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从历史的角度看,毛的这句话没错,完全马列主义,符合实际。有书可载的中国历史,自炎黄开战于陂泉,帝尤戮于涿鹿,舜极四罪咸服岳牧,启扈大战于甘夺得家天下,一路数落下来,无论是历史变革时期还是分合列序,无一不是靠刀枪征伐而掌统一大印、执天命南臣万民。再看民国时期,凡北洋政府与中原草荞、南北胡子、东西响马,盖有枪就有了地盘,有了地盘就有了税响,有了税响便可为所欲为。再看洋夷,海盗鸟国也好、陆霸土围子也好,皆以抢掠杀生为不易之道,始作资本原始积累而后“阿弥陀佛”。军事手段、武装斗争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
作者文章归档:孙才古

2 思想文化并不神秘,它的本质就是如何生活;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参与。
3 欢迎读者对我与我的文章提出问题与质疑,让我们共同进步。
4 我们探讨的是‘自己的’观点,形成的是我们‘自己’
载体论 平衡论 方向论 (新文化的理论基础)
投资与价值
分析市场是投资的开始。
市场是需要的产物,市场是完成需要的场地、阵营。
需要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市场也就相应的产生着-----
在市场未被明确之前,有些需要在人们的意识里是模糊的,是以潜意识状态存在的。而市场的明确与启动则会带动相应意识的开发与逐渐明确,与之相应市场的方向也会被逐渐明确-----
有眼光的企业家或政府领导则会引导或调控这方向----
引导与调控的需要则形成了投资-----
人所有的外在行为是有章可循的,‘意识’将是未来社会最大的最被关注的市场,严格的讲,无论在那个社会‘意识’都是重要的最大的市场-----
投...
如果祖国是母亲,我是儿女
如果祖国是母亲,我是儿女;如果你是父母,我是儿女,那么,我要说:
一,不要纵容我,我很清楚的知道,我不应该得到异于他人的‘特权’,我追求特权,其实不过在关注你的反应,然后来确定我的选择---;
二,不要形成我的坏习惯,这样会使得我依赖你的判断而确定‘好坏与对错’,使我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我----;
三,不要害怕对我实施公平,平等的态度,这样会使得我在生命中有‘安全感’。如果让我失去安全感,那么,我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获得,这里自己的方式很有可能就是‘特权’;
四,不要对我暗示,你是永远正...
如何判断心理垃圾?
看某些帖子,一味的要大家心灵成长,排除心理垃圾,----,我相信这些话都是好意,但事实而言,这些话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陷入呐喊‘口号’的嫌疑。
如何判断心理垃圾?如何判断哪些是心灵营养呢?
形成我们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个例子:在缠足时期,如果我们仅仅是希望生存或者生存的更好,那么就需要我们放弃自己,选择适应缠足。问题出现了,在这个方向中,什么是垃圾?什么是营养呢?
同样的问题:压力,迷失,困顿等等这些是垃圾,还是营养呢?
-------------
事实上,我们很难分清什么是垃圾,什么是营养的,我们往往把‘垃圾’当做&lsq...
看莫言‘蛙’后,计划生育政策之我见
在看莫言的长篇小说‘蛙’,其实也算不得看,只是看到他人对他小说‘蛙’的概述而已,讲述的是关于‘计划生育’的中国农村现实以及作者的一些思考与反思---
我无意于褒扬或者反对这些思考或者反思,我只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中国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因为历史的传统使得我们‘中国’,比如:孝文化,又比如其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文化已经与我们的民族血肉相连,与我们的情感融为一体----
在这些文化下,中国人口世界第一,...
"自己”的民主
转载:一个人的民主(有改动)
在一个人的成功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时刻,一个国家的成功也必然有那种决定性的时刻,它由此而走出千回百转的历史峡谷,转入一条宽阔大道。
国家的这个时刻,一定是一种新的精神的诞生。虽然新的精神不会一夜之间降临,但它会由于一些制度阻力的消除,突然变得沛然大观,莫之能御,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国家和社会因此获得了空前的活力。历史上任何一个地区的任何一次革命性进步,都首先是新精神的出现,进而形成一个时代的精神主流,然后才有新时代的全面到来,就像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宣告了现代欧洲的到来一样。
当然,这是人民的力量。但人民创造历史这样的宏大命题虽然理...
冲突的契机
冲突,冲突的方向:
一般而言,人们习惯逃避冲突,是因为冲突会带给人们不愉快的感觉,而他们却无法有效地化解冲突---
事实上,冲突对人们而言,可以是个‘化装的祝福’,只要处理得当,它可以为人与人的关系注入生命力,成为通往真正和谐的康庄大道
冲突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份,是双方深入互相了解的重要契机;
因为,冲突常发生在人们一方或双方真正在乎的事情上。
冲突之际,乃是双方真情流露之时,若不懂得善用这些沟通的良机,便会演变成各种可能的后果----
争吵形成矛盾之时,心理的伤痛往往超过肉体的伤害,若人们长期逃避冲突,关系就会逐渐冷淡----
哀莫大于心死,关系若...
道德,秩序可以这样起源么?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
‘取悦’是这样被炼成的
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
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
这种‘有条件’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
作为成人,我们也还在继续这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最有可能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