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钮文新

1990年进入《中华工商时报》做文字记者同时兼职摄影,1992年开始专业从事证券金融报道至1994年,此间获全国、地方性新闻奖各两次。1994年至1996年任《中国市场经济报》编委、副总编辑;1996年至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做编导,并作为总编导制作大型系列片《走进国债》、《金融风暴》和《资本市场》。2001年进《财经》任金融首席编辑;2002年5月进《财经时报》任副总编辑,主持金融报道。后担任《财经时报》总编辑。现为中国金融网总编辑。

希腊在“有序违约”


  希腊前副外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扬尼斯-瓦里那基斯在接受新浪财经独家访问时一语道破天机:希腊如果“无序违约”,一天之间,希腊所有取款机就会被取空,银行被烧,超市被抢光烧光;危机将迅速从希腊传到意大利等其他债务国。明天这个时候,我们还坐在这里,但是整个欧洲金融体系可能已经完了。没什么比恐慌更可怕。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经发生的情况是“有序违约”。很多银行因为希腊债务的违约已经付出了代价,但是现在付出的代价比瞬间崩塌式的无序违约要低得多。

  这就是事实。与其说是“有序违约”,不如说“债务重组...

Read more

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目的


  2011年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政府和中国中央银行分别表态,坚决反对。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行动。

  为什么央行一方面反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一方面又允许人民币汇率没完没了地升值,而且美国对人民币一施压,人民币加速升值?这是不是给了全世界“人民币汇率不由自主”的信号?是不是给了人民币投机以可乘之机?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表现是不是在印证美国人说法?是不是使人民币汇率已经陷入越升值、投机热钱越多;投机热钱越多,越需要升值的恶性循环?

  我们多次强调过:在加工贸易――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

Read more

救股市关键看货币政策


  汇金出手回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票,明确显示了政府救市的措施,值得赞誉。但是,有几点质疑是不得不说的。

  第一,从中国水电(601669,股吧)股票发行遇阻看,未来一系列大型国企上市可能都会遭此命运,此时政府出手托市,到底是真心希望股市不要持续干瘪,还是仅仅为了发行大盘股,发完就撤火?

  第二,暂时托一下股市不难,难的是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可以就此打住。

  从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的公告看,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并未发生改变。不过,有媒体分析认为:央行将二季度确定的货币政策“三性”――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变更为“针...

Read more

美英逼迫欧洲债务重组


  卡梅隆急了,站出来警告欧元区,你们距离经济灾难还有“几周的时间”。或者说,如果不在近几周的时间之内解决问题,经济灾难将不可避免。

  卡梅伦提出一项“五点计划”,我没有查到“五点计划”的具体内容,不过我坚信这是一剂“猛药”。按卡梅伦的说法:这是“大火箭筒式”的方法。“火箭筒式”解决方案是此前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说法,而这次被卡梅伦加了一个“大”字,这显然“药力更猛”。

  其实,主要...

Read more

当心温州引发“蝴蝶效应”


  现在,中国经济当中又多了一颗“毒瘤”,而且病情已经发作,中央必须想方设法杜绝“温州信贷危机”――这颗毒瘤扩散。否则,它将变成“中国式信贷危机”的导火索、突破口。这个问题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而必须尽快平息。

  地方政府已经插手解决问题。这当然是对的,但关键是,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出现在温州以外?不会当然好,但很难说不会。我坚信,目前中国所有商业银行一定已经开始紧盯“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不只是温州,全国都一样。一旦发现风吹草动,立即就会抽回贷款,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如果因为&ldquo...

Read more

美国强压中国紧缩


  一轮高强度的紧缩货币已经把中国经济摆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温州中小企业纷纷逃债就是典型例证,它很可能成为中国金融危机的“突破口”,或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只要这一块多米诺骨牌彻底倒下,高利贷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破产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拖累中国银行业等等,都将变成“做空中国”的充分理由和无可辩驳的借口。更严重的是:到时候所有国际金融组织、评级公司、西方各国政要都将强迫中国更大力度地紧缩,把好端端的中国经济推向无底深渊。

  不是吗?在温州出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国无度紧缩的危害,就连IMF一些尚有良知的经济学...

Read more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熊市?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本轮暴跌恐怕是刚刚开始,从此是否进入熊途?我看像!

   一周前,中国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为什么逆势上调石油批发价格?为什么在国内一片“跟涨不跟跌”的抱怨声中,成品油价格始终降不动?原因简单,中国进口原油价格高于纽约商品交易所期货所表达出的石油价格。

  当然,中国石油进口有其自身的痛苦,关键是中国买不到低价油。这和美国有着天壤之别,美国的石油公司从中东运回的石油多为“权益油”,成本很低,回国后以其国内市场价格(纽交所石油价格)出售。但中国,原油销售价格不得不看纽交所的脸色,而购进价格却是参考...

Read more

离开欧美的日子


  北京时间9月20日晚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再次调降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将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从2.5%和2.7%调降至1.5%和1.8%,调降幅度达到1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三次下调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而此次是调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这当然不是最后的结果,未来继续调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其实,现在欧元区除德国以外,其他经济体都已经失去了增长动力,而现实的经济增长也不过在“零”附近挣扎。就像IMF在同一份报告中提醒:如果发达国家的财政改善是以牺牲国民可支配收入为代价,那么欧美经济都可能会陷入停滞。

  对美国,如果工薪税削...

Read more

请把M2增幅拉回到16%


我不相信中国土地上的人民币会逃脱中央银行的视线,如果说M2中没有包括什么,一定不是现金或存款,一定是具有杠杆的衍生工具。所以,请不要用什么“M2失真”为货币紧缩过度寻求托词,这毫无意义。

现在需要做的是:立即让货币供应量回到正常轨道,按照年初的目标把M2增速拉回到16%。否则,金融乱象会越来越多,实体经济增长将嘎然而止。

不要怪罪企业、甚至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地去放高利贷,这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商品规则。我们必须看到,导致实体企业不务正业的根本原因是“过于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实体企业去放高利贷最大的伤害是使“实业家放弃实业...

Read more

蓝筹无筹:A股一大祸害


作为股市的中坚力量,蓝筹股当仁不让。但遗憾,“蓝筹无筹”――蓝筹股不分红却变成了中国股市特色,好像应当应分。于是,中国股市根本谈不上中坚力量,也就是患有“重症肌无力”的关键所在 

蓝筹股通常是指:收益稳定,成长性不高的大盘传统产业的股票。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大盘银行股等等。这些股票凭什么获得市场估值?通常不是成长性,而是分红水平。比如汇丰银行和英美一些大型石油公司,他们的分红通常是每季度一次,从而获得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认同。投资者会看,冒一点风险所获得的股息收入与银行储蓄相比谁更合算。 

正因如此,蓝筹股一定是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