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公布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中,在谈到关于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时提出:要深化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
物业税在国外不少国家早已开始执行,在加拿大,政府对100%的物业征税。在美国,各州税率有所不同,幅度在房产价值的1%到2%之间。我国在1999年有关部门就对物业税提出设想。2003年10月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6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之后国家税务总局据此在...
作者文章归档:王长友

我们的民族是怎样的一张脸
前些天和朋友无意间谈起,现在的小说读了总不能让人开心,太缺少喜剧色彩,连近期的相声大赛听起来也是欲笑还哭,似乎乐观、豁达、幽默、开郎这些民族品性都消失了。由此又扯到我们的电视主持人好像也一样,刻板做作得很,笑不由衷,就是不如香港的主持人随意自然,笑里面透出一份明媚、灿烂,让人看着感到亲切、轻松。回头再打量一下路上行人,发现一个个都苦着一副脸,有着哲学家一般的深思,一股忧郁之气在脸面间游动,我不禁由此想到这样一个题目:民族的脸。我们的民族是怎样的一张脸?
我以为文化是从脸开始的。在宗教上,耶稣是一副受难的脸,释迦牟尼和观世音,则是一副大慈大悲的脸;艺术化的脸谱,蒙娜丽莎是永恒...
身体健康从心态健康开始
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没有好的心态不会有真正健康的身体。现代人的健康主题之一就是心理养生,即从精神状态上达到青春长驻,延年益寿。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心理学治疗法”提倡不积累“感情势能”,即心理上受到的外界刺激,一定要与承受力保持平稳。因为感情的激升或失落,会使人处于失调状态,造成“感情势能”,其潜在的能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势必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的病情。因此,在工作或生活中,你要学会感情释放,懂得拒绝与取舍。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
关于税务执法风险
税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中日益受到重视,发挥作用。同时带来的税务执法风险也越来越大。税务执法风险因素主要有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纳税人因素,世纪之初随着中国国企改革的进程告一段落,中国经济主体多元化显露无疑,大中型国有企业在继续掌控国民经济命脉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基本上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其利益价值取向完全不同于国有企业,在当前法治环境有所改善但不容乐观的现实状况下,大量中小企业涉税违法取向极为严重,并且手段更加隐蔽,而税务部门的执法手段与执法环境却难以应对现实挑战,经常出现漏征漏管、误征误管、错征错管现象,无形中...
推动企业对外投资的税收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带来难得机遇。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在全球的排名处于第10位左右,尽管对外投资增长较快,但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起步阶段,对外投资总体规模还处于较低水平。统计数据显示,在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比例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1.1,其中发达国家约为1∶1.4,发展中国家约为1∶0.13,而我国目前仅为1∶0.09。这说明我国目前是“进”远大于“出”的极不合理的单向型资本流动方式,进一步推动对外投资迫在眉睫。在推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优化税收政策环境...
一手抓减税增支 一手抓增收节支
减税增支与增收节支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在当前的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特殊时刻,面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二者并行不悖。现在政府已经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时候了:一手抓减税增支 , 一手抓增收节支。
处理好减税增支与增收节支之间的关系,既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也是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协调好财政政策运用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关系。积极财政政策着眼于减少宏观经济的波动,力保经济增长态势不变;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中国长治久安打基础。
中国确定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任务之后,减税增支动作不断。个人所得税的...
温家宝倡导建立东亚共同体
东盟峰会闭幕。温家宝表示,中国将以最大的诚心、决心和信心,与东亚各国一道,为实现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温家宝提出,要遵循开放包容、循序渐进的原则,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朝着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不断迈进。
日本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对中国而言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中国认真、积极、诚恳、低调地参与东亚共同体建设既给足日本面子,赢得日本敬重和感谢,也能降低一些东亚国家的戒惧,赢得东亚国家的尊敬,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根据泰国总理阿披实提出的设想,东盟共同体应该具备“行动的共同体”、“联通的共同体&rdqu...
第三届ITD全球大会在京举行
第三届国际税收对话机制(ITD)全球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承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税收对话与交流合作会议。
国际税收是各国国家税收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重迭,既涉及到一国的国家主权和税收权益,又影响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是国际经济关系、乃至国际政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化与变更又给予国际税收以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国际税收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各国税制向国际惯例靠拢,与国际规范对接,并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个为各国公认或接受的税制模式。当然,税收一体化作为一种未来国际税收合作的方式,其适用领域将是...
央行提示信贷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十三日在京对俄罗斯金融界代表说,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实行“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等,政策措施取得成效。他同时强调,已注意到信贷投放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领域集中度较高、各类项目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等,因此将在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基础上,密切关注潜在金融风险。
中国目前仍能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投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出口作为拉动中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至今尚未恢复元气。下一阶段,央行货币政策将会在保持适度宽松基础上,缓缓收缩,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房地产市...
开征碳税应对碳关税
从全球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临近,对“碳”征税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世界各主要贸易国家在今年12月份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后均实施“碳关税”政策,中国出口贸易将受到极大冲击。
“即使我国不收碳税,出口产品在国外也可能支付碳税;如果中国征收碳税,则可能避免在国外被征收碳税。”报告称。在国内征收碳税,使国外的碳关税失去合理性,因为双重征税是违反WTO原则的。这就是说,碳税征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