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史晨昱

经济学博士,资深金融人及专栏作家。文章散见于《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经济观察报》、FT中文网、《中国外汇》、《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周刊》、《新京报》、《董事会》等。文章均为且仅为个人观点。邮件:[email protected];MSN:[email protected]

传统金融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最后窗口期


       继十部委出台互联网金融根本大法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细则已经或正在紧锣密鼓发布。至此,中国互联网金融正式告别“野蛮生长”,步入有序发展的新时代。

  从201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弄潮儿在金融领域实现井喷式发展,逐渐构筑起对抗传统金融机构的全面竞争格局。互联网金融去中介化特点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构已有资源配置格局。互联网金融极具冲击力的扩张使得传统金融机构饱尝挤出效应和竞争压力。

  当然,上述格局一方...

Read more

互联网监管透射中国金融改革什么风向


       近日,央行等10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道路上迈出实质性一步。

  201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金融实现井喷式发展。相关称谓频频出现在金融界,相关争论也逐渐升温。总的看来,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体系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是一种合理存在的客观现象,有助于打破中国金融业的垄断和惰性;另一方面,金融配置格局的重构也为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既鼓励创新、推动发展,又让“野...

Read more

互联网金融正在告别“颠覆者”角色


       近日,十部委重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让“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有了清晰的发展方向。由此,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内,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也得以明确。

  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运用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因此,按照指导意见的思路,互联网金融企业未来一样需要逐步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

  具体而言,央行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的...

Read more

信贷资产证券化别走影子银行老路


        央行近日宣布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实行“注册制”管理。至此,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简政放权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

  2014年11月以来,信贷类资产的证券化发行制度迎来重大变革。银监会推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方案,不再进行逐笔审批。2015年1月,银监会核准27家银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获得核准该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履行相应“备案登记”程序。

  在政策春风的推动下,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驶入快车道...

Read more

金融混业期待收官之作


     近日,商业银行申请券商牌照有望放行,这给沸腾的资本市场又添了一把火。由于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长期处于中坚地位,因此,上述举措若成行无疑为金融混业的扛鼎之作。

按总资产排名的全球25家最大银行中,目前只有中国几大商业银行还被分业经营束缚手脚。自1993年明确这一体制后,中国商业银行便与资本市场“永隔一江水”。中国商业银行没有甘当“边缘人”,一直想方设法融入资本市场发展,如通过资金代理清算、托管、销售渠道等方式为资本市场提供服务;通过同业拆借、股票质押贷款、债券投资等方式为资本市场提供合规资金;通过...

Read more

存款保险制度释放银行业变革空间


 继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改革的又一只靴子—存款保险制度昨日正式落地。从去年11月30日的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到3月31日的正式发布,实施方案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各方面已达成共识。

  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实践看,显性存款保险、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机制已经成为各国金融安全的三道重要防线。2010年12月,国际存款保险人协会(IADI)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联合发布《有效存款保险制度核心原则及符合性评价方法》最终版本。对照这一文件,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

  根据今日公布的条例可以发现,中...

Read more

银行业应以新思维应对资产质量大考


     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国内“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加速浮现。刚刚披露的2014年报中,中行、农行的不良贷款分别同比增加37%和42%。资产质量压力再次成为悬在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历史上,中国银行业最严重的不良贷款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衰退、地产泡沫的破灭加之工业企业利润下滑,在市场化进程中,由于不适应市场竞争而破产以及银行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从1995年的21.4%上升到2000年的29.2%。从2003...

Read more

互联网银行重构中国金融生态


 

国内第一家民营银行前海微众银行近日正式试营业, 由于其独具的互联网基因,获得万众聚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未正式开放过民营银行市场准入;仅仅在城商行中,存在极个别“个案”。因此,微众银行率先开业,对整个中国金融业而言显然意义重大。
一是互联网银行推动产融结合迈向新高度。2013年以来,互联网弄潮儿在金融领域实现井喷式发展,但也饱受争议。互联网银行开业,使得相关质疑鸟兽散。互联网企业,将为金融业注入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思维,金融和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精神融合后,将产生全新的金融生态,创造无穷的可能。
二是互联网银行成为银行业改革突破口。互...

Read more

以金融混业经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中国经济“拦路虎”。2015年该问题依然是金融改革的重点。

        2014年以来,政府对社会融资成本高度关注,但实际上,成效似乎甚微。 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从年初的7.20%降低到6.97%,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反倒从年初的7.14%上升到7.33%,信托及委托贷款利率基本不动。贷款融资规模占比超过50%,这使得整体融资利率下降幅度极为...

Read more

资管业推动金融混业进程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混业步伐大大提速。新年伊始,有逾150只期货公司一对多资产管理计划已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申领产品编码,其中13款产品完成备案,正进入募资期。

    2012年以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政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化主导了改革方向,以牌照放开、渠道扩充、投资拓宽为抓手的监管新政打破了资产管理业务分业割据的局面,业务之间的壁垒逐步被淡化。去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正式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放开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一对多的限制。至此,银行、信托、保险、基金、证券、期货各金融机构都可以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在资产管理领域可以开展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