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邓一同

神童

均衡发展


当代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心智构成远比传统上的认识要复杂得多。通过上一章的介绍可以知道,人脑中有多个不同的“智力中心”,而传统的观念中只注重语言和数学两种。正是由于这种片面性的认识,导致了“传统的早期教育”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均衡发展的“天才”——某些项智能异常发达,而其他的方面的能力却未能相应地跟上,导致心理上失衡,严重的甚至最终引致精神崩溃。

比如说,一个身材颀长的跳高运动员,他的长而有力的左腿是使他创造奇迹的法宝。但如果他的右腿只有相当于一般人的长度和力气,那么他会怎么样?他会成为...

Read more

“传统的早期教育”存在一些片面之处


当“知识爆炸”时代来临,各种新发现、新理论层出不穷,使我们对客观世界以及我们的主观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过去桎梏了我们头脑的传统认识被打破了,许多以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真理需要重新审视。前人的观念、理论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6岁能做微积分”。

过去,一提到早期教育,大多数人就马上会联想到“神童”,而他们心目中的“神童”就是“智力”超常。而所谓“智力”超常,在他们的概念里就是“

其实,这正是“传统的早期教育&r...

Read more

两个世纪以来,涌现出不少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大师


《卡尔·威特的教育》成书于差不多200年以前,当时还根本没有“智商”的概念;《M·斯特娜自然教育法》也是100年前的经典了,那时候关于“多元智能”即使有人在内心深处曾模模糊糊地做过类似的猜想,也还肯定属于异端邪说之列;杰出的蒙台梭女士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那年头还没有人相信将有一个名曰“情商”的术语会比感冒流行得还快、还广。两个世纪以来,涌现出不少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大师,使这一独具魅力的实用科学异彩纷呈,不断推陈出新。

Read more

罗伯特·维纳


    罗伯特·维纳写过这样的话。曾经是天才少年的他,在数学、电子电工学和神经生理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建了成为计算机和机器人原理的控制论,从而成为美国大名鼎鼎的大学者。同时,他也是一位和蔼的人。但是,他在《从神童走向凡人》的自传中说:他意识到自己养成了某种怪异的性格,而且自己也绝对不是那种让人觉得可爱的孩子……

    而且,约翰·斯图瓦特·穆勒也说:他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不能找到平衡而苦恼。别人觉得他为人冷淡,他自己也常常反省自己的性格,努力做到...

Read more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母亲教育儿子很严厉,路德小时候就因为父亲不注意偷吃栗子而受到过母亲的鞭打。一介神父的路德敢于反抗专横跋扈的罗马教皇,在当时是需要千百倍的勇气的。

    他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但另一方面,他也具有病态的神经质倾向。成年后患上了女性恐怖症。

    …………

    这样看来,尽管幼儿早期教育十分有效,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教育的目标设置不...

Read more

尼采有一个特异的童年


    哲学家尼采(Nietzsche)有一个特异的童年。父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他哥哥也在他父亲去世的七个月后死去。母亲体弱多病,和父亲的两个姐姐住在一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另外,祖母也和他们同住。尼采作为女性家族中唯一的男性。他的成长倾注了女性太多的爱。母亲希望尼采绝对爱他,要求尼采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结果,尼采变成了一个认真、深沉、懂礼貌的孩子。另外他不同于别的孩子,做事刻板,绝对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周围的坏小孩都取笑他,母亲也担心他。

    他不太爱玩,喜欢孤独,喜欢一个...

Read more

片面“天才教育”的不幸


    英国的文豪约翰·拉斯金,他是由母亲精心培养长大的。他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她把所有的玩乐都看成是罪恶,所以从来没给幼小的拉斯金买过玩具。

    母亲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读圣经,父亲给儿子念诗并让儿子自己朗读。当时,小学还不是义务教育,所以拉斯金只上了几个月的学。而大部分教育则是在家中进行的。

    他十八岁考入牛津大学。母亲硬是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密切注视儿子的生活。据说,这位母亲三年多来一直把丈夫留在伦敦,自己住在牛津街。拉斯金后来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妻子...

Read more

天才的痛苦也不是平常人的痛苦


    贝多芬(Beethoven)嗜酒成性,52岁的了黄疸,53岁吐血,57岁离开人世。据说,他在失去意识之前,用拉丁语留下了一句话:“大家鼓掌吧!喜剧结束了。”

    帕斯卡(Pascal)死时也很年轻,年仅39岁。临死前,他告诉他姐姐,"我从18岁开始没有哪一天不是在烦恼中度过的。"

    艺术和学问的天才,根据父母的愿望,接受极端的天才教育而成为伟大的人。但是,这却成了他们的祸害,不少人的身心健康受损,在不幸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人们常说,有很...

Read more

早期教育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


 

    象世间任何事物一样,也许早期教育并没有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确实,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伟人们,他们的人生既有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丰富多彩和美满幸福,也有曲折起伏以及与常人不同的精神磨难。
    以莫扎特(Mozart)为例。他身染重病,在父亲死后,生活窘迫,形同乞丐,在妄想和忧郁中英华早逝,年仅35岁。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说他死于尿毒症,有人说他被人毒杀,也有人说他死于大脑疾病。

Read more

爱与智,是相辅相成的


 

       完美的智能至少应该包括“心”与“脑”两个方面。“心”代表着“情智”,也就是基于“边缘系统”生理基础的所谓“情商”;“脑”包括左脑与右脑,代表着基于此二者生理基础的“理智”和“觉智”。(后文中对这些概念将做详细介绍)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