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岩锋

主人

李亚东先生对《什么是知识分子》批评。


 
  
  陈岩锋:你好。
  
  大作拜读,很不错。从综合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表述严格、广征博引,又有开放的视野(“国际思想界”)和分辨的眼光(“中西存在很大差异”云云),是一篇知识分­子概念的综述(迹近百科全书辞条),也是我所读你文章最见学力与思力的一篇。根据叙述,“知识分子”有广、狭两义,我赞成狭义理解,也就是限定知识分子内涵。有­了那个内涵,则尘尘是心、法法是道,哪怕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丁文江等)可以成为一流知识分子;不具备基本要求,哪怕你人文学院的教授博导、学部委员也跟“知...

Read more

其实我们都挺棒的


老帅哥学者陈岩锋颠覆现成道德观念的典范之作
  
    
    
    
    在四川方言版的《蜡笔小新》里
小新就不叫小新了 而叫“新娃儿”。注意
这里有个十分重的“儿”化韵 即:
XINWAER。从小新到新娃儿
野原新之助小朋友不惜放弃自己日本小帅哥的形象
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十分符合四川观众胃口的大邑县鳅儿。这姑且可以看成是为了迎合西部市场的一次成功转形。不容易啊
遥想蛋蛋当年 也想要脱离一个网络写手的低级趣味
左冲右突 前呼后拥 杀出一条血路
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偶像派作家。可是很多年过去了
蛋蛋我还是光着脚丫子 蜷坐在电脑前 ...

Read more

陈岩锋是太阳!


陈岩锋是太阳!
吟诗,吟古诗,酸吟古诗

因为昨天喝了酒,并且让我破天荒的吐了四次,出尽了洋相。所以今天想起来,心有余悸。按照七律古诗的形式,在手机短信里不管平仄的写了首诗:

酒深巷远月不惊,
窗闻叹息三两声。
犬吠莫扰浪人梦,
七重门里说风情。
后面加上了一句:我这句子是不是很意淫?我自己看着都不舒服了。

发给了依然,她回复:浪该为痴,你试试。上班时间不务正业,罚你中午不吃饭。

中饭还是要吃的,虽然确实没有什么食欲。发给了lazy,正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回复过来:
还好呀,食色性也,至少你的色情诗没有影响我的食欲。只是文字有些平直,少韵味。
再回复一首:
酒深巷远月微醺, ...

Read more

夜逛论坛


夜逛论坛
昨天晚上我们这儿下雪了,打开了电脑,听着五洋的《你的方向》,一曲淡淡忧伤的曲子飘来,“我来到风指引的地方,这里没有你的方向。”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听着听着渐渐地到了深夜。

打开榕树下和北大中文论坛,文章倒是有好几篇,但是很晚了内容也看不进去了。又回到中国思维网。中国思维网对于就象是在网上安的一个家,春去春又回。从思维天下到文学原创版,来了也有两年了。

文学原创版的每一篇贴子我都必读的,刚更新的贴子都读完了。来到了一灌到底,那儿也有些稍稍熟悉的网名,那里谈笑风生,没有拘束倒是觉得挺亲近的。只是我不是一个幽默的人,只能站在那儿听听别人的笑声...

Read more

还是假打好


还是假打好
时间:2002年1月26日 作者:陈岩锋 来源:世纪沙龙


人人都说打假好,俺说人情忘不了。所以还是假打好。 

悉闻还算干净得如大观园的北京大学横暴抄袭事件,感觉很是平常。可谁知余波未平,又添一波,这下可是振聋发聩,差点叫俺欣喜晕倒。王导的博士生也为王导“辩护”,而且 “振振有辞”指责他人“居心叵测”,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王导的学生为王导“辩护”不能说学生有错,古人都知道为尊者避讳,何况新社会下的青年。更应该比万恶的旧社会有人情味。他们不但做得...

Read more

品味“品味”——陈岩锋旅游日记读后


品味“品味”——陈岩锋旅游日记读后

 

半个月前,漫不经心地读完陈岩锋大虾发表在北大在线“自由思想交流”论坛的一万七千字的旅游日记。过后老是忘不了它,而后又重读它,然后又像翻阅辞书一样去查询它,最后就欣赏了起来。

 

读记叙文章的这种感觉我曾有过一次——那是十多年前读《忏悔录》,当时我还骂了卢梭一句:是什么东西,王大妈的裹脚布,又长又臭!但书中的“记录”却一直铭刻心底,成为抹不掉的记忆。陈岩锋的日记也成了我这半个多月来抹不掉的记忆,我相信将来...

Read more

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


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
槟郎

    陈岩锋显然有强烈的知识分子情结,他心中的知识分子应该怎样,他有着非常理想化的设计。这从他的知识分子的“批评原则”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的批评原则主要是以张扬自由、人性、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为基础,全面整体地站在追求真理、为全人类福祉服务、尊重每个生灵的角度对社会诸现象进行干预。”这种理想化的“批评原则”,在他看来可以“防止种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阶级(等级)观念、意识形态、个体思想不同...

Read more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学之四


四论我应该如何统治你们

 陈岩锋

在我连续五日的五篇重要作品中所阐述的敏锐思想或者也可以说实际情况亦即真理和所采用的独立特行的犀利笔触,不可否认动摇了一部分人民比较脆弱的信念,同时也让另一部分人民在对我们的反动中坚守了他们一向认为正确的信念。这都很正常,也在我的预料和考虑之内。即便有些人民自以为是地还指点我们统治者应该如何如何,好象你们比我们更明白道理,已经领悟了真谛,可以启示和启蒙、教导我们一样,我也并没有感觉到十分意外。而且,还没有感到在我预料之外的是,这些好象十分聪明实则愚蠢透顶的人民,以为从我这里发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机密,说什么我有什么大隐情,有什么大悲愤,意图通过这样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