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看,联想国际化的成功是人才战略的成功。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一直是联想最重要的管理三要素,其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在培养人方面,在中国IT界,联想一直被称为“黄埔军校”。
在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联想总会有一批优秀的人才储备,比如杨元庆、郭为、陈绍鹏、刘军,包括联想控股的朱立南、赵令欢等等。在联想的关键时刻,总可以有重要的人顶上来,而且还做得不错。
现在虽然兼任着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及联想控股的董事长,但主要精力在考虑一些战略的问题,一些具体的问题并不用他操心,因为他下面都有非常能干的CEO。
...
作者文章归档:柳传志

联想为什么做砸多元化 却成功实现了国际化
在电视节目里,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某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给福建某企业做战略规划,帮助该企业进行业务模式、组织架构的变革,但结果非常失败。原因在于制订战略时,双方对企业的执行条件和执行能力考虑得不充分。这样,这个企业没变革前还凑合能活;一旦变革,反而受到了根本性的摧毁。
因此,战略的制订和执行能否接洽,是一个大问题。许多和联想一起成长的企业先后倒下去,有体制因素、市场因素,但更多的是战略与执行不到位。我想就联想的案例,举正反2方面事实,来说明战略制订和执行接洽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联想的多元化战略因何失败?一把手精力是决定战略能否成功执行的重要资源。联想多元化的失...
联想未来不会放弃PC业务
依靠连续七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使得联想集团(下称“联想”)上一财季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脑商,最近连续拿下NEC个人电脑业务以及德国Medion公司,使得本年度联想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二也几成定局。
近日,联想董事长柳传志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联想已经顺利实现国际化,而对于未来,联想仍然坚持做PC,并寄希望于中国这一“大本营”。
会一直做PC
近年来,PC将消亡的声音甚嚣尘上。在IBM将其亏损的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之后,惠普集团也在考虑将其盈利的PC业务分拆或者出售。
同时,PC还将面临...
谈技术 不注意技术就会死掉
谈技术 不注意技术就会死掉
记者:你刚才也提到,早年联想内部有一些分歧,倪光南偏技术,你注重经营。但要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技术的门槛是不能跨越的。现在联想是怎么权衡这两个方面?
柳传志:既然是IT领域的公司,技术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有的时候光考虑到技术创新也不行,你必须考虑到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还要考虑很多的东西,才能使技术站得住脚。联想在做大的技术投入以前,一定要把各个环节想清楚,是不是能够站得住脚。仅仅是技术先进是不行的。比如咱们知道某某研究所做了什么什么芯片,认为中国已经赶上了,宣传了十几二十年了,为什么做不成?由于你这个用的量少,成本就比较高,买你的东...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联想发展到现在已经26年了,当时和我一起办起来的企业大多数现在销声匿迹了,但是联想还在持续发展。先简单介绍下联想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84年,中国科学院在计划体制外投资了20万人民币,由我和10个工程技术人员在一所平房里办的这个企业。
现在这个最新情况是联想员工已经有3万5000人,其中有7000多名国际员工。我们在05年的时候专门请咨询公司给我们做了一年调研,这调研结果就是我体会到了企业文化的作用,但是企业文化怎么定义?怎么形成、怎么起作用?以后怎么传承?
当时定义企业文化有两部分内容;一,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整个企业所有员工从上到下,大家应该做什么?觉得什么好...
中国人如何管理跨国公司
采访结束之际,柳传志站起身来说,现在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我是光头好,还是现在这样好?前一段时间,他以光头形象示人,引得众说纷纭。站在记者面前的柳传志,又恢复了精干的短发。
每次面见媒体,柳传都有清晰的诉求。这一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柳传志要谈几点:联想国际已经走出“V”形低谷,新时期有新任务;杨元庆贷款购MBO联想股份,联想治理方式进入全新阶段;自己40岁开始创业,50岁完成联想上市,60岁成功分拆联想,投资业务渐入佳境;70岁以后“对人不对事”,放权给现有管理团队,具体事情由他们打理。
过去三十年,柳传志每隔十年...
伟大者在于管理自己
如果评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最影响中国的企业家,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必然是最热门的人选之一。
为什么柳传志能赢获商界的集体尊崇?
品评、言说柳传志,我们试图从其人性深处寻觅答案。迄今为止,柳传志的商业贡献可以用如是概括:产权厘清、驭人育人、交接权杖、战略分拆、跨界并购、资本再造。这些,既是企业的终极挑战,又是企业家的关键使命,任何一桩事项的推进殊非易事,无不彰显着柳传志本人高超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
很快,便有了这样的说法——柳传志就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身为联想控股总裁的柳传志是基准于超然的立场,以冷静平和的视角,远观联想、审慎建...
【CEO来信】柳传志谈投资:事为先,人为重
对所有所投企业,我们的要求都是:哪怕是PE投资,都要在我们退出后还能继续增长。现在的控股投资也坚持这个大的思路,一定要使得所投企业实现硬增长。联想控股计划在未来的5-7年上市,在控股上市前这些投资项目能形成利润增长就可以了。联想控股对利润支柱的成长有一个明确的利润梯队安排,绝不能在上市后前两年利润增长非常快,但之后却出现市盈率持续下滑甚至更糟糕的情况。这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中国企业家网】2月14日,《理财周报》刊登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的文章,柳传志在文中介绍了联想的投资战略、方向和要点。
柳传志指出投资的两大要点,第一,我们的投资理念叫做“事为先...
联想之道是“说到做到”
我们在1984年11月创建了这家公司(联想),最初有11个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这笔钱在当时相当于3万美元。刚开始,它就是一家在北京某单位正门接待室里办公的小公司。
公司创立初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个就是,我们都是研究员,对于如何经营企业一窍不通。资金也是一个问题—— 那时,一部电脑约为1万美元,所以我们只买得起三台电脑。但是最大的挑战还是计划经济造成的。我们需要进口元部件,但政府不予配合。所以,我们只能从黑市上购买。不过,尽管存在种种挑战,我们还是非常成功的:我们与跨国品牌竞争,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信心,为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铺平道路。
...民企要学会“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现在整个世界上经济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永远一个老话题就是民营企业应该怎么办。
民营企业有我们自己的优势,一个就是民营企业是真正有主人的企业,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真正有主人和没有主人是特别不一样,有主人的企业就可以做中长期的战略性,可以根据形势来调整战略,调整我们的布局。
另外一个在民营企业里面,我们把主要的力量集中企业发展上,而行业布局、各企业间的平衡、控制等等考虑就少的多的,这样会使我们的效率大有提高。
第一件就是审时度势的制定好我们的战略发展,吃着碗里的饭,一定要看着锅里的饭。回想联想当年在2000年的时候,在电脑行业已经占了30%的市场份额,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