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孝全

2007全国十大企业文化名家/企业文化量化与系统管理理论创始人/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主任/北京长青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劳动部高级企业文化师企业文化评价标准制定者/教材编委会、命题组核心专家/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评审委员会委员/联想集团等14家企业文化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特聘讲师

真爱无形


   真爱无形

文/刘孝全

 

与同门的师兄弟相比,我学习太极拳的进度实在慢如蜗牛,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之后,我的课桌搬进了厦门的车间,就鲜有机会参加研习。每个周末的清晨,当师兄弟们自八方赶往西四环外的长安新城,跟随德平老师研习太极的时候,我却在厦门。

推开北窗,筼筜湖的湖风轻抚纱帘,让我不由的想起,此时此刻,遥远的京城,不大的花坛中,师兄弟们围着老师切磋太极,感悟人生,师兄弟们三三两两,或转腰,或弹腿,或沉神,或养息,连同老师和蔼的声音,淡容的表情,明澈的眼神,年过五十仍如青燕矫健的身影,融汇一起,热气腾腾,在红尘鼎沸的京城人间,无论寒暑炎凉,都让人其乐融...

Read more

过年了,请回头看看这一年你为父母做了什么(转帖)


一个偶尔访问黄脸婆的博客,看到下面一段文字,很想分享给大家: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 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 话:


    "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 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 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q...

Read more

中国未来经济的最大变量


  和谐农业,中国未来经济的最大变量

文/刘孝全

  

[内容摘要]

陈志武先生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做出了泣血的预言,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比陈志武先生设想的更糟糕,也可能会更美妙。其中玄妙在于和谐农业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最大变量。看不到这一点,对我们经济的未来只会更危险。

 

1/中国经济的未来很危险

中国经济的未来究竟如何?的确已经非常危险,但是这个危险究竟有多严重?有多近?学者们众说纷纭。“距离老百姓贷款买大米的日子有多近,我们的危险就有多近”。这是我在《在中国经济的出路》中谈到了的第...

Read more

无边界农业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本文系中国创意农业(北京)发展论坛的主题发言之一

打破创意农业的“创意”枷锁

——和谐社会与中国创意农业的三重视野

(无边界农业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三、以和谐人类的视野,重新理解“创意农业”的过程

1.与刨食无关

从农业从牧业中分离出来的那一天起,农业生产的过程即被定义为“从土里刨食”。直到今天,无论是“现代农业”还是“创意农业”都是对这一内涵的延续——如...

Read more

无边界农业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必须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理解创意农业


      本文系中国创意农业(北京)发展论坛的主题发言之一

   打破创意农业的“创意”枷锁

  ——和谐社会与中国创意农业的三重视野

  (无边界农业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文/刘孝全

   

  二、以和谐自然的视野,重新认识“创意农业”的要素

  1.“后城市”时代的“创意农业”

  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当大批人类纷纷奔向灯火通明的城市,在人类表达对文明向往的同时也即表达着对...

Read more

打破创意农业的枷锁(一)


  本文系中国创意农业(北京)发展论坛的主题发言之一

打破创意农业的“创意”枷锁

——和谐社会与中国创意农业的三重视野

文/刘孝全

 

一、 “二元”社会缝隙里的小草——“创意”农业的起源与现状

 

把西瓜种成“方”瓜,将养殖的鱼塘变成“钓园”,在吃鱼之前还可以过过捞鱼的瘾,绕着桃花就着花香再尝尝仙桃,需要的话,还可以把菜园搬进城市变成公园……

与3...

Read more

打破创意农业的枷锁(二)


  

陈志武先生在《2049看中国》一文中谈到了2009到2019十年之间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混乱以及后三十年的努力,对于陈志武先生的分析,我非常认同,但是如果陈志武先生能再进一步看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变化的玄妙,譬如: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结局真能实现,也许2009年至2049的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会呈现出另外一幅景象。更直白的说,即是: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却没有有效给出明确的答案,答案在哪里?

答案在这里。这是从事“创意农业”的人们需要提升提升再提升的视野。

 

 本文系中国创意农业(北...

Read more

中国经济的出路



中国经济的出路

文/刘孝全

能人太多,世界最顶级的经济学家给女王做顾问,不懂经济的女王有一天问:为什么全世没有一个学者预见这次金融危机。

经济学家瞠目结舌。

中国经济的危险在哪里?出路在哪里?我不想再做论证了。学者那么多,论证是他们的事。

第一、中国经济的危险的在哪里?在离崩盘日子不远。究竟有多远?我们贷款买大米的日子有多近,崩盘的日子就有多近。

第二、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里?以下三点是关键的:

一、均化贫富。是均化而不是均,实质不在于分钱,而在于贫富的机制。不是自己主动解决就是被动解决。

二、海外并购。关键是谁来并购?何时并购?如何并购的问题。力拓案只是告诉一群孩子,玩游戏不仅要看运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