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中奎

专利代理人-“钟馗谈专利博客”博主
http://zhuanlilaw.blog.sohu.com/

http://blog.sina.com.cn/zhuanlilaw

论企业设置专门知识产权人员的必要性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专员。它们在申请专利的时候,都是直接让发明人与代理人交流来确定最终的申请文本。最近,通过与企业的交流,突然感觉到了这种模式的一个极大的弊端。

要描述这个弊端,首先需要明确几个社会现状:

1. 大部分的企业老板都是不懂专利的。

2. 企业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半工半研的企业)。

3. 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对申请专利和专利授权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

4. 大部分老板的利益分享观念淡薄。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

1. 没人对专利申请的质量负责。因为最关心专利申请的人(老板)不具备识别专利申请文件质量好坏的能力。

2...

Read more

专利申请文件提前公开的弊与利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那么申请人是否需要提交专利提前公开的声明,提交这个声明会给专利申请人带来什么利弊呢?

首先,在某些情况下,提交专利提前公开的声明,在申请日起满18个月前即行公开,对申请人是有利的。

(一)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自申请日起计算。但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专利权人只有在发明专利权被授予后才被赋予主张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在此情况下,不管是为了有效延长可行使专利权的时间,还...

Read more

专利是专门性的法律行业


再次看到在一个涉外诉讼中,中方企业因为聘请的律师不当导致的官司败诉,深感不安!

 

在专利领域,

中国的很多企业不是败在是否用了别人的专利上,

而是败在不懂“术业有专攻”这句中国的古话上,

真的是有些悲哀~~~~~~~~~~~~~~~~~~~~~~~~~~

不该借鉴的时候总是忙着去借鉴,真到了该借鉴的时候又不懂得借鉴了。

其实,因为请了不恰当的律师而导致利益损失的事例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不是吗?

难道提前甄别一下律师的是否适合代理自己的案子跟所要面对的巨额损失比,就那么不值得一做?

 

思维决定一切。

当前的中国,很多人在骂...

Read more

专利申请问答


1. 专利有哪些类型?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 什么东东可以申请专利?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清楚的,具体可以参见如下帖子:

http://zhuanlilaw.blog.sohu.com/66610503.ht...

Read more

中国特色式管理下的中国,人才战略将遥遥无期


  纵观中国当前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外行领导内行”模式,这是由中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封建地主私有化思想”所决定的。本身,私有化并不可怕,资本主义管理模式下的大多数企业也都是私有化的,但是私有化这一概念之下,也有程度之差别。在这个分工合作越来越密切的时代,如果一味的强调私有而忽视了所应有“共享”,恐怕终将一事无成。

  在封建地主式的私有化所不能容的情况下,只能去选择资产阶级的私有化,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如果我们不能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和改变,而只是隔靴挠痒的搞一些“秀场”,恐怕终将会为...

Read more

专利无效和诉讼中的举证问题


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专利无效和诉讼案件也与日俱增。专利权无效宣告和专利侵权诉讼过程,就是诉讼双方进行举证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的证据多种多样,获取证据的过程也千变万化,笔者在此仅对其中常用的出版物公开和方法专利权的举证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一. 有关出版物公开的证据探讨

在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中,以出版物公开的现有技术作为比对文件来评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是最常见的无效请求理由。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以出版物公开的现有技术为证据进行公知技术抗辩也是常用的诉讼策略和手段之一。在这两个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记载有该技术方案的出版物的公开...

Read more

科研工作、科研论文与专利申请之间的关系


科研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试验过程,发现或制造出新的产品或物质,发明一种新的方法或者工艺,或者对现有的产品或方法进行改进。科研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明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很多新东西,或者使现有的产品或方法得到改良或改进。这些新东西和改良或改进后的产品或方法,大部分都是可以申请专利的。有些人,尤其是科研工作者,从科研的思维角度去看待专利,常常会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怎么能申请专利呢?其实,专利与技术的简单与复杂没有关系,而是与这个技术本身是否产生了好的技术效果有关。只要这个技术能产生好的技术效果,能带来好的社会效益,绝大部分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反之,一个技术即使再复杂...

Read more

如何以技术入股方式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当前,有关垃圾专利的声音越来越大。虽然我们国家有大量的专利技术没有获得产业化,总体的专利技术产业化率较专利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低很多,但这并非完全是因为这些专利技术都是垃圾技术,而是有很多的优秀的专利技术因为资金等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其产业化。笔者在此就对这些优秀的专利技术为什么没能获得产业化和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此有深入研究者能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从大的方面讲,改善我国的“垃圾专利”过多和转化率低的现状,从小的方面讲,为这些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专利权人提供援助和支持!

技术入股是指技术持有人(或者技术出资人)以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公司的行为。...

Read more

申请专利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之一:切忌贪图便宜。一分钱一分货,便宜自有便宜的道理。法律事件是禁止反悔的,专利也是法律事件,等便宜完了利益也就随着完了,后悔药是买不到的。适用于申请和授权后阶段。

三大纪律之二:切忌乱投医。专利代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但是当前,各种没有资质的人或公司均以专利代理的名义承接专利撰写业务,尤以不具备专利代理资质的律师事务所和商标代理公司为多。在委托专利代理业务的时候,要注意查清他们是否具备专利代理资质。适用于申请和授权后阶段。

三大纪律之三:切忌图省事。代理人是帮助你去对你的技术申请专利的,而你的技术自然是你最懂的了。为了图省事,交了代理费就不闻不问,甚至当代理人让你补充资...

Read more

由企业老板的不同吩咐方式看中国科技创新之路的崎岖与漫长


公司作业中需要增加一台设备,老板吩咐员工:“找人去买一台设备回来”,而不是“你去造一台出来”。

公司有新研发成果,需要获得专利保护,老板吩咐员工:“你自己去写一个专利出来”,而不是“去找人写一个专利出来”。

公司生产过程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老板吩咐员工:“去挖个懂行的技术人员回来”,而不是“你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公司收到了法院转来的专利侵权诉状,老板吩咐员工:“你去搞定他们”,而不是“去找个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