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范玉才

   十几年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及研究经验,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带领咨询团队创造性地开发了现代医院“S-O-4P”管理模式和“28因素岗位价值评价法”、“主诊医师负责制”等,应用后取得良好效果和普遍好评。曾为山东、广东、重庆、辽宁、湖北、四川、河南、河北等地国有公立医院、股份制医院、民营医院,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提供医院组织构架建设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实施后取得成功,受到医院及社会普遍好评。为几百家医院上千人进行培训,受到医院及社会普遍好评。
   曾先后出访考察了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医院管理,对现代医院管理有较深的研究。对医院组织设计、岗位设计与分析、岗位价值评价、薪酬管理及绩效管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实战操作经验。

授权与被授权的误区


  授权是一门管理艺术,但这门艺术在组织里却存在着许多误区。

  首先是管理者自身的误区:

  误区一。“下属做不好”

  中国文化情景下的许多管理者通常都有一种家长心态,总觉得下属还不够成熟,像小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什么都得手把手帮着做。殊不知,这个过程中下属只是一个盲从指令的“木偶”,无法获得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体验。本质原因主要是管理者对自己在授权后如何控权,没有足够的信心。

  误区二,“下属做的太好”

  有这样心态的管理者,往往是权谋型职场政治氛围下的产物,也是管理者不自信的表现。他们总...

Read more

浅析医院岗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岗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通过定期岗位考核,既可以督促员工工作目标与医院总体目标保持一致,也可以揭示出员工工作过程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帮助员工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纵观目前医院岗位考核的现状,不少医院的岗位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甚至出现了岗位考核缺失的现象,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找出医院岗位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医院岗位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n...

Read more

医院内部管理案例分析之五


案例背景
A医院是一家小医院,今年医院骨科引进了一名医学博士乔燃(化名),科主任陈寻(化名)对科内的这第一个博士很是满意。乔燃聪明,动手能力强,各种操作技能也熟练掌握,然而,陈寻慢慢发现乔燃与科室内的其他同事互动很少。会议讨论时,同事期待听听乔燃的意见,他多沉默不语;工作闲暇时,科内的同事们会在一起讨论趣闻或者院内的人事动态,乔燃从不参与讨论,而是选择主动回避。为了让乔燃更好地融入团队,陈寻让同事们多组织一些聚餐或者联欢活动,拉近乔燃和其他同事的距离。起初,同事们都积极邀请他参加,但乔燃却以各种借口经常缺席活动。久而久之,大家不再邀请乔燃参加活动;在工作中,尽管乔燃操作娴熟,却也少有人...

Read more

医院内部管理案例分析之四


案例背景:
身为骨科的主任,周亮(化名)性格耿直,管理能力强,一心扑在科室的发展上。为了带动科室迈上另一个新的台阶,他决定推行科室内部的改革,并和同事花大精力制定了改革方案和相关制度,最后报给了负责医疗工作的副院长。然而,副院长认为改革方案中的一些内容值得商榷,同时由于事务繁多,他暂时将此事放到了一边。面对改革方案“没了下文”,周亮十分不满,他觉得副院长不重视骨科的工作,于是直接将方案发给了院长,并反映了副院长的“不作为”。对于周亮的这种做法,副院长虽然表面没说什么,但心里很不痛快,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都是剑拔弩张的状态。
 
...

Read more

医院内部管理案例分析之三


案例背景
 
朱启东(化名)和卢秋白(化名)是新进入内科工作的两名年轻医生,两人的学历、专业、研究方向都相同,不同的是,朱启东擅长理论研究、外语水平较高,但不善于与人交流,而卢秋白善于与人交流、临床实践能力突出,但个人外语水平较低。最近,科内的一位教授申请到了省级的科研项目,这个项目需要组成一个多人工作小组,并且对参加人员的专业、外语能力、科研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出于培养人才的考虑,科主任让两人都参与到项目中。因为来到科室不久,两人都希望凭借此项目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在专业发展上有一个好的起点。于是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两人经常互相较劲,甚至不时出现争抢工作的现象。...

Read more

医院内部管理案例分析之二


案例背景
 
在消化内科工作已有10年的李文华(化名)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但科研却是他的一个“短板”。他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较弱,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限,平时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也屈指可数,这成为他晋升道路上的一大障碍。而与他同时来到科室工作的童家明(化名)尽管在临床方面与李文华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他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牵头、参与了多个重大项目,科研方面的优势使得他先于李文华晋升上副高职称,并且成为科室学术梯队人才建设的重点培养对象。对此,李文华感到心里“很不舒服”。他认为,医生的主业是治病救人,而类似童家明这样以科研优势而得...

Read more

医院内部管理案例分析之一


案例背景
 
     苏凯(化名)和陈楠(化名)是同期进入外科工作的医生,两人工作出色,均是科内的骨干,找他们做手术的患者也是络绎不绝。他们所在的医院尽管三令五申禁止医生收红包,但医生收红包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这在外科尤为明显。以陈楠为例,平均每台手术都会有患者或家属给他送红包,有时一台手术甚至会收到上万元的红包。对于收红包的事情,苏凯很看不惯,他认为医生应该本着“医者仁心”的理念为患者服务, 收红包是可耻的行为,因此他从来都是婉拒患者或家属的红包。因为红包不断,几年间陈楠又是买房,又是买车,生活得很是潇洒,...

Read more

医院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医院中层管理者是医院的中坚力量,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提升整个组织运行效率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许多中层管理者(包括护士长在内)却无法发挥出自己作为一个中层应有的作用,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对自身角色认知模糊有关。那么,作为合格的医院中层管理人员,究竟要担任着几种角色呢?
一、领导者管理事务
中层管理者负责管理科室的各项事务,是医院科室的是负责人,是科室的领导者。
二、执行者贯彻指令
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贯彻执行医院决议与指令,核定科室行动计划,制定具体落实方案。通过各种奖惩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有效执行,完成所带领团队的工作绩效等。...

Read more

医院执行力提升人人有责


大部分公立医院存在着这样一种怪象:执行力的低下导致高层怪中层,中层怪员工,员工怪中层,中层又反过来怪高层,每个人都眼盯着别人,却忽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如何提高执行力,是跟医院的决策层、管理层、乃至操作层都有关的事情。
一、决策层
作为医院的决策层,对执行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决定作用。每一位决策者要从思想和行为上切实重视执行力的提高,不流于形式和表面,从自身做起,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决议等,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其执行力主要表现为:
1.积极建立执行力组织系统结构;
2.开展高执行力组织的核心流程设计;
3.创造高执行力的条件;
4.创建高执行力的医院文化。
此外,决...

Read more

医院六维领导力


医院需要在高层领导的带领下去实现自己的愿景和目标,高层领导的领导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领导力,概括地说就是引领组织达到目标的能力。领导力并不像有些院领导想象的那样抽象和神秘,事实上,领导力是具体的,也是可以掌控的----这就是六维领导力模型。
这个模型,包括对领导各个方面的考察:学习力、决断力、组织力、教导力、推行力和感召力等六个方面。
学习力,指改变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首先,领导不仅应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要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其次,除了获取知识,还应该具备灵活的心智模式。最后,高层领导者要了解领导的四个发展阶段:精英式管理、管理者式管理、教练式管理、导师式管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