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建华

高建华先生是汇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同时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正式授牌客座教授,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化经验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他曾任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CKO),公司决策委员会成员,市场总监,战略总监等职务。苹果电脑公司中国市场总监;曾获得中国十大营销杰出专家/中国十大优秀实战培训讲师/中国十佳战略管理专家/中国十大企业文化专家/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产品创新不要落入“市场陷阱”


    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告诉我们,一类产品的生命周期总是经历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尽管有的产品生命周期长一点,有的短一点,但是总有一个同样的规律。基于这样的理论,有些企业侧重于开发革命性的新产品,以建立“先行者优势”,有的企业则在初期阶段持观望态度,等到一类产品的需求激发出来之后才进入市场,走的是稳妥发展的道路,希望能后发制人。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加剧,能够后发制人的企业越来越少,而在市场上被“拖着走”的企业比比皆是。
    所以越来越多的...

Read more

高建华:从理解知识管理开始


    “我一直坚信知识管理设计的三个宗旨:提高组织智商,减少重复劳动,避免组织失忆。”

    在很多中国企业中,对知识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口头重视”上。而在近几年,知识管理在世界环境内已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误读和实践上的差距在哪里呢?著名知识管理专家、北京汇智卓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华给出了见解。

    正在拉大的差距

    《中外管理》:知识管理在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企业对其认识还有哪些不足?...

Read more

向国际化靠拢


   症结剖析:因缺乏对世界商业的规则的了解,中国企业还没有与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
  解决方案:让本土人才国际化

  过去我们做市场开发,讲究把人铺上去,用机会牵引人才,用机会造就企业。过去开发某一项产品,用非常规的市场运作方式,很快使企业产量大增,现在随着整个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真正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即使把营销队伍铺上去,销量也难有真正的增加,反而由于企业营销队伍激情衰减,人均效率下降。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如今要面临的对手不只是国内的企业,还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因此我们以往的很多营销手段都过时了,甚至用尽了,企业现阶段真正需要的是国际化的...

Read more

产品创新六大“关键时刻”


找到了产品创新的源泉就等于找到了“用户非买不可的理由”,基于这些理由来设计的产品定位和价值诉求在产品问世之前就应该明确

  

  产品创新只有上升到科学的流程,企业才能像流水线一样源源不断地给客户提供有独到价值的新产品。一说起创新,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有些神秘,就像变幻莫测的“艺术”一样,似乎需要非凡的天赋,超群的智商才能够创新。其实这都是误解,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早就总结归纳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规范的流程和方法,称为“产品定义”(ProductDefinition),而且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检验,确实上升到了“科学”的层次,成为一套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论。

  实施产品定...

Read more

惠普:知识管理的文化本色


  知识管理的本质,究竟是技术,还是文化?离开IT,知识管理是否就无从谈起?在知识管理的前后,企业还需要做好什么,才不会使其浪得虚名?请看靠文化名扬四海的惠普如何具体操作。

  早在“知识管理”在企业中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实践、“CKO”(首席知识官)还不存在的时候,惠普公司就开始了知识管理的实践。

  1995年,惠普总部就在信息总监兼副总裁Bob Walker的倡导下尝试开展了知识管理。当时,惠普提出的知识管理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解决存在于各部门中已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产品相关知识传播未能加快产品市场占有的问题;老专家头脑中经验知识要留传下来,避免研发人才新老交替的...

Read more

30年过去了,我们还需要学习


开栏的话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企业发展的30年。30年的中国企业管理史毫无疑问是一部变革的历史。深刻总结30年来中国企业在管理上的得失,会让我们更好的面向未来。

从本期开始,《新智囊》推出“管理30年”专栏,每期通过一个思想、言论、行为、决策对管理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的访谈,再次梳理“管理30年”的发展史,以更深刻地总结管理30年的成败得失,激发企业管理者对管理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中国管理的30年是不断探索、学习与创新的30年,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随着西方次贷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Read more

世界工厂无需“赔本赚吆喝”


中国制造的低价格是靠过度透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换来的,是靠透支广大农民工的利益换来的,这种不计代价的成长和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到了尽头
 
      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逐步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珠三角那些出口导向的加工型企业,很多企业倒闭关门,很多企业被迫减产、放假,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萧条。在这种迫切的危机面前,人们终于清醒过来,开始思考企业转型的问题,很多企业于是开始考虑如何从“外销型企业”转变为“内销型企业”,尽管现在这样做已经迟了,有点“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意味,但是事后能明白过来总比一直...

Read more

市场和营销不能各行其是


市场和营销如果不能承上启下,就如一条腿走路,大家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却只能陷入“勤劳而不富有”的境地

 

现代战争离不开特种部队

  理解了市场营销与销售的分工,接下来重点谈一下市场营销从何时开始?从哪里入手?也许很多人想都没有想过,似乎这项工作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是在年复一年地不断循环着,只要企业在运转,营销就不会停顿。但是如果我们把市场营销应从哪里开始这个问题搞清楚的话,很多营销人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市场营销的核心已经决定了这项工作应当从哪里开始,而不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否则企业就会停留在“推销”的阶段,始终无法进入营销的更高层次。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思路来探讨,希望能...

Read more

钦佩高建华老师的营销力


  上周日,我利用休息时间去了趟位于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在那里我选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我非常喜欢,那就是高建华老师写的《2.0时代的赢利模式》。这本书放在大厦“新书推荐”架上,非常醒目,原因是高建华老师太善于营销了。他的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他的肖像作为封面,在众多书里,一眼就能够看得到。

  目前,我手里收藏有两本高建华老师写的书,一本是《笑着离开惠普》,另一本就是《2.0时代的赢利模式》。高老师写的书有一个共同特点——视角独特,目光敏锐,高屋建瓴,能让我这位普通读者看了之后视野开阔,受益匪浅。

  买第一本书时,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出差期间,当时为了激励当地员...

Read more

中国名牌为何出不了国门?


    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弥漫着这样一种气息,很多中国企业喜欢打民族品牌这张牌。这里不排除一些企业是真的想把民族品牌做起来,但是大多数企业可能都是为了促销,有些更是为了忽悠中国的消费者。凡是有远见的企业家,凡是想走向世界的企业家心里都明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中国加入WTO几年之后,中国市场本身就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过分强调民族品牌与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相背离的,在中国打民族品牌越成功,进入其他国家时遇到的阻力就可能越大。很多知名的中国企业在其企业宗旨里,都有“产业报国”的理念,这种理念在中国,得到了政府、媒体,老百姓的高度认同,认为这样的企业为了民族的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