草长,而王缉思的一生,和这座中国顶尖学府紧密相连。北大附小、附中读书成长,恢复高考后重返北大求学并留校任教,十余年中国社科院任职经历后又回归北大讲坛,年近七旬的王缉思身上有着深深的北大烙印。
王缉思善于从中美双方的角度思考对方有何关切,对不同观点兼容并包;也敢于对原有的认知大胆怀疑,对事实真相孜孜以求。尽管中美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战略互疑,但这位熟谙大国博弈之道的北大学者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仍有信心,他相信只要两国政府理性思考、减少对抗的可能性,倾听并尊重百姓心声,中美能够挺过终将过去的“暴风雨”,继续向前...
纵观历史,世界政治趋势一直呈起伏不定的波浪形。本文提出“世界政治进入新阶段”,既是基于对世界历史的一种长线观察,更是基于对近年来世界政治发生的一些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的研判。
中共十九大报告在论证国际形势时,既坚持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传统观点,更突出了今日世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实际上,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内涵与外延都已发生变化。当今世界和平问题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安全问题。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但安全挑战特别是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愈发突出。发展问题的外延扩大,除了经济增长以外,还更多地涵盖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2016年,地产商人唐纳德·特朗普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参与美国总统竞选,并成功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顺利当选。特朗普上任后对美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对华态度上,特朗普显得比较“强势”。他不仅曾公开批评中国的货币政策、南海活动和朝鲜政策,还可能在近期采用“301条款”对中国打击盗版、知识产权保护及不公平贸易采取措施,但他的对华贸易政策又被美国媒体称为“光说不练”。
“美国不愿意中国和它共同来承担世界领导者的角色。中国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并不代表美国愿意承认中国作为世界‘老二’。中国很多人自己这样认为我们是世界第二,这个想法有问题。除了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以外的多数美国人并不这么看。美国认为世界只有一个老大,没有老二这个说法。当年日本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时,美国也没有认为日本是世界‘老二’。如果有老二,那老三、老四在哪里?世界秩序包括两部分:一是世界各国力量的比较,另一个是设立什么样规则办事,比如美国制定核不扩散规则。而中国在很多问题上对规则没有想清楚,比如网络安全的规则,太空安全规则,能源定价...
2008年圣诞节前夜,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与世长辞。从1957年发表第一部专著《士兵及国家》到2004年的最后一本书《我们是谁》,亨廷顿的学术影响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而他的政治思想影响不仅跨越了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界限,而且也将跨越冷战和后冷战时代,在世界政治思想史上永远占有牢牢的一席之地。著名社会学家、亨廷顿的哈佛同事罗伯特·帕特南称他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知识界的巨匠之一”。另一位哈佛教授斯蒂芬·罗森则说,亨廷顿“既极为忠实于自己的原则和朋友,又欣然面对同他观点截然相反的对手”。
...理解战略互疑:中方观点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稳定合作的中美关系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领导人一直表现出在中美关系中实现“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愿望。尤其在过去几年里,当北京觉察到美国方面对中国的战略意图产生更多担心的时候,北京就会向华盛顿保证,中国不会寻求挑战或者代替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中美合作必须建立在战略互信的基础上。中国领导层也采取了措施,以减少针对美国的过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在北京看来,正是由于美国的政策、态度和误解,才导致了两国之间缺乏互信。
中国对美国的不信任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就...
近代以来对中国产生最大影响的三个国家,是日本、俄罗斯/苏联和美国。其中日本同中国在人种和文化方面最接近,而对中国所造成的民族灾难和心理创伤也最严重。对于当代日本而言,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则非中国和美国莫属。中日两大民族之间的相互看法之重要,感情之复杂,不亚于当代世界上任何一对双边关系。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一书专门研究从古到今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其意义不言而喻。书中不仅运用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而且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中日关系深入细致的观察,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良苦用心,以及对改善双边关系的殷切期待。作为这本著作的首批读者之一,在此不揣冒昧,同广大读者谈几点自己的阅读体会。...
我根据《大国战略》这本书的大体内容,谈谈这些年来研究的体会。
关于中国的国际战略
第一部分关于中国的国际战略。谈到国际战略首先要说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我认为对中国来说大概有三个。第一是政治稳定。第二是国家安全。第三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什么对这些核心利益造成威胁?哪些地方受威胁呢?如果我们去问普通人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他们会说美国就是我们最大的威胁,可是美国威胁到中国的政治稳定是肯定的,但要说美国威胁中国的经济发展,这好像就不那么准确了。应该说有一些问题可能对我们国家造成的威胁更大,包括非传统安全,如自然灾害或者全球发展不平衡。因此,观察大战略必须要有多维视角,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