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作为咨询专家受聘于世界银行,作为研究员兼职于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1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曾先后在法国就业研究中心(CEE)、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和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学习和工作。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经济学。

户籍三问


陆铭,《户籍三问》,《财经》,2011年02月14日。(此文发表时略有删改。)

 

户籍三问

 

陆 铭*

 

城市堵了,流行的政策是控制人口。好简单。其实,这种控制人口的政策不仅治不了堵,反而会给人心“添堵”,给中国经济增长的道路“添堵”。不信,那我问三个问题。——

 

有没有一个理论,支持对于城市人口规模的人为控制?

坦率地说,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一个理论认为城市的人口规模是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施加控制的。谨慎起见,我将这个问题拿来问了其他研究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学者,答案都...

Read more

为成都的土地改革一辩


陆铭,2011,《为成都的土地改革一辩》,《新民周刊》,2011年02月10日。(此文发表时略有修改) 

 

听闻成都地票交易被叫停,我唯有一声叹息。

在我看来,当前的中国,没有什么比土地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更重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城市化的欠帐太多。中国的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比当前发展水平下应该有的水平至少低了10个百分点,而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充分发挥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这些现象在本质上都与中国的户籍和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工作和生活有关。一方面,没有城镇户籍,农民进城即使能够就业,也难定居。另一方面,只要土地(或其使用权)不能成为可交...

Read more

Far away


 

Far away

 

谷村新司换了种腔调唱Far away,轻快而喜悦。30年前,那歌曾如手指轻触琴键。虽然日本味的吐字总是让人把Far away听成“发了霉”,不过,当他升高几个调,把“发了霉”唱到最后一遍时,我已回到10多年前,国境之西,小三轮正载我摇晃过冰封的河面。30年间,谷村唱了两种Far away:前一种是一只手拉着另一只手,而另一只手抹了肥皂沫,这边抓得越紧,那边滑得越快;后一种,书里有类似的故事,比如,“过去我没忘,可毕竟已经过去了,”她目光凝视着别处说道。

 

...

Read more

市场分割背后的秘密


  我该在八年前读到这段文字。那时,我曾用数学符号刻画中国经济。我一直认为这才是市场分割背后的秘密:

  “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会不会发展到如同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有这一大忧虑,故中西部采取‘追赶’与‘效仿’战略:你发展乡镇企业,我也发展乡镇企业;你引进外资,我也引进;你搞开发区,我也搞开发区。同时封锁市场,保护本地工业。然而,内地政治—经济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恰恰是由‘效仿’与‘追赶’发展战略引起的:为了推行乡村企业,为了开发旅游区,为了招商...

Read more

为什么居民消费增长缓慢?


本文发表于《经济研究》。全文下载地址:http://proflumin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0

 

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

陈斌开   陆铭   钟宁桦*

摘要:本文研究了户籍制度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社科院的微观家庭调查(CHIPS)数据,文章考察了城镇移民和城镇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移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低了14.6个百分点。如果不考虑政策调整的一般均衡效应,放松户籍限制可以使2002年移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20.8%,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2...

Read more

珠三角还没有到拐点时刻


  “珠三角还没有到拐点时刻,广东的提前量做得实在太早了”

  一个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升级,不应以政府规划和行政力量来推动,而是应该以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前提。

  针对广东省目前在产业转移升级上的动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铭18日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陆铭认为,广东省目前仍然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他指出,现在不能在城市集聚优势还远没发挥完的情况下,就过早地进行产业转移。政府其实应该做的是破除行政干预,破除束缚要素充分流动的体制,让市场来决定什么时候该进行产业升级与转移。

  除了担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铭还...

Read more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陆铭,2011,《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世界经济》,第1期,107-125页。

 

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摘要:在1990至2006年间,距离大港口(香港、上海和天津)的距离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在2006年,距离大港口500公里左右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要比大港口附近地区低大约50%。在距离大港口450公里以内的范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在更远的内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有降低平均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因此,建设用...

Read more

中国道路的意义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在2008年出版的《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一书将在2011年出版英文版。最近,我们在进行中文版的修订工作。这里贴出的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希望对时下有关中国模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讨论有所启示。

  “适宜的制度”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30多年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这对于一个在人口、疆域和经济规模等几个方面都堪称“大国”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肯定已经创造了现代人类历史的奇迹。在这本书中,我们认为,中国30年的高...

Read more

为了公共利益!


(这是我的一个演讲记录稿。在贴出《新世纪十年祭》之后,很多读者说我太悲观。于是我想到这篇演讲稿。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天,我希望这篇建设性的演讲稿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我们以极其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打破这死寂,为了公共利益而呼喊!)     

为了公共利益

——兼议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陆 铭[1]

 

今天我要特别谈一个有关公共利益的话题。不久前,我翻出一本书——这本书其实我是买了很多年了,就是没看过,是一本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