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仕凭

出版过专著若干,国家环境保护部某媒体记者

“起名字”与“没文化”


  起名字,学问可谓大矣。已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有一个相声段子,就叫《起名字》,他说:起名得根据姓来起,比如这位姓于,起的名字叫“于德水”,如鱼(于)得(德)水嘛,多好啊。那位姓梁,叫梁满仓。嘿,粮食满仓,人寿年丰啊,太棒了!如果根据自己的姓,随便起一个名字,就有可能别扭啦——这位姓于,起名叫于(鱼)进锅,这就等于给炖上了。哪位姓梁,起名梁(凉)半截,得,这后半辈子就没指望啦!

  马老相声里说的,我估计不会是杜撰的。当时我们生产队就有一家姓郎,主人的名字也好,叫“郎登山”。郎登山,这名字多好,好比蛟龙入...

Read more

追忆我和华国锋主席的一面之缘


  追忆我和华国锋主席的一面之缘

  周仕凭

  惊闻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我不禁抚案沉思,12年前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当时是1996年6月,我还在无锡的一家企业负责宣传工作,早上八点,我们宣传部突然接到通知,有一位重要的国家领导人要来企业考察,具体是谁,企业的董事长也不知道。当时有很多人就猜测,不是江泽民,就是李鹏。为此,企业和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专人对样品馆和参观路线进行了布置。

  大约上午十时,几辆面包车在警车...

Read more

也说“水为茶之母”(周仕凭)


  八月十五至十八日,北京的气温还是三十多度,可神龙架的温度就不同了,穿着长袖还有点凉。难怪同行者说,忙里偷闲,到神龙架一游,一睹原始森林和金丝猴风采,真乃快事。

  神龙美景,我无法形容,只能用十二字概括——流泉飞瀑,古树参天,重峦叠嶂,郁郁苍苍。

  在神龙架考察时,我们一行住在木鱼镇的神龙山庄,饭后,偶尔到小镇散步,只见两旁的商铺里卖的,除了黄杨木梳,本地的菌类,就是地产的茶叶,该地盛产神龙炒青。

  陪同的神龙架林区党委常委、政府副区长陈克平对茶很有研究,记得十七日晚饭后,他在论茶时说:茶叶的好坏,关键看渗出率,再就是水,水为茶之母。的确...

Read more

门槛上发现的“震旦角石”化石


  门槛上发现的“震旦角石”化石

  周仕凭

  七月三日,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利用暑假到湖北长阳的外婆家。八月二日到九日,本人年休,期间又恰逢外公七十大寿,于是,我从北京赶赴长阳。

  在长阳数日,百无聊赖。或一日夜间小雨,次日起床在门槛处刷牙,低头一看,一块约两米长的门槛石头上,发现一串白色的东西,状如羊角,又似竹笋。干脆放下手中的杯子,拿了个脸盆,装满水,在石头上冲洗起来。这一冲不打紧,竟然发现了远古节肢动物的化石,静静的躺在我的眼前。

  我对正在做早饭的孩子大舅妈说:原来你们每天脚下踩的,就是一个宝贝。可大舅妈说:什么宝贝,我们这里...

Read more

佛心自观


  佛心自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这样的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经常抱怨别人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一无是处,而自己到处都是优点,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观’,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自己是...

Read more

今天中午大家吃肉啊


  今天中午大家吃肉啊

  周仕凭

  “今天中午大家吃肉啊!”这句话是我小时候听大人说的一个真实故事,说我们家有一个远房亲戚,当时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当一个小官,每到年关的时候,他就会在枪梢上挑一块猪肉,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挨家挨户地对主人说:今天中午吃肉啊!

  其实,挑在枪梢上的猪肉没有少一两,只是嘴上说一下而已,可是过几天,他就叫人上门收钱,村里的人敢怒而不敢言。但这个人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样的事他每年只做一次,有时候,村民遇到什么摆不平的事,找到他的时候肯定是要帮助的。

  只是嘴上说了,有的村民连肉都没有看见,更谈不上猪肉是什么味,...

Read more

冷血的人


  天崩了

  地裂了

  八万多生命

  那么多的孩子

  顷刻间埋进了废墟

  举国哀号

  商人冷血

  “中国是灾害频发的国家

  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可耻的文化人

  如隔岸观火

  “现在的记录保持者是”

  “当我们看到这幕救人的大戏时”

  还有一个妓女

  一个杂毛的母狗

  在幸灾乐祸:

  “这是报应”

  哪家的王法

  哪家的正义

  竟敢报应到
...

Read more

少买衣服 保护环境


  其实,要想保护环境,只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即可。

  如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少用一点含磷的洗衣粉,少开一天车,等等。

  近日看到一个数据:在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其实,少买一件衣服,对于大多数解决温饱问题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件轻而易举又保护环境的善举。

Read more

堂嫂


 

  直到今天——4月14,已经整整的十天过去了,可是只要是我闭上眼睛,一个老人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个人就是堂嫂。

  大约是3月底吧,爱人在给我打电话时说,堂嫂最近摔了一跤,据说摔得不轻。我说总之清明节单位要放假的,等我放假后再带孩子一起过去看她。

  也就是清明的前一天,几乎是站了十几个小时,我从北京踏上了回连云港的列车。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可当我们一家四口来到灌云县杨集镇老家的村口时,我大老远就听见了堂侄女呼天抢地的哭声。我知道,堂嫂已经“走了”……

  一...

Read more

酒后的话


  (昨日,在北京长城饭店参加美国环保协会等单位发起的“中国环境治理拓展——名家对话”活动,论坛期间,一媒体朋友抱怨:我又不是女记者,所以在“两会”期间采访特难,最后没有办法,我只好于晚间在代表驻地等,看谁喝多了,就跟着他采访,这一招真灵。有感于此,特把多年前写的文章贴出,以博读者一笑耳。)

  记者你喝茶,这是上好的龙井,记者你抽烟,这是正宗的中华。你问我们县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容我慢慢道来。

  对不起,我先到洗手间去一下。

  ……

  我套用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