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鸿嫔

姓名:王鸿嫔 位置:中国·上海 简历: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1992年加入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集团,历任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台湾证券暨期货发展基金会第五届“金彝奖”杰出投信投顾人才,拥有十五年证券投资基金从业经历。

“投资”与”投机”


巴菲特与索罗斯在国内各拥有一批信徒,「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一书(注)将两人投资案例以及理念做了深入浅出的对比,值得一读。 

 

这两人都创造出成功的成绩,自有过人之处,这两者投资风格差异很大,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大量地研读信息、都是用功的投资人。经过仔细地分析、计算利弊得失后出手,积极但不躁进,一旦出手就不打没把握的仗。

 

投资是经过计算、分析后的决策,这与投机不同,投机则是非理性的冲动行为,这两者的行动结果有时可能结果是一样,但背后的决策模式却不同。 

 

投资之前要做的基本功课有:了解自身可以承担最高的损失是多少?知...

Read more

现象?趋势?-从Peter Lynch 的股市暴跌应对之道谈起


我在今年6月初的博客发表了一篇“现状与趋势”,是读了钱穆老先生的文章有感而发。

 

最近全球股市跌地稀里呼噜,投资人也如同坐上失控的云霄飞车的乘客般晕头转向,这时收到一篇文章谈到彼得林奇面对87年股灾的检讨与体会,又想起钱老先生的“现状与趋势”一文,心里就更踏实了。

 

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当时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和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赎回,林奇不得不把股票都卖了。

 

过了一...

Read more

回应访客“虚怀若谷的搜狐博客 ”于12月4日针对“现象与趋势”一文的问题


首先感谢提问,您的问题很有意思。我的回答是: 

 

1.我还是相信“股市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功能,长期来看股市必定要反映经济体的实力,但短期因各种因素有些时段股市表现落后经济体、有些时候股市跑得过头,这是很常见的。德国籍的投资老手科斯托兰尼形容对经济体与股市的关系很贴切,他说一国经济体与股市如同主人与狗,狗儿随主人散步总是忽前忽后蹦蹦跳跳,但终究是随着主人的方向走,一趟蹓狗下来,主人走了一公里但狗儿通常已来回跑了四公里。

 

2.我注意到现阶段有些说法将目前的中国股市与1990年的日本股市比较,我并不认同。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确实出现驱势性拐点,...

Read more

印度之旅


12月初到孟买开会,这是首次造访印度这一古文化发源之国,一直想写些感想与访客分享,但可能是震撼太大了,至今近3周了,竟迟迟无法成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是:「百闻不如一见」。 

 

以下试着将所见所闻与访客分享: 

  • 18世纪与21世纪共存——亚洲首富以及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都在印度。如果看到她满街的贫民、乌鸦、垃圾,投资人必然却步不前;同时又到处可见精美的内、外资银行和证券、基金、保险机构广告广告牌,还有世界顶级的奢华商品,都是瞄准印度精英的财富潜力。印度的上市公司同时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代工、医药代工企业。反差很大,不用时空机,就可以在方圆数十公尺...

Read more

感恩的季节


年度交接之际,大家纷纷在写回顾与展望,我没有什么新意,但一定要说的就是“感谢”!
 

感谢在过去一年支持我们的投资人。2007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因为有投资人的支持,我们才能走过风雨。来年,我们只有更加努力以报答客户的期待。

 

新年要到了,介绍一本好书,美国联储会前主席格林斯班著作--The Age of Turbulence:Adventure in a New World。繁体中文版翻译为:我们的新世界。

 

这一本书虽尚未有简体中文本发行,但因为真的太好看了,就急着推荐了。相信不久后应会简体中文版问市。

 

作为一位80岁的长者仍能逻辑清...

Read more

平凡中体现不凡——“定期定额”投资基金


不需要高IQ、不需要复杂高深的模型分析、不需要有财经专业学位,有一种投资方式适合最多数的投资大众,那就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 

 

一直以来,不论牛市或熊市,我给亲朋好友们多年不变的投资策略正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有的朋友会嫌我无趣、甚至嫌我懒惰(万年不变的意见以为我没有认真地给建议),觉得这个建议一点都不“炫”,如何能赚大钱? 

 

但不论是理论上或是实证上都显现,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正是看来呆板、平凡,但是以纪律性、一致性打败股票市场高波动性、高风险性的最有效投资方式。 

 

以中国优势基金为例,这是我们在中国市场历史...

Read more

要退休了,但我们的钱够吗?


要退休了,但我们的钱够吗?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著作“the age of turbulence: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书中有一章的标题是“世界要退休了,但我们的钱够吗?”格老是以政策制定者的立场提出对于已开发国家人口老化、退休金制度等问题的讨论。所幸我们不是官员,不用烦恼政策的问题,但作为平凡的老百姓,借用格老的智慧,但改写一下把”世界”两字去掉,退休金储备正是与我们切身相关的最重要课题。

 

上一周我公司内部培训课程邀请到我公司的独立董事、也曾在其它市场主管保险及证券业的资深监管前辈座谈,正巧也提到近年包括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

Read more

美国大选 VS 投资


什么方法可以拯救美国股市?有人寄望如果美国宣布从伊拉克撤军,道琼工业指数要涨个几百点并不意外;原油的战争风险溢价被消除,每桶价格下跌一、二十美元也不稀奇;美国因为能源的贸易逆差减少,军费降低又砍掉大半的政府财政赤字,双赤字一减,美元汇率升,就业状况改善,房贷也就不再是问题。
 

不过没人寄望现任的美国总统会下这决定,所以多数人将希望寄托在民主党总统上台后,这些剧本才演得下去。其实,就算不换执政党,根据格林斯潘的说法,我们对于破坏以及错误的自我修复能力要有信心,所以就算是共和党的新人上台,也要修正原本的一些路线。一些敏感的大师已经在布局,这才能解释巴菲特早早卖出能源股,各国主权...

Read more

平衡的力道


在投资这一行近二十年,最大的挑战并非诡谲多变的金融市场,或者日新月异的理财商品,而是该如何提供适当的投资工具给投资人。 

 

我有一个信念(也或者是个成见吧),就是不相信有任何一种工具可以满足各种类型投资人的需求,也不相信有任何一种工具可以满足同一个投资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人生目标的需求。这就好比没有单一的药方可以医治百病(如果每天大笑三声、早睡早起也算是药的话,这句话就破功了!)。所以各种投资工具没有好坏的问题,而是适不适合的问题。所以再好的基金或股票也不会适合所有人。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是了解...

Read more

姐姐妹妹站起来


“姐姐妹妹站起来”好像是一首歌名吧!虽没听过,不过这词倒是应景,借来一用。

 

今年的美国大选被誉为最有看头的一年,因为首度有女性跟非裔人士参选,这两年全世界各地也陆续出现许多杰出的女性领导者,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些人,正值妇女节期间也请为这一新页祝福。 

 

我有几位持续交往20年以上的同学,有至今仍单身的(包括自愿单身的、没空交男朋友的职场女强人)、费很大的劲才离婚重回快乐单身身份的、离婚后再找精子银行自己生小孩的前卫女子、专职的家庭主妇,背景组成很多元化吧!算起来我是最传统的。 

 

不管是传统还是前卫,我们一致的共识是:女性的独立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