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发展金融、金融制度比较,《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国际金融》的作者。

警惕高风险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卷土重来


 

619人民银行发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新闻稿之后,人民币每日波动幅度迅速放大,根据路透观测数据,62122日两日人民币/美元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价差分别达到了314329个基点,远远大于619日之前每天多则二、三十,少则十几个基点的波幅。与此同时,伴随美元近期的整体走软,人民币也在上下震荡中呈现小幅升值态势。

增强汇率弹性,实现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无疑是符合历史趋势的选择,但汇率弹性的扩大,以及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却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出口企业管理外汇风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借助衍生金融产品规避汇率风险必然成为企业的理...

Read more

汇改十日谈:是否存在汇率调整期?


重启汇改之时,央行表示不进行汇率的一次性调整,但并不表示汇率不需要调整,其他形式的调整期可能是存在的。

从理论上讲,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具有如下特点:如果美元对篮子中的其他货币贬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反之则反是。然而,考虑到是时隔2年后重启汇改,理应有个汇率向均衡水平调整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汇率走势可能出现偏离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特点。汇改重启后210个交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显现了这一点。

首先,汇率波动加大。汇改重启后的第2个交易日622日,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从上一天的6.8275调整到6.7980,下降了295个点。日内亦是如此。62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超过30...

Read more

重启汇改一石三鸟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再次推动因危机中断了将近两年的汇改,并明确退出盯住美元的非常时期非常之策,回归危机前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首先,小幅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胀。

参考一篮子货币,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将呈现双向波动。再推汇改前两年,人民币对美元基本稳定,但中国的经济基本面要好于美国,致使人民币汇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因此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整体上呈小幅升值态势。目前市场预期一年里人民币对美...

Read more

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


[内容提要]今年IMF将调整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具备进入SDR货币篮子的基本条件。成为SDR篮子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战略意义,尽管存在一些障碍和阻力,但是是可以克服的,中国应积极加以推动。按照现有的规则测算,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将达到两位数,成为居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货币。

 

特别提款权(SDR)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69年创设,根据成员国在IMF的份额无偿分配。到目前为止,IMF已经进行了4SDR分配,总额为2041亿。SDR是一种储备资产,持有国可以用之偿还其他成员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债务,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成员国互换安排获得自由外汇用于对...

Read more

欧元或将进入阶段性反弹


韩会师    丁志杰

欧元贬值不是问题,现在欧元兑美元距离20000.83左右的历史低位仍有很大距离,但是如何贬值却是一个复杂得多的问题。

无论是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还是财政最为健康的德国,紧缩财政、削减赤字已经成为欧洲当前的主旋律,然而这种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提高税收很容易导致欧洲投资环境恶化,对海外投资的吸引力下降,同时削减薪资必然导致民众消费能力的下滑,因此欧洲内部市场的萎缩难以避免。此时出口对欧盟的战略意义显得更为重要,较为疲软的欧元正是刺激出口的利器之一,所以欧盟整体上并不反对欧元贬值。

但...

Read more

理性看待房市新政


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市火爆异常,很多大中城市房价犹如脱缰野马,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严重问题。尽管去年年底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调控房市措施,但今年3月份依然出现地价和房价轮番上涨的局面。 417,国务院重拳出击,颁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被称为“新国十条”),措辞严厉,被称为最严厉的房市调控政策。新一轮房市调控政策效果如何,对未来房市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就这些社会关注的问题专访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

记者:新国十条已经颁布一个多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丁志杰:去年下半年以来房价开始攀升并不断加速,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市场投机炒作盛行,房市...

Read more

中国早就该调整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越来越多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中国的崛起带来世界经济格局性变革。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深化和发展融入全球化的方式。这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从经济全球化到金融全球化

尽管全球化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才为人所熟知,但是其所描述的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现象却并不是新鲜事物,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已开始。以自由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扩展以及部分地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资本流动渐渐取代国际贸易成...

Read more

欧元年内仍有下跌空间 存在下探1.20的较高概率


韩会师    丁志杰

大规模的援助方案并没有有效阻止欧元下跌,从 59欧盟出台7500亿欧元应急方案到528惠誉公司将西班牙长期外币和当地货币发行方违约评级从AAA降至AA+,欧元兑美元累计下跌大约3%,目前呈震荡盘整走势。笔者认为,近年欧元尚未触底,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在未来拖累欧元下滑。

第一,欧洲援助方案救急却救不了穷。无论是针对希腊的1100亿欧元援助计划,还是针对整个欧元区的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虽然可以有效防止欧元区高负债国无法按期还本付息,但无力大幅降低希腊等国长期积累的公共债务。指望希腊、西班牙诸国短期内恢复到财政...

Read more

警惕日元中期贬值风险


  韩会师    丁志杰

  IMF4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政府今年债务总额占GDP比重高达229%,不仅远远高于美国的92%,也远高于处于债务危机漩涡中的希腊、意大利等国。去年12月以来,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问题使欧元暴跌大约20%,而同样债务包袱沉重的日本则似乎被市场所遗忘,在过去的5个多月里,美元兑日元基本围绕92上下波动,难道日本真的可以置身事外?

  目前认为日元不会重蹈欧元覆辙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日本国债几乎全部以本币计价,且外国投机者持有的日本国债不足总额的6%,日本国债市场遭受外资抛售冲击的概率较低;二是除了日本的商业...

Read more

国际经济挑战与宏观经济政策应对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成效显著,主要国家经济也出现复苏迹象,但是国际经济领域一些新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如全球刺激政策退出博弈,新兴市场国家再现资本流入加速,世界经济再平衡挑战。这些问题加大了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需要积极加以应对。

一、全球刺激政策退出博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00810月,美国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触发金融海啸,并迅速渗透到实体经济,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主要国家共同推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措施。在施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仅阻住了经济的急剧下滑,而且在今年三季度各国先后出现触底复苏的势头。

复苏未稳,退出开始。尽管全球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