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余永定

广东台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198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文章数百篇,专著(含主编、合著)10余部。代表作有《宏观经济分析和中国稳定政策设计》(英文,博士论文,牛津大学图书馆藏)、《西方经济学》(主编和主要执笔人)、《我看世界经济》、《一个学者的思想轨迹》。

我支持叫停港股直通车


“港股直通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个人投资境外证券投资项下购汇不受年度总额限制。这意味着中国将在资本管制的堤坝上开一个大洞。而反对通过放松资本管制来舒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是我的一贯立场。
  有网友表示:“港股直通车的开启反映的是以扩大资本项目流动加大汇率改革的思路,另一种相反的思路是扩大市场汇率浮动机制,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目前走的似乎是前一条路,这条路的危险在于如果汇率被人为固定在吸引热钱的高原地带,同时放开资本项目,相当于拆除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防洪堤坝。到那时,国际资金洪水狂奔而来又席卷而去,将成为常态。中国经济与金融体系能承受得住吗?”我认为这种说法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Read more

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最为危险


国有股减持、充实社保可以起到类似于西方国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紧缩货币的作用,同时资产供给增加将导致资产价格下降,从而恢复公众持有货币的意愿
  流动性过剩,是指潜在投资者手中的现金或类似现金的金融资产(如活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等)过多。换言之,当投资者不再愿意继续持有已有的现金或类似现金的金融资产时,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也可简单理解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流动性过剩可以突然变成流动性不足。此次次债危机中,由于恐慌,突然间几乎所有证券都卖不出去了。如果人人都希望把手中的证券卖掉以换取现金,在这一时刻,即便全球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并没有变化,由于货币需

Read more

必须加息扭转实际负利率


国家统计局消息,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7.2%;食品价格上涨17.6%,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3%。如何解读这些数据?
  高经济增速很难避免通货膨胀
  问:国家统计局消息,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6.5%,而9月份是6.2%,怎么看这个数字?
  余永定:我一直强调通货膨胀形势不能低估,这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对于社会稳定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它是

Read more

人民币升值 一石三鸟


从2007年整体来看,美元在短期和中期内都是贬值趋势。英镑可谓是2007年最强势的货币,我们看到尽管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不断升值,但是英镑相对于人民币的汇率也有小幅攀升。为什么英镑如此坚挺?这跟英国央行一直坚持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制,英国经济在次债危机中所遭受的打击较小有关。在外汇市场上,日元的低利率使它成为“套息交易”的对象,导致它的汇率波动非常大。今年日元的利率从“零利率”加到0.5%。利率低意味着资金的成本低,那么借入日元,然后投资于高息货币或其它市场,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所以日元的汇率基本是由资本市场决定的。日元汇率涨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全球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变动。

Read more

通货膨胀严重威胁稳定


可以说,通货膨胀对中国的经济稳定暂时还没有构成严重威胁。但是,中国政府有足够的理由担心通货膨胀将会造成的严重威胁。
  首先,200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超过11%。直到前不久,政府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看法是,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8%至9%之间。在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目标被隐含地确定为8%以下。在过去,中国GDP只要保持连续两年10%以上增长,都会因此在四至五个季度以后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目前的经济周期中,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速,且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3%以下,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或许,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Read more

当前经济能承受的通胀极限是4%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昨日表示:“4%已经是我国经济能够承受的通胀极限了,我认为通胀率应保持在4%之下,如果通胀率超过了4%,就是给央行明确了一个方向,即必须采取紧缩政策,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
  余永定在“世界经济与中国:在不确定中把握趋势”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目标甚至应高于汇率稳定目标。必须采取坚决的措施把通货膨胀压下去。专家普遍预计,今年全年CPI增幅可能超过4.5%。
  余永定认为,为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央行应果断加息,而不必过于关注中美利差。他预计,中美之间的利差会越来越小,在相当一

Read more

08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面临的十个问题


去年我们曾对200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了展望,记得当时我是非常乐观的,现在我也依然非常乐观,但有些不安的情绪。我认为,中国经济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比较微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作出调整,同时需要准备应付一些不测事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之间、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之间的讨论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问题。我认为其中有十个主要问题。
  一、潜在经济增速是否已升至10%~11%
  直到2003年以前,大家都公认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是7%~8%。2002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过去没有的势头,已经连续5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0%,而且没有出现严

Read more

不对称加息是为抑制通胀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如何看待这次加息?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余永定教授。
  问:如何看待这次的加息?
  余永定:可以从3方面解读。首先是,这是意料之中的加息,央行已提出“双防”的货币紧缩方针,因此加息在情理之中。
  其次,这次是不对称加息,存款利率提高幅度高于贷款利率,这表明央行加息目

Read more

反通胀要谨防“误伤”


2008年无疑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无论是来自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是国内的通胀压力,都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缕缕阴影。
  在此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该如何出手?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他认为,目前中国存在产能过剩和较大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因此,在执行以反通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时,要注意防止“超调”,货币政策还要提高精确性,要防止造成“误伤”。
  2008年出口面临不确定性
  记者:您认为2008年宏观经济走势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什么?
  余永定:原

Read more

2008充满不确定性


世界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普遍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概会下降到略低于5%的水平上。美国增长速度可能会降到2%以下。
  2008年次贷危机还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上涨趋势。国际油价迅速大幅上升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威胁。而国际粮食价格和重要金属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更是使全球通胀形势雪上加霜。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外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下降。同时,全球通胀的恶化必将给我国抑制通胀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的通胀在好转之前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中国必须继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继续对冲和提高利息率的同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