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发展金融、金融制度比较,《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国际金融》的作者。

国际压力扰动人民币升值预期


 

    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基本稳定在6.82-6.83之间,即使在美元大幅升值、中国出口急剧萎缩,出口企业大量停产的2009年1季度也没有动摇。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在非美货币集体贬值的大潮中,人民币的稳定实际上降低了世界经济的调整压力,在当时也获得了世界舆论的高度赞誉。但时过境迁,自200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以来,部分国家迅速将赞誉转变为指责,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持续增强。

    笔者认为,人民币并非不可动,但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部分国家为转移国内矛盾...

Read more

走向对外投资大国之路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外投资逆势而上,成为世界投资领域最大的亮点。2008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下降14%,但中国对外投资增长111%,达到559亿美元。2009年,全球跨国并购减少35%,而中国海外并购增加40%,超过200亿美元。

对外投资加速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密切相关。根据国际投资发展轨迹理论,随着经济发展,一国国际直接投资要经历从吸引外国投资到走出去对外投资的动态变化,大体分为五个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国GDP超过2000美元后,对外投资开始启动。中国的情况基本上印证了这一理论。2006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2000美元,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也首次超过百亿美...

Read more

美元反弹到何时


丁志杰 韩会师

对美联储紧缩政策的预期和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构成了年初以来外汇市场的两大舆论炒作重心,美元也在这种氛围中延续了始于去年12月的上涨步伐,年内美元指数已经攀升了大约3%,兑欧元则升值了大约5%。然而,对美联储紧缩政策的预期和欧元区部分国家的债务问题都是表象,本轮美元上涨的真正动因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失业率历来是美联储最为关注的经济指标,历史上美联储几乎从未在失业率仍在攀升的情况下紧缩货币,甚至不曾在失业率见顶的初期就开始加息。例如,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导致美国经济衰退,200120036月美国失业率上升了2.4个百分点,达到6.3%的阶段性峰值,而美联储也...

Read more

美国打人民币汇率牌到底想要什么


  危机还未结束,美国就迫不及待地重操旧业,习惯性地再打人民币汇率牌。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恢复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然而去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刚现强劲增长,批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声音渐起,美国也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学界、业界、政府和议会齐上阵,最近奥巴马的言论更是火上浇油。美国出的是系列组合拳,不仅把汇率问题和贸易摩擦等其他经济争端挂上钩,甚至和政治敏感问题搅在一起。

  汇率只是美国的一张牌而已。无论是克鲁格曼的公然批评,还是奥巴马的含沙射影,理由都那么苍白无力,显然站不住脚,反驳毫无意义。美国很清楚,人民币汇率不能解决美国国际收支逆差问题,更解决不了美国其他的经济问题。...

Read more

欧元年内仍有下跌空间


  丁志杰    韩会师

  自去年12月初以来,欧元兑美元从1.51的峰值一路下滑,跌幅高达10%,从市场消息面看,造成欧元跌跌不休的直接原因是以希腊财政危机为代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但时至今日,希腊等国除了表示将严格压缩支出之外,似乎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而欧盟和欧洲央行的态度则始终是怀抱琵琶半遮面,一方面明确表示欧盟不会丢下希腊等国不管,另一方面又坚决拒绝现在为希腊的债务提供担保或者其他融资便利。 2月11日在布鲁塞尔闭幕的欧盟高峰会也绝口不谈援助希腊的方案细节,这客观上造成了欧元的进一步下跌。

  欧盟和欧元区的首脑们似乎并不担心欧元的贬...

Read more

汇率工具难阻输入性通胀


丁志杰  韩会师

200912CPI同比增1.9%,较11月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当月1.7%PPI同比增幅则较11月大幅跳升3.8个百分点,2010CPIPPI将继续攀升已经成为市场共识。2009年下半年以来原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与通胀回升关系密切,从外汇市场来看,若不出意外,23个月之内,2007-2008年那波借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舆论风潮会卷土重来。

中国进口占GDP比重约为四分之一,理论上讲升值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因国际市场价格上扬所导致的输入性通胀。然而,现实状况总是与逻辑世界有差异,甚至很大的差异。由于国际商品市场金融化,以及...

Read more

2009年国际金融盘点(三)


国际货币格局重塑:超主权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伦敦金融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超主权储备货币构想,引起国际社会轩然大波。

美国自是极力反对超主权货币构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时间表示反对,美国财长盖特纳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都发言,表示美元依然“坚挺”,无需创造“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但超主权货币构想得到了国际组织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广泛支持。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 325表示:“对可以替代美元的储备货币进行讨论完全合理。在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全面开始讨论。”俄罗斯对超主权货币的主张尤为推崇。早在315伦敦金融峰会筹划中,克里姆林宫就已经建议由国...

Read more

2009年国际金融盘点(四)


肇事者、失职者、受益者:美国与IMF

美国和IMF作为此次危机的肇事者和失职者,都难辞其咎。美国作为危机的源头,任其国内道德风险泛滥,导致危机之火蔓延全球。而IMF肩负着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使命,未能及时就经济情况的恶化提出预警,任火势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

美国作为危机的肇事者,却不是危机最大的受害者。欧洲、日本及一些新兴国家受到了比美国还严重的经济创伤。而且美元霸权地位也并未削弱。2008年第二季度,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比重达10多年来最低,为62.58%。随后,欧洲严重感染危机,美国充当避风港,美元的地位无形中再次得到巩固。2008年第三季度起,美元在外汇储备的份额...

Read more

大国博弈下被操控与扭曲的汇市


丁志杰  韩会师

盘点2009年外汇市场,评级公司和新闻舆论对外汇市场的搅动作用不容忽视,而透过它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幕后大国博弈的影子。

美元反弹:机缘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年底美元的突然反弹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以11月下旬迪拜债务危机为分水岭,在那之前,新闻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看空美元,国内外主流媒体反复论证经济企稳后,资金避险意愿的下降将导致美元继续走软的合理性,欧元兑美元在10月底越过1.50更加提振了美元空方的信心。

然而就在 1125,欧元兑美元升穿1.51,美元指数下探74低位之后,迪拜债务危机突然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新闻媒体对欧洲银行可能遭受巨额损失的集中...

Read more

人民币升值换不来贸易壁垒降低


丁志杰   韩会师

2009年以来 ,中外贸易摩擦日益升温的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也不断增大,且二者纠缠得更加紧密。

以去年11月奥巴马访华为例,首先是奥巴马在 1110高调宣称会与中国政府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随后在111115日,IMF、世界银行、OECD以及欧、美、日各国政要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彼此呼应,各大国际机构与政府要员这种异乎寻常的默契无疑是想造成一种人民币已成世界公敌的舆论氛围。

但奥巴马访华期间并未获得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任何承诺,奥巴马回国后,美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对中国油井管相关产品实施10.36%15.78%的反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