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在品牌运作中最炙手可热的现象莫过于“品牌延伸”了,无数五花八门的“ 品牌延伸”理论、模式、成功案例在我们身边载沉载浮,已经让很多的企业都认为提升业绩和降低风险的不二法门就在眼前。然而从十年来品牌延伸的企业实践而言,却罕有无懈可击的成功先例,比如在家电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进行了品牌的延伸,单一个长虹就延伸出了八大产品门类,然而除了彩电之外几乎所有的延伸都是 “只长叶不开花”;医药保健业的海王,虽然通过主副品牌的模式延伸出银得菲、银杏叶片、金樽、牛初乳等诸多花样,而且花了三个多亿的推广费用支持其品牌延伸,...
作者文章归档:刘威

点石成金:线下营销操作全录
随着营销费用的节节攀升,大众传播的效果节节下滑,企业面临费用的失控和绩效递减的双重困境,对小企业尤为如此——进不仅力不从心,而且可能颗粒无收;退则被动挨打,生死一线。
然而并非没有解决之道,“线下营销”就是一条通往成功的便捷之路。近几年来“线下营销”已经成为新锐企业的制胜利器,不仅保健品业的脑白金凭借犀利的“线下营销”取得了三年十个亿的里程碑式的业绩,日化业中的舒蕾借以完成内资品牌对宝洁等跨国品牌的“帝国反击战”,就连国外跨国巨子也开始借“整合营销...
未来行销攻略:从大众行销到大众直接行销
迷路之处常是出路
有这么一种怪现象正年复一年地在中国商业史的巨幕后上演,每年总会有人发动“大手笔”的行销攻势然而业绩却象“小弟弟”一样千呼万唤不出来,同样每年也总会有人从手指缝里抠点“毛毛雨”做推广但效果就象“山洪爆发”一样挡都挡不住。
为什么“史无前例”的胆魄换不回“后无来者”的伟业?为什么“威尼斯商人”的保守却每每能够“神来之笔、点铁成金”?难道这背后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
整合营销对话录
我们一致坚信小T不是常人,他来自哈哈镜里面某个魔幻世界,15岁满脑子是诺贝尔文学奖,整天悬梁刺骨尝胆卧薪,然而错别字始终十之八九;20岁投笔从“技”,立志做一个比尔盖茨式的人物,然而到今天连瓦特伏特哪个是功率单位还是一片白茫茫;25岁毅然从商,幻想着能到福布斯去露个脸,屡做屡赔屡赔屡做,结果生意由大到小自正而负。饱受刺激极经挫折之后,小T披发入山,苦思生涯发展的未来之路,“有心人天不负”,终于在月圆之夜菩提树下小T顿悟得道豁然开朗,决定凭借自己“万金油” 式的阅历做一个为人出谋划策的咨询师。看来的确是&ldq...
正本清源:还“整合营销传播(IMC)”本来面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最伟大的营销革命莫过于“整合营销传播(IMC)”了,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够感觉到这股洪流的震撼。整合营销传播已经成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营销词汇,无论理解与否,很多人已经将能否实现整合营销传播看作营销计划是否有效的“试金石”;同时,无数的广告公司已经或者正准备将业务从“广告策划代理”重新定义为“整合营销传播规划实施”,就连国际4A也不能置身事外,比如电通的“TOTAL COMMUNICATIONS”(全方位信息交流)、奥美的“传播交响乐团&rdqu...
十问科特勒 质疑西方经典营销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一场普及市场观念与方法的“营销革命”,其始作俑者和集大成者非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莫属,现在其经典著作《营销管理》已经成为职业经理人案头必备之“圣经”,其观念方法已经成为企业市场运作中奉为圭臬的“圣诫”,事实上科特勒已经是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的同义语。然而洪流之中难免泥沙俱下,我们通过对“科特勒营销”理论体系的再三诘难和实践应用的反复审视,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相当的隐患乃至弊端(并非简单的只是本土化的问题),大要有十:
一、以顾客...
爱惜企业生命 保护品牌主权(上)
在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的今天,保护品牌就等于保护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命。道理虽明白易晓,但与国际同行相比,品牌主权保护仍然是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最薄弱环节之一,企业家们津津乐道于“创建世界级品牌”然而殊少注意到如何为此提供安全保障,创建而不保护其结果必然是耗损和侵蚀,最终也无法真正创建。
品牌主权保护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商标保护,单纯的商标保护并不能完整的保护品牌主权,全面的品牌主权保护包括三个块面:一是品牌要素保护,名称/标志/工业设计/专利的注册和反注册;二是品牌资产保护,向经销商/下属单位/合资企业/联盟伙伴的品牌授权规程;三是品牌风险保护,做好风险...
品牌的清白4:单一品牌未必单一识别
品牌的清白3:别拿品牌传播当品牌体验
接着第二期探讨过的“品牌识别、品牌形象和品牌定位”,本期的话题是“品牌传播和品牌体验”,对品牌传播和品牌体验进行深入剖析是很有必要的,这两个概念在专业领域内经常被张冠李戴而混为一谈,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品牌体验就等于品牌传播或者至少体验的核心就是传播,两者之间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关系。
造成这种误见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历史,须知品牌体验是传统品牌战略里面所没有的概念,在九十年代这个功能实际上是以整合营销传播(IMC)的面目出现的,直到1999年Gilmore在《体验经济》一书中首先提出了...
深绿经营:企业驾驭未来的成功之道
“沧海横流显本色,狂沙吹落始到金”,可能这场“全球金融风暴”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敲响了传统经营模式和方法的丧钟,随着一家家“基业长青”和“金字招牌”的幻灭和黯淡,人们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经营范式面向未来的有效性,开始逐步发现其很难适应越来越不确定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的组织、越来越苛刻的利益关系者、越来越难以满足的顾客,必需发动一场“经营革命”来破旧立新力挽狂澜,笔者提出的“深绿经营”正是响应新形势的解决之道,旨在帮助企业面向未来驾驭未来获得可持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