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健

既为财富500强,也为中国100强企业提供过多种专业服务,领域涉及战略规划和实施、业务流程重组、营销和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行业包括通信、银行、贸易、房地产、物流港口、电子工程设计、服装、保险等!
既为《中国企业家》的“管理前智”专栏,也为《财富》的“管理答疑”专栏做过策划和组稿工作
梅兰芳五点观感
刺激内需政策之我评
随着昨日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利息大幅下调108个基点,政府刺激内需的系列政策出台宣告进入一个新的攻坚阶段,同时也彰显我们前面的路更长,也更艰难……
1、揭示了两个铁一般的事实:央行之所以大改常态,从原先的“小步慢走”,每次只下调27个基点,突然转变成此次的“三级跳”,一次大降108个基点,充分说明了第一个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国内经济的“恶化”状况已经超出了此前的预期,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大幅下滑”的边缘。同样从央行此次大幅降息,我们还可以解读出第二个有点啼笑皆非...
《独步天下》读后感:穿越历史的独特浪漫爱情故事
亚龙湾“五星特卖”五日四晚之攻略
上周国际足坛的三个意想不到
李焜耀:最坏时刻所教给我的
“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2006年4月,李焜耀曾信心满满地说,以后的历史表明,这不是李焜耀人生的“底部”。
2006年9月,李焜耀宣布停止向其德国手机子公司追加投资时,不是最坏的时刻。
2006年12月,李焜耀承认明基并购西门子失败时,也不是最坏的时刻。
2007年3月13日,明基因涉嫌内线交易被检方搜查,此后隔天集团市值缩水173亿元新台币,李焜耀甚至向董事会提出辞职。李焜耀的最坏时刻到了。
2008年9月8日,在“最坏时刻”的18个月后,明基友达董事长李焜耀在澳门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
旁记“《财经》中国金融:变局与对策”论坛
今日旁听了《财经》主办的“中国金融:变局与对策”论坛,收获不小,感触不少:
1、敢说话:不仅经济学家敢说,企业家敢说,某些政府官员也敢说。
2、相比较国内的嘉宾,两位外国嘉宾更为职业,精心准备了PPT用以演示观点,而我们的政府官员主要还是读稿子,并且有些人官腔很重,没有讲出什么道道。
3、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小,例证之一是上午原本要发言的重量级嘉宾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和农业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未能到会,理由是“随时等待政府部门的垂询”,例证之二是下午原本要发言的重量级嘉宾保监会主席助理、人寿集团副总裁和平安股份公司总经理未能到会,理由...
山人解读《战略思维的艺术》
BCG最近推出了《战略思维的艺术》,读完之后,感觉不错。结合自己的咨询实践,山人尝试着把本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摘选,并加上了自己的通俗语言进行相应的解读,与君分享如下:
1、何谓战略:作者认为“战略等于‘未来预期’减去‘现状’”。因为企业间存在着差异,所以不同企业的“未来预期”和“现状”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同的。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战略也要因企业而异。按照山人的理解,正如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从路径选择的角度谈汇源并购案
关于汇源并购案的讨论,目前网上大都聚焦在是否构成垄断,民族品牌又沦陷一城等议题上。但透过并购本身,回归到企业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层面,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案例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家会有两个基本而深远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