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瞿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日照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供职于山东日照市文联。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侦察连》、《惊天动地》、《大改制》。 长篇报告文学《苦门里走出的博士兄弟》,2002年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获齐鲁文学奖。1997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海上的风》。担任编剧和制片人的电视剧《港上的风》,剧本在《影视文学》上发表,并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播出,获山东省优秀电视剧奖。

雾灵山度假基地日记(6月9日-10日)


雾灵山度假基地日记(6月9日-10日)

    6月9日  少云。晴。

醒来房间大亮,疑是7点左右光景。我一般在5点至4点半就会醒来,难道打破了生物钟?打开电视看,果然才5·10分。本想上山的,在清晨的山林中独自漫步,是一种享受啊!但感到有些倦怠,看了一阵电视,终于没上山。

8点早餐。今天没安排游览项目,明日去避暑山庄。餐后上山,弥补了清晨的缺憾。听服务员讲,山庄内没有上山的通道,只能从大门东侧院墙外的小路绕。小路毫无规则,时或就断了,只好上上下下,绕来绕去。树木密集,杂草茂盛,荆条交织,只能小心落脚。处处闻啼鸟,空气自然清新。绕到山...

Read more

雾灵山度假基地日记


雾灵山度假基地日记(6月7日——8日)

瞿旋

67。晴。

前天,会场上手机接振动信号,出去接电话,得知今年中国作协安排休假的地方在河北承德的雾灵山度假基地,让我去。先是犹豫了一瞬,因为今年出外有些频繁,四月初走了苏、徽、皖的几个景点;四月中旬到济南开会;四月末五月初走了河南几个城市;五月下旬到了四川;已经知道的六月底还有一个在济南的会需我带队,几乎没歇脚儿,偏偏创作任务很重,怎么说也影响了创作。不过又想,前次我参加的中国作协安排的休假尽管也在河北,但是在北戴河。今年是新地方,且想起过去在某些媒体上看到过中国作协雾灵山创作之家的信息,当时就有愿想,要是能去一次就好了。这次既然...

Read more

赴北川日志(五、六)


赴北川日志(五、六)

探访龙隐镇

瞿旋

       5月29日。晴间多云。

上午,我没去指挥部,让马副指赶到酒店我的房间,采访了他,有阶段性总结的性质。

马副指连着两次给我买了些琵琶果,很好吃。

余下时间,马副指要带我到山上的龙隠镇看看。那里是电视剧《保长新传》的外景拍摄地。

马副指是自己开车过来的,车是自动挡的,他说他在家开手动挡的,开自动档还不熟练。问我开车可以不可以。我驾龄还不到5000公里,正处在有瘾的阶段,一口答应了。一路出城,上了山。一些路段弯多崖深,也算惊险。这是第一次自驾车走山路,有...

Read more

赴北川日志(四)——泪祭北川老县城


赴北川日志(四)

泪祭北川老县城

瞿旋

       528。多云见晴。

马副指昨天让人到省前指领取了通行证。今日去北川老县城遗址。

5·12大地震的那段日子,我的感觉一直很特殊,连天空的颜色都是异样的。一直感到那种感觉松动了我生存意志的根基,伤了我的元气。我心里结了一个结,里边装满了酸涩的水。直到如今,稍一晃动就会溢出来,感染我的情绪。昨日遇险,这个结就莫名地晃了几回,心时或酸酸的。今日去看遗址,这种感觉更是频频萌动。我本能地认为,此行我首先注意的就是要控制住情绪。毕竟身边还有马副指、司机小李两个人。

...

Read more

赴北川日志(三)


赴北川日志(三)

——进桃龙乡·途中遇险

瞿旋

527。多云。

刚过八点,马副指挥带车过来。开车的是锦华的司机秦师傅。沉稳老成,据说多次出入桃龙乡,此次是指定让他开车的。随车的还有市政公司的小李,听说我们要去桃龙,搭车去进行引水工程的验收。马副指挥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事后他对我说,他坐在那里,是专门为观察两边山上的情况,以采取预防措施的。

以前他们进桃龙,初期是靠直升机、越野车、冲锋舟、摩托车轮番搭载,或者绕行松潘、黄龙等六百多公里。要随时经受落石、塌方的危险。不过现在道路已经打通,多数路面已经硬化。用马副指挥和陈师傅的话说,好了十几倍。

毕竟是山路,再好也险。道路多开在...

Read more

赴北川日志(一)


赴北川日志(一) 繁花的安县老县城(现划归北川)

瞿旋

525

8点多,与援建指挥部的马副指挥及援建指挥部的秦华,自青岛机场乘10·55分飞成都的飞机,下午一点半到达。成都中雨。因路上堵车。援建指挥部接我们的车迟来一小时。经绵阳到达北川新县城安昌镇。刚到达,就听说都江堰、彭州之间,刚刚发生过一次5·2级地震。我想,这么长时间了,5·12大地震还是余波未消啊!来时曾设想自己此行会不会遇到一些危险,体验一下援川人员的感受,看来这种设想也不遥远。

二十多天前就接到电话,询问到北川采访的意见。尽管手头上长篇的修改正找到了感觉,稍一犹豫,还是答应了;几天前确定了日期后...

Read more

赴北川日志(二)


赴北川日志(二)正在崛起的北川新县城

瞿旋

526。阴。阵雨。

早晨,马副指挥带车到老县城接我早餐。但我已用完。他们只好自己用餐。车停在一条步行街的前面。这里是个十字路口,我拍了几条街道。哪知这里严禁停车。一男一女两个交警过来,看见鲁L的车牌,和善地解释了一下,没开罚单,且没坚持让把车开走。看出了他们对山东人的关照。

采访了大半天。

下午马副指挥陪我去工地。选择步行,看看新城。不错。羌族符号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很有特色。到处是山东的影子。

山东方面已经要求援建各方撤出以前,凡道路、建筑起名与山东有关的,要全部改掉。全面清理山东符号。我觉得这是明智之举!

采访中,对...

Read more

中原行


   中原行

瞿旋

     

    昨从北川采访回来,经历了两场有感地震,一次途中落石。眼见前边的警车被落石砸中,我们的车紧跟其后,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差。体验了援建者环境的险恶,感慨颇多。记了日志,还没整理。想起还有前不久的中原一行没贴上,先贴它吧!

    在这里先向一直陪我采访的马副指挥、接受采访的高总指挥及诸位兄弟致礼!并祝他们平安!

    

   &n...

Read more

地震活命三角(另一篇)


 我看国内一些专家传授的防震经验,有的有道理,但对让学生躲在课桌底下之类的劝导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什么脑子想出的主意?看了这篇文章,我砰然心动,因为观点与我的日常思考的一样——遇到大震,躲在室内物体的三角区内应该是相对平安的。故推荐如下,望各位读者关注: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