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发展金融、金融制度比较,《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国际金融》的作者。

美元或迎来阶段性强劲反弹


丁志杰  韩会师

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后,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欧元受累下滑。随着希腊、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欧元再遭打击。在截至 1215日的14个交易日里,欧元兑美元从11251.51的峰值下滑近4%,美元指数则借势反弹超过3%

笔者认为,目前欧元的下滑不是短期的市场过度反应,2009年大起大落的走势很可能在2010年重演。一方面主权违约风险是欧元头顶挥之不去的阴影,另一方面大国在外汇市场的博弈也将导致欧元很难全年维持强势,美元很可能出现阶段性强劲反弹。

中、东欧债务问题随时可能拖累欧元下滑。欧元区除了内部的希腊等国财政堪忧之外,中、东欧债务...

Read more

从企业汇率风险看危机中特殊风险防范


高盛欺诈事件闹得动静似乎很大,感觉很沉重。前阵子在一些内部场合,我几次提及应该调查美国公司特别是投行像高盛这样子的机构在中国的不当商业行为,作为反制美国的武器。不曾想,中国没去动手,美国自己动手了。因此把去年年中在《金融时报》的一段采访放在博客上,供大家探讨。

 

黄丽珠(金融时报,2009年7月11日)

国际金融危机还未结束,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尚未见底,关于这场危机的深度思考也刚刚开始。早在去年10月北京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指出要从这次金融危机中认真吸取教训,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储蓄和消费的关系。在日前中国社科...

Read more

美元二季度有望维持强势震荡


韩会师    丁志杰

从今年25日算起,美元指数已经在80附近反复震荡了50多个交易日,其下一步走势广受关注。从美国国债融资压力的角度看,2009年美元从二季度开始连续下跌的行情很可能不会在今年重演,美元强势有望维持。

2008年以来,与危机恶化、美元反弹始终如影随形的是美国国债的高速增长。

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062007年,美国国债余额分别增长5742亿美元和5007亿美元, 2008年危机恶化后,一方面是烂账堆积的金融机构急需政府注资疏困,另一方面是不断膨胀的失业人群要求政府更多的转移支付。在危机中靠增加税收筹集资金无疑是与选民为...

Read more

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选择:去美元化


丁志杰    郭凯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恢复相对稳定。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退出这种非常时期非常之策,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角度,分析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安排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思路,核心是去美元化,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的储备性方案。

一、退出非常时期非常之策的必要性

以全球金融海啸为分水岭,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89月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稳步小幅单边升值趋势,累计升值超过20%;金融海啸爆发后,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人民币重新...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预期和汇率改革路径选择演讲稿


以下是4月9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论坛所做的演讲录音整理稿。感谢张曙光老师的邀请,以及各位前辈和同仁的评论。

 

张曙光: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的院长丁志杰教授来作报告。他讲的题目是: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选择——去美元化。

大家知道,汇率问题最近吵得很凶,美国130名议员提出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没过几天,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美国政府高层又说把这事推迟。但不管退不推迟,这都是个大问题,也都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丁教授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丁教授的报告。

 

丁志杰:&n...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预期和汇率改革路径选择演讲评论(一)


张曙光:

感 谢丁教授精彩的发言。不管怎么说,他的想法是一种观点,值得探讨。下面请今天的评议人进行评论。

 

施建淮:

谢谢丁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有意义的讲座。最近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次引发热烈的讨论,丁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对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选择的设想,概括说是要分阶段回归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浮动,实现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我赞同这一改革方向。下面我对丁教授讲座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讲座中去美元化的说法不太恰当。周小川行长去年发表创造超主权货币的提案后,媒体上形成一种“去美元化”的说法,来指终结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我觉得...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预期和汇率改革路径选择演讲评论(二)


茅于轼:

我非常同意 丁老师的基本观点。我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讲汇率上升有什么坏处,汇率下降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这么说永远都说不清,因为没有办法精确衡量好处和坏处,所以用这种方法讨论汇率是彻底失败的。那用什么方法来讨论呢?还得要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讨论,经济学讲究逻辑。如果一个国家要靠保持低汇率来保持外汇盈余,以使自己获益,那么,别的国家一定要亏损,因为全世界的顺差和等于逆差和。用这样的眼光看汇率,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战争。而且,这也违背了贸易的最基本道理,即双方自愿,双方自愿才能有利可图。所以,并不是保持外汇盈余才是最优。

什么叫均衡,要买买得到,要卖卖得掉,这就是均衡,在经济学里就是...

Read more

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选择:去美元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恢复相对稳定。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退出这种非常时期非常之策,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角度,分析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安排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思路,核心是去美元化,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的储备性方案。

  一、退出非常时期非常之策的必要性

  以全球金融海啸为分水岭,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9月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稳步小幅单边升值趋势,累计升值超过20%;金融海啸爆发后,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人民币重新回到汇改前的盯住美元,对美元汇率...

Read more

高盛欺诈门与金融的未来


危机总是和欺诈等不法、不当行为相伴相生,每次危机过后都有大量的欺诈行为曝光,这次危机也不例外。其实,早在200811月份华盛顿召开的G20首次峰会上,在各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峰会宣言中就已经写入了“防止金融市场欺诈、操纵和滥用行为的蔓延”的条款。

然而,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投资银行,一向标榜自己道德形象的高盛,却成为了欺诈的主角,仍引起全球轩然大波。2009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对次贷衍生品展开调查。2010416日,SEC指控高盛通过蓄意设计故意失败的产品误导客户,并对高盛公司及其副总裁图尔提起民事诉讼。427日,包括高盛CEO布兰克费恩、图尔在内的7名...

Read more

韩元的危机对策与启示 升值与否并非汇改核心


韩会师    丁志杰

与人民币类似,韩元也曾在国际收支顺差推动下长期保持升值态势。20012007年,韩元兑美元大约升值了40%,长期升值也导致韩元存在较强的升值预期,突出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经常和资本项目“双顺差”。韩国外汇储备增速远超贸易顺差和海外直接投资的积累速度,20012007年,韩国外汇储备从1028亿美元上升至2622亿美元,增长了大约150%

但这种情况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恶化戛然而止。2008年韩国一年当中9个月份出现逆差,全年逆差总额133亿美元,与2007146亿美元的顺差相比,呈跳水式恶化。20089月雷曼倒闭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