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焕金

中国小小黑格尔

政府管制的异化-从降价药消失来看


政府管制的异化-从降价药消失来看
  【虽然现在已经在走市场经济路线了,但政府仍然最擅长行政命令式的管制。当看到药品价格太贵时,政府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用行政命令将药品价格下降,谁不执行这个命令,谁就是违反纪律。政府根本不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原理来处理问题。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降低药价虽然出于好心,但它是一种价格管制行为。在面对经营自主权的各个企业时,这种管制就显得弊病丛生。首先,它没有给公众带来低药价的实惠,甚至使原先的药品更快地消失,其次,它给予企业的生产信息如此混乱,使企业无所适从,当企业时不时遇到价格管制底线时,企业就难以安排生产,因为按新价格,生产有可能是亏损的,但如果不生产,设备将闲置浪...

Read more

劳资关系与行业分工-马克思经济学及其反面


劳资关系与行业分工-马克思经济学及其反面
黄焕金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它们两者都是说明阐述市场经济规律性的理论体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都是将市场经济看作既定的前提、既定的客观存在,而要对此加以理论上的阐述与说明。那么,这两者又有何区别呢?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源于亚当斯密,具体地说,源于亚当斯密的"行业分工"思想,而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是什么?则是"劳资关系"。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差别就是观察世界的角度的差别,即马克思经济学以"劳资关系"的角度观察世界,而源于亚当斯密的西方经济学则是以"行业分工"的角度观察世界。在马克思...

Read more

如何让独特智慧"从身体中流淌出来"--华裔数学天才陶哲轩的传奇


如何让独特智慧"从身体中流淌出来"--华裔数学天才陶哲轩的传奇
  【数学奇才陶哲轩首先是一株"野生人参",自然而珍贵,极高的天赋智慧是天生的,因为他有对数学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在这样的潜在素质之下,辅之以极为宽容的教育方式,最终造就了这个天才。因此,成功的教育模式是:特定天赋+宽容教育。衡量教育是否宽容的必要条件是:是否让天才们具有最大程度的学习与研究的自由选择性,从而使天才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兴趣主动性。而中国的尖端教育之所以失败,之所以将少年天才最终送到和尚庙中去,就在于没有这种宽容性,从学习研究方式到政府对社会用人方式的过多干涉,都使这种教育宽容性丧失。因此,中国...

Read more

官办经济扭曲性的一个案例


官办经济的扭曲性案例

"现在变得很滑稽……电力过剩时电价还可能是上升……电力企业亏损,只能通过涨电价减小企业亏损。"能够如此逆经济规律而动的事例,发生于什么情况呢?显而易见,只能发生于典型的官办经济的行政垄断条件下。在这个条件下,任何时候都可以有借口让价格上涨,而亏损就是一个最值得采用的借口,因此,因生产过剩而提高价格就成为滑稽之中最不滑稽的事实了。而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最基本的供求关系,生产过剩必定会导致价格下降,否则无法消化过剩商品。也许有人说,供求关系只不过是西方经济学的假设,而中国并不需要遵守西方经济学原理,中国的事情具...

Read more

当学术遭遇权术


当学术遭遇权术-"科研成果问世39年难获认定"感受

当著名的丘成桐愤而起身指责中国学术界"不搞学术,专搞权术"(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8/30/content_5023954.htm)之时,我们又可从以下这件案例中不幸地看到了丘成桐所指责的现象的真实性。某些在学术界中的头面人物,这些可以掌握自己领域的学术活动之生死存亡的"学术带头人",对学术的真理性是否具有最起码的尊重呢?是否一看到别人搞出了一点成就,就忌妒之心高涨?如此,国家为了科教兴国所确立的"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权威体制,不再是促进中国科技学术繁荣进步的制度,恰恰相反,已经成...

Read more

房产利润去向不明说明吴敬琏“垄断腐败说”是正确的


房产利润去向不明说明吴敬琏“垄断腐败说”是正确的
【记得吴敬琏曾直截了当地指出:造成当今中国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垄断与腐败。这个论断可以从当今房地产行业中得到最典型的体现。“既然2004年前后商品房造价并无明显变化,而全国购房者因为房价上涨多支付了1663亿元,这笔巨款不会人间蒸发,只能有两个去处:地方政府或者开发商。但根据公开数据一算,地方政府并没有相应增加财政收入,那么房价增加的部分去哪里了?被官员贪污了?房地产逃税漏税了?”公众为高房价所支付的额外成本,通过官商勾结而大量流入官员的口袋里,房地产商也因此获得巨额额外利益。这些财富的非法...

Read more

科学的计划经济不能脱离市场经济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有你无我的两种经济运行方式。但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道理十分简单,即当你取消了市场经济,那你的计划经济就没有客观的依据,就不再具有"科学性",就会变成主观任意的坏的计划经济。

下文强调了计划经济必须要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它说:"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

又说:"计划经济...

Read more

官办经济的畸形性--经济高增长带来高失业的启示


【以沉重的心情看完下文,感受良多。当今中国经济为什么出现"高增长-平物价-高失业"的不可思议模式?我们假设一种理想状态:假设一个社会完全没有管制,各种企业、各行各业都可以自由创办,自由发展,那么,就算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也不会出现"高增长-平物价-高失业"的情况,因为经济学会告诉我们,经济的自然运行会存在自我调节的机制,社会经济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在经济增长的时候,会需要更多的生产要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那是因为经济的自然运行机制受到了逆反性的强力干预,从而产生畸形扭曲。比如在经济的自然增长的状态下,会兴起各种各样的行业与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与个体户都会大...

Read more

正增长与负增长--项目扩张最终会使政府背负沉重包袱


【下文着重指出中国经济面临"全面过剩"的危机。众所周知,经济过剩危机将使中国经济陷于衰退,各级政府所最热衷的"GDP增长"将出现下降甚至负值――负增长。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检讨造成这种局面――造成全面过剩危机的根源。体制方面,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体制与增长模式,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因为政府以自己的权力,可以很容易获得投资资金,所以它对资金利率,甚至对资金的归还,都不太敏感,政府负责人一届换一届,谁也不会将归还贷款资金当一回事。这样,政府主导投资与增长方式就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滥上项目。热衷于人为制造项目而滥投资,这是它的基本特征。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所谓政府的形象工程。还有许许多多具有经济意义的工...

Read more

"北大研究"的自相矛盾--如何保证连续增长50年?



【以下北京大学学者的研究,包含着一个矛盾,一方面,它认为中国经济可以连续增长50年,因为中国"需要"这种增长,"中国需要维持高增长来解决就业",否则后果不甚设想。现在时间正好到一半,剩下一半也会保持高速增长的姿态。确实,近30年都过来了,余下20多年,还不容易过吗?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感到忧虑,"问题不在于中国是否需要高增长,而是为高增长需付出多少代价"。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出问题:以目前的增长方式,中国到底有多大可能,继续维持20多年的6-7%以上的高增长?至今还没有什么经济学家能够根据什么模型测算并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敢肯定,如果仍按目前这种要素大量投入型的增长方式,中国经济肯定无法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