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社会矛盾:私人品过剩,公共品不足


目前我国社会矛盾:私人品过剩,公共品不足

——对我国改革发展的反思之三
 

 

私人产品供应相对过剩

1978年比较,目前我国的社会产品的供需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的变化。社会总产品生产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拐点大体是在1994年前后。从私人产品生产方面看,1993年我国开始出现产品的全面供大于求(张键等,1993)。1996年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粮食供给问题基本解决。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入连续的全面供大于求的时期。至今一直没有供不应求的产品。从私人产品供给方面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过剩阶段。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600种主要商品(其中包括了大部分重要的私人产品2003年下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在这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27种,占总数的21.2%。供过于求的商品473种,占总数的78.8%。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2005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61种,占26.8%,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3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39种,占73.2%,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3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从公共产品供需形势看,也是1994年前后进入企业改革配套和城市综合体制改革阶段,公共产品供给开始出现矛盾的。与企业改革配套需要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教育、医疗、养老要由社会负责。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的中小企业,亏损企业,集体企业,由于利润有限,积累不足,无法为职工补偿社会保障欠帐。而许多地方政府也由于财力的限制,无法为转制、下岗的职工提供公共产品,使这部分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属出现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问题。有人形容教育、医疗、养老是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也有人认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是人们头上的四座大山。而对于大部分人们来说,在温饱问题(主要由私人产品提供)基本解决之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安全等公共产品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多数社会成员新的重要的需求,我国已经进入公共产品供给是严重不足阶段。200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反映公共产品供应情况的一个指标),我国在175个国家中排在第104位。

医院越来越多,看病却越来越难

我国的卫生事业在高速发展,医院越来越多,看病却越来越难了。90.0%的人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感到不满意。。1980年我国卫生机构数量是18万家,到2000年时已经达到了32万家。但是,60.1%的人认为,现在看病比10年前更难了。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的增长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远远超出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现在已成为多数家庭的沉重负担。89.8%的人看病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比10年前增加了。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我国农村至今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农民辛苦劳动一年的收入仅够支付一个人一次住院的费用。我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医疗卫生资源约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用于农村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2000年的10%2000年,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指数,我国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88位。

教育已成为多数家庭的沉重负担

教育费用上涨的速度太快。2003年大学学费比1989年增加25-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了2.3倍。教育已成为多数家庭的沉重负担。国际上高校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而我国的高校学费(含住宿费)已接近人均GDP80%。国家对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2002年教育部的预算内经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比例不到30%。因教育返贫、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就业和社会保障成为重要的公共需求

就业和社会保障已成为全社会重要的公共需求。国企下岗失业人数高达4000万左右。有专家估计,我国实际的失业人口已超过世界12%的警戒线。此外,城镇每年有近千万的新增劳动力,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在未来1020年要转移到城镇中来。我国社会保障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保障的欠账过大,并逐年增加。1993年以前,国有企业社会保障的欠账大概只有3千亿左右。2002年仅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欠账就达到1.9万亿。有专家估计,我国社会保障的欠账总量已达到3万亿左右。我国社会保障的制度还不健全,社会覆盖面不高,各种社会保险的覆盖人口都没有超过2亿,管理水平还很低。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生产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0.4万起,死亡136755人。全国每年因事故造成70多万人伤残。特别是近几年,矿难频繁发生,2003年煤矿发生特大事故51起,死亡1061人;200442起,死亡1008人;今年到821日,33起,死亡951人,同比上升43.5%134.2%。受职业危害的职工在2500万人以上,每年约70万人患各种职业病。2003年的SARS危机,我国死亡人数并不是很多,但它引起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恐慌。近些年来公共卫生秩序混乱,公共医疗机构行为严重扭曲,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医疗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的高达250万人。现实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是各种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广大百姓对劣质肉、毒米、毒面、变质牛奶和奶粉等问题深恶痛绝。2005年上半年此类案件金额达到581.1亿元,上升幅度达89.6%

目前我国社会产品供求主要矛盾:

私人产品过剩,公共产品短缺

迟福林教授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目前我国社会产品供需图表。2003年我国的社会产品供需矛盾则反映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个方面的两个矛盾,私人产品供给是相对过剩,而公共产品供给是严重不足。私人产品生产供应远大于需求,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且价格攀升。社会总产品已经由私人产品生产供不应求一个矛盾,转变为吃、穿、用等私人产品生产供应远大于需求和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社会总产品生产             私人产品生产             公共产品生产

私人产品过剩,公共产品短缺      供应 >> 需求             供应 <<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