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薛克俭

薛克俭,沈阳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具有高级经济师,物流系统工程师等职称。
1977届东北大学有色金属系半导体专业学士。

曾任沈阳市计委经济所、政府研究室任副处长、处长。
辽宁省计委经济所、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室主任、处长。
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处长,东方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管科院现代所副所长。
沈阳市经委副主任、沈阳信用中心主任。
全国库存商品交易中心及华夏物行副总裁。
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副总裁,万策资本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海口经济学院教授。
辽宁装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阳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副主任,中国沈阳中小企业国际金融园区副主任,辽宁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总经理,创立辽宁装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方房屋置换交易中心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2012年,创立东方金融工作室,笔名东方金融。
2022年,创立东方治水工作室,笔名东方治水。

21世纪宏观经济学初探


 

 21世纪宏观经济学初探

——消解宏观经济缺陷、科技创新缺陷和全球化经济缺陷的双轨制改革思路

东方金融 薛克俭

 

 

内容提要:

中国、美国、各国和全球化世界,都面临着金融风险、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市场缺陷,安全失防、信息污染、技术失业等科技创新缺陷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贸易战等全球化缺陷等三大挑战。如何消解三大挑战,并创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政府、美国政府、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承担着主要责任。本书以创建21世纪宏观经济学为主线,探讨了创建21世纪宏观经济体系的,货币、财政和互联网体制的双轨制改...

Read more

买方金融市场和卖方金融体制


 

买方金融市场和卖方金融体制
——谈我国的金融体制创新(一)
 
辽宁装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薛克俭 首席经济学家
 
 
——金融体制:国家无偿发行和社会有偿使用
 
我国的金融体制和制度是:人民币是国家无偿发行和社会有偿使用的。中国人民银行凭借国家信用无偿发行人民币,以再贷款、再贴现等形式有偿借给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再以低利息低成本吸收存款,高利息高售价发放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有偿贴现等形式有偿借给其他金融机构和客户。在美国取消美元与...

Read more

中央拉动内需的内容还需要改进


  

  中央拉动内需的内容还需要改进

  

  今年以来,随着次级贷款危机的演进,全世界陷入了百年不遇的金融经济危机当中。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开始衰退,全球股市低迷,战略商品价格低迷,资金利息低迷。西方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社会都在动用各种货币和财政政策积极救市,托市。但是,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许多专家预测,明年西方国家经济将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中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中央最近提出的一系列应对危机拉动内需的政策无疑是非常及时和有效的。这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赞同。但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一轮拉动内需的内容还有需要进一步讨论并加以改进的地方。

  这一轮拉动...

Read more

应对危机拉动内需的四条建议


 

 
新增四万亿应对危机拉动内需
——缓解股市起落,储备战略商品,
完善社会保障,取消农民工制度的建议
西约克
 
 
本建议的背景和基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建设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卫生文教体系,中西部教育文化设施,生态环境和地震灾区,加快自主创新和...

Read more

中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混血儿


 

 

 

中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混血儿

——答中国改革姓“社”姓“资”问题

——从世界的历史的视角评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薛克俭  政策评估员

 

 

内容提要:中国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触及到了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需要讨论清楚。这也是一个争论了100多年,至今还没有结论的国际话题。从人类发展角度看,从国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

Read more

“社”与“资”嫁接是人类的理性选择


 

 

“社”与“资”嫁接

是人类的理性选择

——三答中国改革姓“社”还是姓“资”

 

 

——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两个最大的流派。两大流派都承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并为之而奋斗。但是,两大流派对资本主义的看法却并不一致。

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的分歧在于共产主义坚持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取代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公有制和...

Read more

中外私人品差距小,公共品差距大


中外比较:私人品差距小,公共品差距大

——对我国改革发展的反思之四
 

 

利用迟福林(2005)提出的“社会产品两类别”和“社会生产两体系”分析方法,比较国内外经济社会矛盾,对揭示我国经济社会矛盾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对我国下一步的发展和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和国外比较,私人产品消费差距缩小,公共产品消费差距加大

 

和国外比较,私人产品消费差距明显缩小,特别是城市吃、穿、用等私人产品消费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公共服务产品消费与发达国家还有...

Read more

目前我国社会矛盾:私人品过剩,公共品不足


目前我国社会矛盾:私人品过剩,公共品不足

——对我国改革发展的反思之三
 

 

私人产品供应相对过剩

1978年比较,目前我国的社会产品的供需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的变化。社会总产品生产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拐点大体是在1994年前后。从私人产品生产方面看,1993年我国开始出现产品的全面供大于求(张键等,1993)。1996年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粮食供给问题基本解决。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入连续的全面供大于求的时期。至今一直没有供不应求的产品。从私人产品供给方面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过剩阶段。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