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雅

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2007年8月加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2012年9月加入第九课堂

专家解读:金融危机在过去一周狂卷全球股市2.7万亿英镑


      自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以来,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一再经历考验。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内部力量能够自由调节市场达到平衡,政府要做的是尽力保证市场的自由度。这一次爆发的金融危机,各国央行不约而同的采取了救市措施,一向标榜自由主义的美国也通过了政府的救市方案,然而市场似乎对此视而不见,过去一周的股市暴跌显示人们的心理依然恐惧。银行业收归国有,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不可想象。伴随着世界金融业的大洗牌,经济学也将迎来不同的声音。

Read more

博士谈保险——对话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荣禄


时间:201025日下午        地点:太平人寿总公司

对话双方: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荣禄

《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

  陈天翔

 

主持人: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保险业的进步,保险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金融工具,关于保险的话题也日益成为媒体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内知名媒体《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陈天翔先生和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禄荣博士就保险热点话题进行专场交流。目的...

Read more

王辰谈保险之快乐人生,保险相伴(二)


第六章、保险的心理治疗作用

重大疾病保险具有心理治疗作用。为什么要买保险呢?治病啊,更重要的是心理疗法。人这辈子追求的是什么?心安理得。我们来幻想几个心理情景。用辛苦储蓄下来的100万治疗重大疾病到花光为止,这个被治的人是什么感觉呢?他会觉得是家里的负担,会觉得充满内疚。我们来幻想一下,一个老爷子,得了癌症,家庭比较富裕,子女舍得花钱,儿子花了50多万,儿子来看老爸,很孝顺的说,爸爸,安心治病,还有50万呢。这老爷子一下子就昏迷不醒,为什么?疼的,一辈子就攒了100万,住2月就花掉一半。过两天又醒了,儿子又来孝顺,说,爸,安心治,还有20万呢。又一次昏厥。老爷子觉得遭报应了,真受不了。...

Read more

王辰谈保险之买保险的“组织”意义


     保险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间有爱,一人一块”的社会互助,更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自助。保险法规定了寿险公司的退出机制,明确提出“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了分立、合并和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如果出现被依法撤销的情况,要转让给别的寿险公司,如果不能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家监管机关指定公司接受。

    之所以有这样的法律规定,是因为保险是“经济的助推器、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贫困的人买不起保险,特别富裕...

Read more

太平王辰:从资产证券化来看人寿保险的价值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 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我今天不用专业的术语来给大家解释下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意义,只是借用证券化的逻辑来分析许多现象。

    钱(money,又叫货币,通货)就是资产证券化的早期雏形。最早的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用馒头换米饭。但是馒头换米饭有许多缺点,我做了米饭,如果没有人跟我换,放着就会馊,保存是个问题,坏了就没用了。其次交换起来不方便,卫生问题,运输问题,储存问题,时空问题(你想买没人卖,你想卖没人买)。这就催生...

Read more

太平王辰谈保险——快乐人生,保险相伴(一)


第一章、关于责任与保险

在这个各种风险时刻威胁着我们的今天,谈谈如何规划人生的风险。首先送给大家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世界卫生组织曾经统计过全世界的各种死亡原因,最后专家发出质问:人究竟是死于意外、疾病还是无知呢?答案是——无知。死于意外是对安全的漠视,死于疾病是对健康的漠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命运。什么是价值观?记得1996年,美国有两个商业登山队要攀登珠穆朗玛峰,登到即将离山顶300米的时候发现有个瑞士的专业登山队员下山了。有人问他:“你登顶了吗?”他说:“没有,山顶起风了,我就...

Read more

太平人寿建立“才富”精英培养模式


  继成功实施“TOP2000”培训课程之后,太平人寿斥资3000万元重金打造另一行业“突破”性培训——“才富”精英培训。

  首期太平人寿全国“才富”精英培训于6月2日-13日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对两万名太平营销员(约占公司营销员数量的50%)“因材施教”培训。与传统寿险培训相比,这无论从师资规模还是受众面在行业中均属于领先水平。公司派出200位风格迥异的“铂金”讲师团分赴全国23个省及4个直辖市帮助全国营销员明确...

Read more

转: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一、关于工作与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

Read more

5.12一周年感想


 

一组数据对比:
2008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千亿元的汶川大地震,仅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18.06亿元,保险赔付只占比0.2%
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经济损失是500亿美元,保险赔付163亿美元,占到32.6%
  作为一个寿险从业人员,这是我不得不反思的事情,自己又是一个前线销售人员,直接面对的就是最有需要的广大群众。上个月,四川分公司的文菊田总监到北京给我们做了一天的培训,她问了一个问题让所有人沉默良久:5.12地震中,逝去了近10万生命,3万个家庭,如果你知道这件事情,你会每天给几个家庭带去保障?我...

Read more

对于重大疾病保险的再认识


重大疾病保险的起源

重大疾病保险的发起人是一个南非心脏科手术医生Dr.Marius Barnard, 他在尽力通过手术挽救了很多人的同时,大部分的康复病人却因为沉重的医疗费用而生不如死。最后他发现单单在身体上是挽救不了很多人的。他说:“人们需要保险的原因不但是因为人们将会死亡,更是因为人们要活下去。”
他相信需要有一种新的保险产品来保护这些在罹患重大疾病后存活下来的人。在他的发起下,重大疾病保险就出现了。它的出现提供了投保者在生存活着时能得益的保障。
 
重大疾病保险的发展
相对成熟的重大疾病保险诞生于1983年的南非,起初只涵盖了四、五种疾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