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继兴

刘继兴,生于197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人文系马列哲学本科专业,喜欢“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人生大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擅长挖掘书本背后隐藏的东西,尤擅在茫茫学海中探幽发微。十余年来,在文、史、哲以及美学、传播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传媒资深人士,文化实业家。先后担任数家都市类报刊的常务副社长、常务副总编,现任报社执行总编、景区董事长等职。现定居太原。

毛泽东与鲁迅彼此是如何评价对方的?


    毛泽东与鲁迅都是20世纪的伟人,两人虽未谋面,但彼此早有了解。1934年1月,毛泽东为筹备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住在江西瑞金金沙洲坝。其时,毛泽东红军总政委的职务已被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解除了,只给他保留了政治局委员这个实际没有决定权的空衔。

 

  这时,冯雪峰刚到瑞金不久。一天,毛泽东来到冯的住处,风趣地说:“今晚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说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还不无遗憾地对冯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

   

...

Read more

毛泽东诗词中提到的两名国军将领


毛泽东曾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流传甚广的诗词不仅是一代伟人的心灵史,更是民族的精神史。这些诗词题材很广泛,但其中提及国民党将领的只有两首,所以致使这两位将军名扬天下:戴安澜名垂千古,张辉瓒则遗臭万年。
           

                     ...

Read more

被两节一山一市一美食纪念的牛人


寒食节与清明节马上就到了,这两个节日的来历都离不开一个人:春秋时代晋国的臣子介子推。这个人太牛了,不仅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的,而且三晋名山绵山(又名介山)、山西晋中的介休市也是因他死于当地而得名的。民间清明的节日食品------面食“子推燕”也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

 

同一个人,竟然被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共同纪念,而且是天长地久的,真可谓中华文化之一大奇迹。被两节一山一市一美食纪念的牛人(图)

介子推母子雕塑



被两节一山一市一美食纪念的牛人(图)

图为晋文公看到介子推母子死于大火后嚎啕大哭

被两节一山一市一美食纪念的牛人(图)

得名来自介子推的绵山(介山)一角
被两节一山一市一美食纪念的牛人(图)
民间清明的节日美食------“子推燕”,也是以介子推的名字而命名的。

介子推被纪念的由来是这样的,《左传》...

Read more

打进“76号”魔窟的两位美女间谍


象征着阴森、恐怖、暗杀、绑架的上海极司非尔路76号,是抗战时期汪伪特工总部所在地,是人人谈虎色变的人间魔窟。它是汪伪集团的汉奸政客和特务活动的主要基地,是敌伪时期发生的杀人、越货、绑架、勒索等等罪恶的渊薮。连头号汉奸夫人陈璧君也不得不承认:“76号是一处太有血腥味的地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曾打进来两位年轻的美女女谍,她们以柔弱之躯周旋于这个虎狼之窝,机智勇敢地完成着组织交给的特工任务。

 

这两位美女,一是中统的郑苹如;另一位则是中共地下党员关露。

郑苹如


关露

郑苹如为上海名媛,花样年华的她风姿绰约,是上海滩上有名的美女,当年上...

Read more

吴佩孚:曾为“中国最强者”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秀才出身,颇有儒将风度,时称吴大帅。他是亮相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时代》周刊封面的首个中国人,被1924年9月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

 

其时,吴佩孚拥有着北洋政府授予的将军府“孚威上将军”称号,掌握着直系最多的兵力,拥兵数十万,虎踞洛阳,是当时实力最强,控制地域最广的实力派,其势力影响着大半个中国。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吴佩孚是山东蓬莱人,其当时如日中天的声...

Read more

讽少帅好色的马君武也中过“美人计”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很轻易地占领了我东北。著名学者、大教育家马君武义愤填膺,于11月20日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了感时之作《哀沈阳》:

                 其一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n...

Read more

地震帮成吉思汗灭了西夏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府(今为宁夏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安全、遵顼、德旺和末主,期间经历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国道中落、族灭国亡的曲折过程,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

13世纪初,蒙古部乞颜酋长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击败了西起阿尔泰山东...

Read more

毛泽东早期为何能进入国民党核心领导层?


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进入国民党的核心领导层,担任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兼国民党中宣部代理宣传部长这样的要职。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1923年,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推动下,决意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了以改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根据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革命目标,同中国共产党结成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这样,改组以后的国民党,就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还通过决议,承认共产...

Read more

民国绝妙的人名联


对联是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千姿百态的联苑中,将人名以各种形态嵌入对联中的人名联,构思巧妙,形态各异,尤具特色,读来别有情趣。

 

广东省揭阳市关帝庙有一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一联嵌进四个人名,妙不可言。再如戊戍变法失后,康有为逃亡海外,得知谭嗣同遇害,撰联挽曰:“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谭嗣同字复生。此联表达了对烈士的哀悼和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还将死者和自己的名字巧妙自然地嵌了进去,对仗十分工整。

 

风云际会的民...

Read more

毛泽东是如何重视盐的?


盐是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之一。当中国古人从肉食为主转向谷食为主的时候,吃盐的需求就发生了,因为动物血肉里面包含有足够人体所需的盐分,而谷物本身不包含盐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诗中有“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之句,说的是就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点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份均衡的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

 

毛泽东在他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生中,特别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