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雨亭

韩雨亭:男,笔名慕容非,专栏作者,博客,南方报业集团《南都周刊》驻京记者。曾任《经济》杂志社,《时代人物周报》、南方报业《mangazine名牌》杂志记者。

孔子家族传人孔德墉访谈:“我要把孔氏家族修成一个全球谱”


  文/韩雨亭 题图/郭延冰



  在离北京燕莎中心不远的一个小区里,我们见到了已经81岁高龄的孔德墉先生,他一脸福相,性格宽厚,虽年事已高,但面色红润,声音洪亮,步伐矫健,一点也不显老态。其言谈举止及待人接物,还浓郁地保留着民国风度。

  他是孔德成的堂弟,世居曲阜,后移居香港,成为了一位企业家。1998年,经孔德成许可,他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任务是:主持第五次大修孔氏家谱——虽然,按照祖制,只有衍圣公才有权力主持此事。

  所谓盛世修谱,从宋代之前收录世袭奉祀的直系长孙一人的手抄本孔氏家谱开始,如果不算大修的话,...

Read more

赵青:青庐里的自我生活


  办完画展后,他就从一个穷苦的孩子立马翻身成富人。每天,他必须面对不期而至、铺天盖地的赞誉或批评,对此,赵青认为“被开玩笑了”,他最大愿望是逃避这些热闹和名利,“因为它是伤害我的,不开心的,荒诞的”。

                      赵青:青庐里的自我生活

   &nb...

Read more

精英们为什么会被误解?


精英们为什么会被误解?

          ——“群氓时代”的中国精英话语空间

采访/韩雨亭


  参与学者:贺卫方,法律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展江:新闻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
  

    
  

民众是否挤压精英们的言论空间
  mangazine·精英:最近几年来,诸多精英知识分子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就会出现被公众误解的问题,尤其是网络上骂声一片,如何来看待这种现象...

Read more

冯仑与那一代企业家



  冯仑与“万通六君子”的成长史可说是中国十几年来民营企业与企业家的典型之一。

 

  在位于万通集团的办公室兼书房里,冯仑轻描淡写地谈着当年的传奇经历,没有太多的遮遮掩掩。

  当然,在交谈的过程中,你也会偶尔感觉他性格中的复杂:温厚中夹杂了尖刻,睿智中透露出诚实,风趣中略带着狡猾,成熟里显现了天真……在时代与岁月的激荡与冲刺中,每个人都是矛盾与复杂的。冯仑身上凸显着他那个时代创业者们的特点与共性。

  他曾经是一位在国家机关搞研究,写文章的“体制文人”,而后成为下海商人,经历了饥...

Read more

易宪容:“我只为公共利益”


 有人把易宪容“辞职”称为“房地产界最后一个战士的倒下”,易宪容的回答是:“我怎么可能倒呢,不信你看。”


  易宪容:“我只为公共利益”
  
  □韩雨亭 黄小伟

 


  3月底,易宪容把他10年来的学术成果在博客上贴出。这显然是他在辞职之后针对各种议论而作出的“反击”。更早些的时候,他辞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一职。
  在房地产界,易宪容与任志强被认为是两个最敢说话的人,且气势张扬。
  易宪容自称是站在公...

Read more

宋庄的艺术江湖


宋庄的艺术江湖

——一个艺术家村落的流变
 
 文/韩雨亭

从北京站坐上公交车直达到一个名叫“小堡”的终点站。如果不堵车,可能会花掉你一个多小时,然后,你就到了中国著名的艺术家聚集的村落——宋庄,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乌托邦式的理想聚集地。在中国哪有一个村庄能吸引800多位当代艺术家?只有宋庄。很多中外著名的当代艺术家,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方力钧,更是成为了宋庄艺术村的符号与艺术家们的标杆。
 
他在1991年左右创作的 《系列2 ,2号》现被收藏于德...

Read more

一个佛教徒的信仰生活


一个佛教徒的信仰生活

文/韩雨亭  图/郭延冰

    采访那天,北京烟雨朦胧,如梦如幻,耿峰穿着干净、清雅。我半开玩笑地问道:“修行之后,会不会还有红尘中人那般见花落泪,望月生悲的诗意?”她望着窗子外飘洒的淅沥细雨说道:“我虽也欣赏下雨的美丽,但却不会大喜大悲,欢喜过望,落泪伤情”,这或许便是佛教“一尘不染”的真实用意吧。神形俱寂,自净其心,不受外界干扰,没有丝毫杂念,也就是古德所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心境,只有如此,方能 &ldqu...

Read more

郭德纲:一个快乐偶像的“建立”和“打倒”


郭德纲:一个快乐偶像的“建立”和“打倒”

文/韩雨亭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全球首映礼是一次“成功”的晚会,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晚会。

各位看官别误解,我说的这个“成功”并非指其晚会本身的成功。我想讲的是它“成功”的向我们显示了中国大片界普遍存在的绚丽、奢华、空洞、乏味、低能、肉麻、无聊的一面。没有想象力、张力,只有弱智的“形式感”。

一眼望去,眼前豁然开朗。舞台上站满了来自两岸三地,拥有势力的华语司仪界各门派高手,吴宗宪、蔡康永、阿雅、陶晶...

Read more

张晓刚:最害怕孤独的死去


张晓刚:最害怕孤独地死去
 
文/韩雨亭 摄影/肖亮
 
在北京东北角一个叫 “酒厂艺术区”的地方,我们找到了张晓刚的画室。这是一个安静而偏僻的艺术区,它的前身是一家生产二锅头的酒厂。
 
张晓刚的画室是一个面积不大,但类似于天井或者庭院的地方,正屋门口还有一棵小树,冬日降临,让长方形的画室内显得清冷而空旷,屋子里弥散着一股由油画颜料、松节油混合成的味道。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酒厂艺术区”外的看到的情形。
 
工厂四周大多是简陋低矮的平房,工厂外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城乡结合小路。尘土飞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