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汪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现任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此前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加入BP前任IMF高级经济学家,主要负责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问题,参与了基金与成员国项目谈判与磋商,并曾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任客座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学士。

债务危机风险已经有所下降


  自2016年底以来,中国的决策层一直将金融防风险和控杠杆作为第一要务。

  为何要去杠杆?去掉哪些杠杆?

  中国居高不下并仍在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一直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估计2016年非金融部门(政府、家庭和企业部门)总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达270%。2016年初,由于信贷增长提速而经济增长放缓,影子银行和金融机构间杠杆大幅增长,房价飙升,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逐步增加,市场对中国债务问题的担忧达到了新的高度。因此,中国政府将降低金融风险和控制杠杆率攀升作为第一要务,且该目标在今年七月份的金融工作会议中被再次强调。

  政策核心是降低风险,而非立即降低债务/GDP...

Read more

当前是推进人民币汇改的好时机吗


  与年初绝大多数人的预测相反,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明显升值。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美元对主要货币大幅走弱、中国经济表现和市场情绪明显好转、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加强等。此外,央行还扩大了CFETS货币篮子的货币种类,从而降低了美元在篮子中的占比,并在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增加 “逆周期因子”来弱化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影响,这些因素均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近期人民币不仅对美元升值,对CFETS货币篮子也升值了接近2%。与此同时,市场和学界许多人士认为目前是推进人民币汇改的好时机。那么,央行是否已经悄然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汇率灵活度?如果...

Read more

预计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7左右


  今年以来,特别是过去几周,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

  推动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结果,包括美元持续走弱、资本管制严格有效、中美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的风险降低,以及国内经济表现和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此外,央行还扩大了CFETS货币篮子的货币种类、降低了美元的占比,并在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增加了“逆周期因子”、弱化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影响。

  但最近几周,人民币对CEFTS货币篮子也明显升值,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经无法完全用美元对主要货币走弱来解释。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轮的人民币升值?

  8月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

Read more

哪些行业能从国企改革中受益?


  国企改革被市场广泛认为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去杠杆化的关键因素。2015年9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出台后,大部分投资者仍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感到失望。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来,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却开始出现显著的改善。国企经营效益提升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几年,政府将如何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利用国企改革促进国有企业降杠杆?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近期国企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过去一年以来,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升,体现在:1)利润增速回升,且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工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2)资产负债表有所修复,16年以来,国有企业ROE明显回升,资产...

Read more

房地产调控不会全面收紧


 

  虽然7月房地产销售减速,但今年以来整体销售较为稳健

  房地产销售在2016年强劲增长22.5%、2017年上半年继续同比增长16%,不过在7月放缓至2%。今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25%,是全国销售稳健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因素,而一二线城市销售仅增长4%。

  棚改货币化安置是房地产销售稳健增长的重要支撑,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动物精神”也是重要原因

  去年以来房地产政策整体偏紧,不过依然遵循因城施策的政策基调。去年年初以来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占比大幅提高,货币化安置支持的住宅销售贡献了2016年...

Read more

经济对信贷的依赖下降了吗


  今年以来信贷增速逐步放缓,市场预期的经济增速下降却没有发生。为什么强化监管、信贷减速对中国经济增长似乎没有什么影响?经济增长对信贷的依赖度是否已经下降?

  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时滞,通常信贷减速一段时间后,经济才明显减速,也许今年晚些时候,信贷收紧的影响会更加明显;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出口、消费等对信贷依赖度更低的行业增长较快;三是企业利润和现金流明显好转,降低了企业对信贷的需求。

  信贷需求和企业利润的此消彼长,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人忽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资来源包括内部利润或收入和从外部渠道获得的资金,比如信贷等。当增速下滑、企业收入和盈利恶化时,内部资金下降,不得不更多依...

Read more

全年GDP增速预测面临上行风险


  二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持平于6.9%,强于市场预期,我们估算的环比折年增长率反弹至7%-8%。二季度消费好转,抵消了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实际增速放缓的影响。6月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反弹至21%,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加快至7.6%。我们估算的实际净出口也再次正面拉动GDP增长。

  年初至今房地产销售强劲,但预计房地产活动将放缓。年初至今房地产销售强劲,主要受益于三四线城市快速去库存和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过,随着监管强化趋势延续、信贷增速进一步放缓,我们仍然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到2018年房地产新开工和建设量都将有所放缓,GDP增速也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监管强化趋势仍将持续,拖累...

Read more

金融工作会议的重心可能是什么


  今年4月以来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监管强化政策,引发市场利率上升和债券市场调整,但最近几周货币政策和监管基调已出现明显放松迹象:

  §央行和官媒重申要调整监管收紧步伐,避免引发金融风险事件;

  § 5月底央行宣布将在6月通过MLF和逆回购注入流动性、保持银行间流动性稳定,6月中上旬也的确注入了流动性。在美联储加息之后,央行维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

  § 据报道,银监会也延长了银行自查的期限。

  政策基调的微妙转变和央行增加的流动性注入不仅维稳了市场流动性条件,并且缓和了市场预期。因此,即便6月底临近季末且美联储加息,但银行间逆回购利率并...

Read more

中国经济难以寄希望于出口发力


  持续数年低迷之后,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贸易出现明显复苏。亚洲一些出口导向的经济体比如韩国、台湾、日本,受益显著。中国以美元计的出口额去年下降7.7%,实际出口量增长2.4%左右,与全球实际贸易量增长相当。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实际出口量明显回升,今年前四个月增长9%以上。全球贸易复苏是否可持续,关系到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和民间投资的可持续性。

  过去数十年来,除了金融危机的特殊年份,世界贸易平均增速快于世界经济,过去几年恰恰相反。最主要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复苏相对疲软,尤其是企业投资羸弱,而投资比消费更能拉动全球贸易。其他原因还包括全球化进程受阻、全球供应链的深化放缓或停滞、中...

Read more

预计4月CPI同比小幅上行 PPI同比继续回落


  即将公布的4月宏观经济数据可能显示经济增长势头小幅放缓,其中: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回落,房地产销售走弱,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持稳,整体信贷增速小幅放缓,出口增速走弱,CPI同比增速小幅上行、PPI同比增速继续回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4月统计局制造业PMI由此前的51.8回落至51.2,财新PMI也从51.2回落至50.3,显示制造业活动势头有所放缓。两组PMI中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走低,生产量指数回落。统计局PMI中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仍然位于荣枯线以下,不过财新PMI中库存指数则有所反弹。

  两组PMI的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都明显下跌,其中统计局PMI的出厂价格指数在2016...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