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蒋小华

蒋小华:中国战略执行第一人

现任战略与执行研究院院长
华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培训师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EMBA班特约讲师
多家培训机构特聘讲师,多家媒体杂志专栏撰稿人
2007年获“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佳杰出人物”
2009年荣获“全球500强华人讲师”
被业届誉为“最佳执行教练”
出版著作:《为结果而战: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

--------------------------------------------------------------------------------

他,一位实战型管理咨询与培训专家
五年大型外资企业及六年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实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同时本着“术有专攻”的学习态度,一直在企业管理领域不断学习、实践与总结,并探索企业战略执行能力与团队执行力提升的“道”、“术”、“器”,更是积极地以学员为主体,以培训效果作为最高价值地引导与启发学员,凭借多年的管理实战经验和数百场演讲培训心得,在执行力训练与战略执行咨询造诣斐然。培训风格:激情、幽默,极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内容贴切而新颖、培训氛围活跃、案例经典、分析透彻、深入浅出,深受学员好评。近年应企业及社会各界之邀到全国各地授课达数百场,其课程以互动性、指导性、实用性、操作性享誉企业各届。主讲品牌课程:《高效人士执行兵法》《企业战略执行兵法》《卓越经理领袖兵法》《企业人才战争兵法》《高效人士沟通兵法》。


--------------------------------------------------------------------------------

他,一位资深的财经作者与商业观察家
洞察企业的管理大势,把脉商业的发展方向,习惯于将一些新的财经视点与管理心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如今已列入国内各大网站如新浪、搜狐、腾讯、网易、阿里巴巴等名人博客,在互联网上拥有相当高点击率。在百度、谷歌上键入“蒋小华”能搜索出大量的精彩文章,不少在《商界》、《中国产经新闻》、《理财》、《现代商业银行》、《广州日报》、《中国物流》等财经杂志与报刊发表,有的文章进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现已成为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其写作独具慧眼、别具匠心、一针见血地指出背后的实质,往往能够给人极大的启发,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

他,一位积极的管理梦想者与实践家
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建立中国式哈佛商学院,为中国式管理添砖加瓦。期待中国式管理模式照亮全球,引领世界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世界级企业,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管理专家,在亚洲称得上只有日本的大田研一。中国经济能够真正雄居世界,不是靠地大物博,不是靠人口众多,靠的是我们有自己最前瞻的管理思想。为此,他积极努力着、探索着。同时,他更是一个实践者,将所学到管理思想积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除了开创自己的公司,还坚持帮助更多的成长型企业提供咨询与服务,让所有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成功应用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炼与升华。

当下最容易最应该修炼的“内功”


文/蒋小华·华略管理咨询

 

全员营销是企业在金融危机时刻最应该做的一项管理变革!

 

金融危机让各行各业影响深远,90%以上人的备受煎熬。大环境受到影响绝非一人或一个企业之力能够解决与突围,唯一能够做的是修炼自家的内功,从效率、成本、服务等方面方面创造效益。如果企业要加强内部培训,全员营销的理念一定要好好倡导,行情好的时候,全员营销是“想爱你不容易”,甚至成了“全怨”营销。那么,当整个市场的行情出现不好的现象时,却是全员营销推行的最佳时机。记得几年前到房地产公司购买房子时,售楼小姐的服务可让你&l...

Read more

慧眼识“鹰”


文/蒋小华

公司找人才是越来越难,员工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不花功夫放在选对人才或公司上,将来可要花10倍甚至更大的功夫。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战略难以执行;人才若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才能发挥不了,会造成彼此间相互折磨、相互痛苦。(2009-02-11)我写过一篇博文求职与招聘:非诚勿扰,也就是说首先要相互坦诚,真诚交换各自的情况,把各自己的要求与标准透明化,达到彼此合适。这是一个求职与招聘的基础,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有点理想化,很难保证彼此坦诚。为了让企业不再出现无将可用的煎熬,同时也不让员工遭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痛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慧...

Read more

企业只有客人没有主人


文/蒋小华

 在企业中,经常听到老板或高管呼吁员工要有主人翁的心态,要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甚至不少从事管理研究的专家和培训师也是这么提倡的。其实,这既不现实,也不符合逻辑。企业是实现价值的商业场所,不能当家来看。如果企业是家,那么老板或高管就是家长,员工就是儿子,而老板或高管是没有办法把员工当儿子来养,既然你不把员工当儿子,又如何能够让员工把老板或高管当爹呢?这是个矛盾,一点也不现实。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要真当家来看,否则工作起来更麻烦。我想,当今不少的企业就因此困在此中,既想体现自己是一家之长,大力鼓吹以厂为家的理念,而商业的利益观却驱使追求最大的利润,如金融危机减薪栽员...

Read more

收敛赌性,勿盲目“虎山”行


文/蒋小华

 如今,房地产市场疲软,有的甚至是萧条、惨淡。这不能只认是金融危机惹的祸,也不能单纯认为是07年太狂热后的回落,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是行业性的“赌徒”操作。房地产业的危机不是市场疲软,而是目前的房地产运作本身不符合商业规则,导致暴利后暴毙。如同开车的司机,明知不能超速行驶却偏向“虎山”行,除非有监控才会减速,甚至有监控也要试试运气,监控器有的时也会“打盹”,长期以往,终将车祸人亡。

 那么,房地产的违规操作在哪呢?不妨看一下房地产商的运作模式:运营商通过一部分的资金(现有或借贷民间资本...

Read more

给自己降温,以免暴利后暴毙


 

文/蒋小华

最近,房地产的领军人物王石再次抛出“暴利论”:暴利往往暴毙,房企不能狂热。的确,从2007房地产业的狂热到今天的萧条,验证了暴利往往是暴毙。王石文章中说:

 谁都知道,暴殄天物的后果是灾难性的,甚至有可能让整个行业断子绝孙。在2006年与2007年,中国房地产业也出现了过热,暴利的诱惑极大地透支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与住房梦,我曾用过一个词叫“心惊肉跳”。现在,我更有了暴殄的感觉,这是一个行业的大忌。中国房地产业目前正处于寒冬,然而,只是困境并非绝境。拐点与寒冬只会打乱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的节奏与阵...

Read more

让你“不差钱”的谋职诀窍


 

最近,不少人向我咨询如何找一份好的工作,我认为,找工作与销售产品一样,如果你懂得如何销售自己,那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的确,对于一个好的销售员与差的销售员,你不一定需要看他们的工作业绩,只要看他们平时与客户沟通时的言谈举止,就基本能够判断清楚。其实,任何一个人若想“卖个好价钱”都必须学会销售。在销售领域中有一个FAB法,是推销员向顾客分析产品利益的好方法。FAB销售即在进行产品介绍、销售政策、销售细节等表述的时候,针对客户需求意向,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逐条理由的说服。将商品本身的特点、商品所具有的优势、商品能够给顾客带来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一定...

Read more

现行劳动合同法与进化论矛盾


文/蒋小华

新劳动合同法自实施以来,争议不断。金融危机的到来,加深了对新劳动合同法的讨论与争议。我认为新劳动合同法某些条款应该废止,当然,这与企业的用工成本的提高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根本的关系,其真正的理由应该是它不符合进化论的观念,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弱势群体越保护将越会退化,最终不利于企业的管理与社会的发展。

 并不是说劳动合同法不重要,但是用劳动合同法来保护或者偏袒弱势群体不值得提倡。假如“上帝”困住老虎、狮子的脚,不让其追赶羊、鹿的话,结果会怎样?羊、鹿会变得越来越弱小,因为没有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逸,而安逸会让自身的能力退化,当自...

Read more

做管理首先读透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先生诞辰200周年之际,进化论的讨论又掀热潮。虽然,世界自然科学对进化论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进化论的贡献依然很大,即使把进化论理解为管理学的奠基石也不为过。许多的管理理论都源自于进化论,基本都在诠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若不能很好地将进化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企业与员工都得不到好的发展。所以,管理者的重要使命:如何迫使员工进化。就像一棵盆景,如果没有把枯枝烂叶及时剪掉,就很难长出新的枝叶。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

Read more

求职与招聘:非诚勿扰


文/蒋小华·管理蒋坛

 时下是求职与招聘的黄金时段,但每每这个时候,无论是招聘单位还求职者都尽显烦恼的一面。究其原因,不诚是最好的解释。不少的招聘单位在招聘时忽悠求职者,而许多的求职者在面试时也糊弄招聘单位,这往往给以后的企业管理与职业发展种下了祸根。

 你睢那招聘广告,只见形容词,不见量词。什么有挑战、什么有发展前途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而那些需要明确的标准(职责、薪酬、奖金)基本是含糊的,用天花乱坠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招聘的职务要求与说明不要像散文,把你最基本的要求诚实说明白就可以,在管理上要适岗适才。

 再看那求职书,基本上是千篇...

Read more

杨柳配:一传二帮三带


文/蒋小华·管理蒋坛

有关柳传志重任联想董事长的议论褒贬不一,当然,是好是坏现在无法定论,只有看最终的结果。外界任何的观点都不会左右联想。用柳传志的话来说,什么时候调整,根据什么调整,不能仅凭外面的一些经济学家,或者是各方面的的情报,一定要以自己企业本身在市场中得到的真实感觉和外边谈的情况的综合判断来决定调整。所以,重任董事长是否符合管理规律只有柳传志自己最清楚。

至于,柳传志的临危受命,并发出“联想是我的命,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义不容辞”的誓言,在面对不顾上任后是否能够带领联想走出困境的尴尬,着实体现柳传志作为企业家的伟大之处,这是需要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