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季平

学历:本科/专业:哲学
工作机构:北京脉动咨询公司

企业文化我之见


 

企业文化我之见
 
要建立企业文化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企业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对我们企业有什么意义,不同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要求也就不一样,私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能向社会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企业文化。做为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大脑,不要盲目牵强地制定一些形同虚设的框架,应量体裁衣,为员工做一些有实质性事情。
建立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所遇到的“瓶颈”危机外还能使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最强、生命力和活力。
对于怎样建立企业文化我个人认为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中不...

Read more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的几点看法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的几点看法
 
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一文,仿佛看到了博众教育发展成为“大企业”的美好蓝图,“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今天的博众还处于二次创业的起步阶段,从整个企业的成长周期来说,还属于少年时期,企业还相对比较小,这时候的企业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家的商业眼光和人格魅力,这一点,也是博众目前拥有的最大优势。作为一名刚进入博众时间不长的新人,我看到企业具有的优良基因,这些基因包括:一些对企业有归属感的人,他们把企业当成一个实...

Read more

不官 不商 有书香


 

不官 不商 有书香
 
最近读到的一篇关于三联周刊企业文化的文章,讲述了新知三联书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发展,店领导班子如何明确提出来了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路,带领职工走一条认识品牌、热爱品牌、维护品牌、发展品牌、依托品牌发展的道路,既壮大发展了企业,也发展壮大了品牌。实践证明,实施品牌战略、依托品牌发展是在激烈市场经济中获胜的一个明智选择。
对于同样是充满了书香气息的博众教育,企业文化对每我们身边一个人的重要性,也是举足轻重的。
首先,我们应该从了解企业历史,认知品牌开始做起,让每一位员工了解我们的企业文化,并且能深入人心。
企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也不...

Read more

心中的企业文化


 

心中的企业文化
 
企业就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因而有多少不一的人围绕该产品或服务共同协作劳动的经济组织。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不断地降低成本,不断地降低能耗,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劳动者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同时不断地获取利润以扩大生产改善生产环境是企业永远的目标。而劳动者或企业中的员工,在参与生产过程中,不仅获得劳动报酬,为自己和家人生活提供保障;更要在劳动得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他或她是怎么样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呢?首先他或她与其他员工的共同劳动为社会提供了产品和服务,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价值。他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的能力得到发挥的机会,这...

Read more

西夏国与凉州(七)


 

西夏国与凉州(七)
 
莫道武威是边城(凉州),文物前贤起后生,不见古来盛名下,先于李益有阴铿。”(许荪荃)南朝的阴铿和唐朝的李益均乡籍武威,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名诗人。清朝的张澍,更是位著述甚丰的学者,若没有他,今天的《西夏碑》也许仍被封存于土墙内而不能见于天日。是张澍在清嘉庆甲子年,在凉州城内北隅清应寺中发现的。当时他“佘暇与友游览“该寺,“发现有碑亭,前后砖彻封闭已久,耆老亦不知为何碑,但言不可启,启则有风雹之灾。”他“乃言若有祸崇,我辈当之,住持乃允。&rd...

Read more

《31位省委书记成长路径解析:平均需要35年》精彩跟帖


 

31位省委书记成长路径解析:平均需要35年》精彩跟帖
 
统计显示,中国31位省委书记初任正省级职位平均年龄53岁,从参加工作到担任省委书记平均要35年。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超过9成,6成学理科,4成学文科。
重庆晚报126日报道在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层中,9位常委中担任过省委书记的有8位,占88%25位政治局委员中,担任过和正担任省委书记的有18人,占72%
 
跟帖
省部级是生出来的,地市级是吹出来的,县处级是买出来的,乡镇级是喝出来的,村级是打出来的。
 
人家奋斗35年掌握重权,咱们奋斗35年还买不起一套房子,领...

Read more

西夏国与凉州(六)


 

西夏国与凉州(六)
 
自古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烈士武将多出凉州之说”,凉州人剽悍、粗犷的烈性名传千古。想当年,不吃羊肉的大宋朝忠烈——杨家将几乎男女老幼都赴沙场,与食羊肉膻腥的西夏人拼死决战。凉州作为西夏的辅都,当时成了北宋抗击西夏的主战场,传说老将杨继业就战死在今天武威市辖区的古浪峡中。凉州城外狄青的点将台上似乎仍有飒飒的刀枪声,在低诉着中原儿女那段保家卫国悲壮而激烈的场面。从杨家的满门忠烈和狄青的勇猛善战似乎反衬出了西夏人当时与大宋相抗衡的雄厚实力。今天当我走在刮着两千多年古风的凉州大街上,时不时碰到...

Read more

西夏国与凉州(五)


 

西夏国与凉州(五)
 
 
西夏国浩大的佛事,铺排的繁琐走到极限,使其全民沉迷颓废于其中,忘记了先民们弯弓射雕、东拚西杀的勇武和刚强。一个国家、民族若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何以追求精神的崇高。西夏人却对佛的崇拜 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大肆营造佛像、佛塔。《西夏碑》就产生于凉州崇尚佛教文化的土壤,没有凉州浓厚的佛教氛围,便不会建造护国寺感应塔,西夏碑也就不会刻凿了。这对偏安一隅的党项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他们忘记了金戈铁马的过去,他们成了笼中的鸟儿。终于,西夏国的子民们在缕缕缭绕的香烟中,在昏昏欲睡的冥想中被横刀立马的蒙古人轻...

Read more

西夏国与凉州(四)


 

西夏国与凉州(四)
 
佛教在凉州自五凉国的发展,特别是北凉时期,把佛教文化弘扬到了一定高度,凿窟建寺,现在的天梯山石窟就是那时的杰作。公元1094年(夏天佑民安五年),夏崇宗大力修复因地震倾颓的凉州护国寺,并在《西夏碑》中说:“释教尤所崇奉,近自畿甸,远及荒要,山林溪谷,村落坊聚,佛宇遗址,只椽片瓦,但彷佛有存者,无不必茸”(《陇右金石录》卷四)。
 
西夏人尚佛之风日盛,李德明“幼晓佛书,元昊亦晓浮图学”。从凉州出土的西夏文物可以断定,当年笃信佛教的党项人在皇帝、太后带头翻译佛经的情况下,几乎...

Read more

西夏国与凉州(三)


 

 
凉州自古便是一块金戈铁马的战场和兵家必争的要隘。当年西夏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吐蕃、回鹘人通过几番较量、拚杀,终于占领了西凉府。李元昊称帝的当年次月,便“祀神西凉府”,祭拜天地之神。后来西夏便在凉州城及周围整修堡寨加强防御,并在凉州装备了铜制火炮。据考证,西夏铜火炮可是我国年代最早的铜炮。1094年,西夏重修了凉州城里的护国寺感应塔,在《西夏碑》文里详细记载了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的原因。此时的凉州,商侣往来,粮食丰盈,牲畜肥壮,据《西夏书事》称“得凉州后,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其天府之国也&rdqu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