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士英

经济学硕士;副教授;曾任北京期货学会副秘书长、太平洋证券研发部总经理。发表论文130余篇,著有《财富博弈:市场轮回的投资之道》。

将来的金融震荡与未来的超级繁荣


将来的金融震荡与未来的超级繁荣

郭士英

   方正金融研究院院长    

 

    2008年的金融风暴,来自美国并席卷全球。至今算来虽不足三年,但全球金融再起震荡,疑似难以避免。有以下几个判断依据。第一、金融市场风险释放的内在要求。两年来的主要金融市场均存在回升过快的问题,如无新的因素进入市场,这种虚假繁荣会通过自身的调整加以整固或借此刺激新因素的发生。第二、新兴国家以史为鉴的主动收缩政策,对发达国家既定政策以及金融市场预期,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第三、新兴国家抗通胀的累加效应不...

Read more

国际经济博弈背景下的政策选择


  经济世界越来越匪夷所思——最能发行钞票的国家,不但没有出现世界多国遭遇的通胀压力,反而却正在面临通缩的威胁。这个国家就是美国。这一现象值得高度重视。

  在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作为危机始发国的美国,至今的态度和路径选择仍然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美国仍然在推卸责任并违心地指责新兴国家,对于自身的问题和导致世界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则避而不谈或听之任之。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内部改革避重就轻,并且作为危机导火索的房地产市场,至今也仍无起色。对于国内经济复苏缓慢、通缩隐现以及失业率高企等问题,美国并没有把改善实体经济作为政策目标,反而再次按照危机前的错...

Read more

中国房价下降20%缺乏事实依据


 中国房价下降20%缺乏事实基础

2010-12-18 郭士英 证券日报

  社科院一则预测中国楼市在2011年有望下降20%的研究报告,让不少对房地产望而生畏的受众颇感欣喜。而欣喜之余也让人产生不少疑问。

   中国房地产刚性需求潜力巨大,住房是人的一生中必须要首先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置业行为,而且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衍生出不断增长的改善性住房要求。当前政府正在着力建设的廉租房,其实只能延缓部分人的购房行为,而不能真正减少人们对商品房的总需求。在结构性富裕背景下的中国私人资本对中高端房地产的投资偏好和投资需求仍然高涨,是包括房产税在内的政策调控所无法根本逆转的。即...

Read more

房地产崩溃论不可信


      社科院预测中国楼市在2011年有望下降20%的研究报告,让不少对房地产望而生畏的受众颇感欣喜。若极端情况出现,这一预测并非完全不可接受。即便出现20%的调整幅度,其实并不会对中国的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冲击。与此同时,明年房价能否真跌20%,也遭到不少质疑。

个别专家甚至认为,我国的楼价、地价将在未来五年分别下降50%80%。这是骇人的崩盘论。崩盘论不仅仅是对中国房地产的诅咒,实际上也是在宣告中国经济即将步入灾难性衰退。这样的宣告的确不容忽视,也是更多人所不能容忍的。个人认为,崩溃论过于性急了,尽管房价不低,但还没有到达那么...

Read more

新政透露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信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了规范。                  

    关于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基本合理,也是符合预期的。

    贷款买房在不久的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至今许多稳健的购房者都从不贷款。对所有二...

Read more

“伪市场化”的新股发行须尽快终止!


刚刚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6.1——《都市之声》的采访,关于新股大面积破发的问题。

    如果是别的问题,我原本是不想讲了,可是新股发行问题,一定要说几句。

 

    问题一:如今A股市场再次出现了大面积的新股破发,这里面存在一条独特的“利益链”,有些人从中牟取了暴利,您怎么看?

    回答:这个说法很贴切。

    问题二:是什么样的利益链?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nb...

Read more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失速风险


      “鉴于今年接下来一段时期的经济运行态势,我已经在年初就建议集团在经营方面适当收缩扩张节奏。”5月18日,北大方正集团研究总监、方正商学院副院长郭士英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这样表示。

  作为一家多元化发展、年收入近5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集团,方正的业务经营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已不是非常明显,即便如此,出于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见顶回落等系统风险的考虑,该集团在扩张战略上已经谨慎了许多。

  经济增速已经见顶

  对于未来经济做出下降判断的不仅仅是郭士英,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经济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无论其背景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