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在中国,多年以来形成了投资冲动怪圈。什么叫投资冲动怪圈?它是这样形成的,地方政府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GDP,才能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改善,使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地方政府有了增加投资、扩大信贷的强烈需要,但此后的结果是:经济虽然上去了,通货膨胀随之而来,致使物价上涨太快。于是,中央又不得已采取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和信贷,经济增速放慢,而这又引致地方出现问题,地方财政收入、就业受到影响,就再一次呼吁增加投资。如此循环反复,结果给经济带来了一种大起大落、大升大降的现象,这就是投资冲动的怪圈。
现在中国经济的情况跟这个怪圈都有关系。比如产...
作者文章归档:厉以宁

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它有盛有衰,有起有落。在谈到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时,不能不对拜占庭皇权地位长期的不稳固有所了解。据统计,从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之时算起,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佩利奥洛格斯王朝覆灭之时为止,这段时期内拜占庭先后有107位君主占据了皇位,其中,只有34人死于床上,8人死于战场或意外事故,其余那些人,或者自愿退位或被迫退位,或者暴毙,包括被毒死,被闷死,被绞死,被刺死,以及因被致残而亡。在这段时期内,宫廷中,街道上,或军营中,一共发生过65次夺取皇位的叛乱(注:参看迪尔:《拜占庭:辉煌与衰败》,:鲁吉斯大学出版社,1957年,第127&md...
民富推动改革 改革促进民富
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他的身体要保持健康,一定要靠内在机制的完善,必要的时候可以吃药、打针,但这毕竟是外生力量。我们的经济也是这样,经济之所以不能够很好地运行,主要是内生机制还不完善。
阶段性成果非目标模式
何以见得呢?我们举个例子,最近几年以来,经常看到“投资怪圈”,地方政府为了积极发展经济,要求中央采取扩大投资、增加信贷的做法,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就上去了,形势迫使中央政府又采取紧缩政策,紧缩政策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地方就叫苦了,财政收入下降了,GDP下降了,再加上失业增多,又回到宽松政策,如此来回,周而复始,这就是最近几年...
双向城乡一体化显露生机
双向城乡一体化显露生机
——调查归来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城乡经济社会总的说来都在快速发展,成就显著。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并成为实现社会安定和谐的障碍。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切实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首先必须弄清楚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有的观点我曾撰文介绍过,这里结合最近一些调查的情况谈我的新思考。
从三种资本看城乡之别
首先从三种资本谈起。在经济学里,有三种资本概念:
第一种资本概念叫物质资本,这是传统的概念。货币投入以后转化为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等,这都是物质资本。
...
发展优势的创造
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红利的消失。我们经常讲到红利的消失就是指发展优势的消失,具体来讲,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消失了,红利的消失被认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特殊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必须转型,这是一个发展战略有待于重新制定的问题,经济转型的问题,转型成功就会出现新的发展路途。经济发展转型成功还是不成功?那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将来发展前途的问题。经济如果转型不成功,那就要停滞或者衰退,这也是有先例的,拉丁美洲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教训,可惜一些发展中国家认识不到转型的必要性,任何留恋原有的红利和原有优势的想法...
民营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民营企业应当认识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像过去那样靠很低成本和低价格来打开市场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受到限制。
民营企业家们应该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关键在于增长质量的提高。今天增长率的减缓,正是为了明天更大的进展,民营企业家对此应充满信心。
“非公经济36条”出台之后,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前景已经摆在面前。虽然在每一个具体领域内还有待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公布,但民营企业对行业开放和公平竞争原则的落实都感到兴高采烈。有些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正准备走出本行业的较狭小的天地,投身于开放的垄断行业,有些民营企业还初步拟定了具体方案。
然而...
扶植小微企业最佳政策是免税
据我考察,近两三年内小微企业发展较快,创业者包括农民、返乡农民工、大中专学校毕业生、下岗工人、退伍军人,还有残疾人、退休职工、家庭妇女等。小微企业吸收了许多人就业,为地方增加了产值,方便了群众生活,也促进了城镇化。
在有的市、区、县,政府为了帮助小微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小微企业创业园,吸引小微企业迁入。小微企业创业园很受小微企业主欢迎。他们反映:进了小微企业创业园,政府的服务到位,水、电、煤气供应齐全,道路状况良好,进货销货都便利;进了小微企业创业园,许多小微企业聚集在一起,接触多了,信息交流也多了,大家都有好处,都有机会找到新的商机。
然而,我在考察中也了解到,小...
中国如果没有3万亿美元外储会失去很多主动权
欧债危机是这两年我们谈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有关欧债危机对经济理论的启示和教训,有非常重要的两点:第一点是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是不可忽视的;第二点是拥有更多的外汇储备没有坏处。
在财政收支平衡问题上,欧债危机在经济理论方面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经过多年实践以后,的确是行不通的。
凯恩斯派经济学家汉森的周期性财政收支平衡理论,现在看也是行不通的。周期性财政收支平衡理论是指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多搞一点财政赤字;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财政收入增加了,就用增加的财政收入还债。按照这样的理论,它不是看当年的财政赤字如何,而是从一个周期来看财政赤字,以使财政收...
扩大内需十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经济工作重点确定在拉动内需方面,这是一项极有针对性的决策。怎么拉动内需呢?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包括2011年欧洲国家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严重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