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作为咨询专家受聘于世界银行,作为研究员兼职于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1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曾先后在法国就业研究中心(CEE)、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和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学习和工作。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经济学。

户籍制度面临抉择


  户籍制度的紧迫性根本不在于“引导”农民工向中小城镇落户,而在于解决逐年积累起来的外来常住人口落户本地的问题

  融合还是分割?已经到了抉择的时刻。

  先打个比方吧。你开车进了一个隧道,堵车了。就在你着急上火的时候,前面的车动起来了,你会觉得很高兴。这个“隧道效应”的比喻常被用来理解收入差距的影响,它说明,如果收入差距的扩大意味着人们拥有同样的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这未必是让人不愉快的事。

  让我们把这个比方稍微变一下。你开车进了一个双车道的隧道,堵车了。就在你着急上火的时候,边上车道的车动起来了。这时,你会更高兴吗?...

Read more

四年,一个共识


(下雨天。上海财大高等研究院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城市化”研讨会连续开到了第四年。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提议说,已经四年,我们能不能搁置争议,达成些阶段性的共识?大家响应之。相信很快,大家会看到基于我们研讨的共识。我很高兴为这个共识起草一小段,也是与我们所提的“户籍和土地联动改革方案”最相关的一段。今晚,在我斟酌每个用词,完成这段文字时,感觉有焰火腾空而起在三千里外,冷色调的绚烂,短暂如倏忽而过的四年,也许更久远。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同行和读者,包括质疑、反对与批评,感谢过去共同研讨的文贯中、蔡继明、华生、乔依德等前辈,当然,最要感谢的,还是...

Read more

柔弱的力量


乌达木是白色的,他给妈妈唱了“梦中的额吉”,就好象几年前,智障的舟舟也曾经给天国的妈妈打过电话。乌达木的妈妈和爸爸分别在他9岁和11岁时遭遇车祸,离开了。文字、音乐,这些,都是由疼痛幻化而来的。如果打动人的条件是,必须用疼痛来交换,愿意吗?其实没有选择,苦难只是如羽毛般轻柔地降临了,变成了天使的翅膀。乌达木的梦想是发明一种墨水,滴在地上,那里就会长出一片绿草。其实,当他站在那里,他有最为澄净的歌声与神情,忧伤而宁静,柔弱却有力量。他已经发明了他梦想的墨水,乌达木还小,他似乎还不太明白。也不用明白。

记于2011/5/29“中国达人秀”之后

Read more

大城市户籍改革缘何裹足不前


  当前,中央高层已经下决心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有人认为,应该限制大城市的规模,而这落实到政策上,就是将放开中小城镇的户籍作为改革的方向,而对于大城市,则以承载力有限为由限制其人口规模的增长,而限制的手段主要就是户籍制度。

  在大城市发展问题上,很多政策都是基于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与科学研究(特别是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的结论不符。人们总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太大了,事实上,中国的大城市从总体上来说人口密度低于世界上的其他主要国际大都市,而且与全国的总人口规模相比,中国的大城市数量偏少。人们总认为大城市的发展会带来拥挤和污染问题,其实,只要管理得当,反而是大城市才...

Read more

科学地认识城市规模与布局


(此文近期发表于文汇报,谈了对于当前城市化进程,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碍于网站的谨慎,此处仅发布了安全的节选。全文请参见以下链接。http://proflumin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3;或http://theory.people.com.cn/GB/14249869.html)  

如何科学地认识合理的城市规模与布局

1、城市规模应主要由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决定

城市规模扩张是把双刃剑。从好的方面来讲,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种类,满足人们对多样性的需求。同时...

Read more

如何科学地认识合理的城市规模与布局


  1、城市规模应主要由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决定

  城市规模扩张是把双刃剑。从好的方面来讲,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种类,满足人们对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城市也能够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效应,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负面效应来看,城市扩张也可能带来拥挤、污染和犯罪等问题。城市的最佳规模就是在城市扩张的正反两方面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借助个人的理性选择而决定的。不同的个人将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职业等特征来选择居住或就业地点,从而达到城市的最优规模。城市的生活成本(特别是房价)是“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一个重要自然机制。只要正面效应占主导地位...

Read more

服务业发展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


  服务业需要的最重要的产业政策就是:政府少出点政策

  中国经济在经历过所谓“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之后,愈发强调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如何发展服务业?当前,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中国应该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既然政府能够拯救经济于危机之中,那么,后危机时代,服务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干预。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实在是危险。

  中国政府一直被认为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有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用“做项目”的方式来引导产业发展。政府干预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否可能成功,在经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对其持肯定态度...

Read more

我为什么读以及不读许知远


我为什么读以及不读许知远

 

该折返了,再往前,我怕夜里离家太远。我必须在这时写段有关这本书的文字。书的题目里同时出现了“祖国”和“陌生”两个字眼,这个题目恰恰适合一位叫“许知远”的作者,而且这不是笔名。

知远说,他“中了理论太深的毒”。于是,他决定旅行,从爱辉到腾冲,从上海到西安。在记录三峡时,他提到了贾樟柯的电影。他们都试图施展魔法,放慢快速流逝的时间,一个用镜头,一个用文字。文字比镜头还要厉害,镜头再慢,总还是要动。而文字则可以放肆一些,任由作者将时空交错的素材交织在一起,也可...

Read more

为什么要发布幸福指数


(此文发表于《文汇报》3月7日头版,介绍了我们有关身份、不平等与快乐感的决定因素的研究。)

为什么要发布幸福指数

文汇报  2011-03-07 王蔚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发布幸福指数。专家提醒说,做这件事的真正价值,是在调查、分析、计算等等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因素影响和怎样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进而发现用什么应对之策更有效

  

  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最近成了各地政府“十二五”规划中的热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发布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渐有与GDP指标平起平坐之势。

  幸福是人们的主观感受,真能用统计数据来丈量吗?专家认为,可以通过调查、分...

Read more

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


孟可强、陆铭,2011,《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南方经济》,第2期,3-15页。

 

一 引言

 

“都市圈”这个概念在中国通常出现在国家的区域规划中,国家发改委分别于2009年1月和2010年6月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也有望获批。在中国经济存在省际市场分割(Young,2000;Poncet,2005;陆铭和陈钊,2009)的条件下,都市圈的规划可以使属于不同省份的城市组成一个更广泛的经济单元,这似乎更有利于区域经济逐渐走向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