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振杰

宋振杰,自由撰稿人,北京时代光华高级讲师,职业素质训练专家。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教授会成员,人社部CETTIC(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基本能力专项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具有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14年领导经历,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丰富。
宋振杰老师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金牌作者获得者,著有职业素质培训专著《黄金心态》《自我管理》《团队领导》《好员工是这样炼成的》《第一步:新员工职业化六大关键》等。
宋振杰老师撰写的《员工职业心态塑造》《员工职业意识塑造》《员工职业行为规范(通用读本)》《员工职业竞争力》《员工岗位成才六大路径》《员工岗位成才六大关键能力》等系列教材,经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被指定为“十二五”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培训教材。

宋振杰老师的《黄金心态》课程已经成为全国心态类培训经典课程,先后在全国40多个城市和200多家企业进行了公开课和内训讲授,直接受训人数3万余人。《黄金心态》一书自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已连续印刷27次,销量超过了20万册,并于2009年出版了升级版。

近年来,宋振杰老师专注于职业素质方面的研究与培训,曾服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长虹集团、海信集团、蒙牛集团、美国应用材料(中国)公司、海立股份、黄金搭档、光明乳业、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新中源陶瓷集团、宝信软件、上海通用汽车、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申银万国证券、国泰基金、永诚保险(总部)、信泰人寿(总部)、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南出版集团、北京金隅集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等500余家企业和单位,并在各地举办公开课600余场次,受到欢迎和好评。

宋振杰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素质胜任模型与全员职业素质提升、心理学与管理的结合与运用、国学文化与管理的结合与运用。

宋振杰老师擅长主讲课程:高层领导力、实用管理工具与技能、员工职业化等。

欢迎加入作者创建的“四季管理课堂”QQ群126569157;“四季创业课堂QQ群”216975087

更多详细信息请登陆个人网站:宋振杰职业素质培训网,网址:http://www.songzhenjie.com/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9)积极心态与成长动力


积极心态,就是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困难、挫折、挑战和责任,能够从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思考,并且自动自发地采取行动的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

积极心态的人拥有明确的梦想和目标,他们的思维模式一般是可能性思维、积极性思维、肯定性思维,他们是积极的行动家,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他们不是没有消极的想法或者烦恼,只是他们能够尽快地摆脱这种消极心态的束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努力上。他们积极进取中获得成长,在主动成长中获得成功。

积极心态具体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积极成长的动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首歌曲很流行:

没有花香...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8)踏上积极职业心态的修炼旅程


为什么一些年富力强的人,明明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有文凭又有水平,但是工作业绩却总是平平淡淡?为什么自己的心情天气总是阴天的时候多,晴天的时候少?为什么有的人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而生活中却是失败者?……

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在人生和事业的旅途中,最大的累是心累,最大的老是心老,最大的苦是心苦。所以,从根本上决定我们职业前程的不是权力,不是知识,甚至也不是能力,而是我们的职业心态!

 

【案例】“人的差别在于灵魂”

 

30年前,我是北京崇文区鲜鱼口浴池的搓澡工人。”  ...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7)六大积极职业心态助你走向成功


浮躁的心态,让人心神不定,丧失了脚踏实地的努力;消极抱怨的心态,让人牢骚满腹,成为了“愤青”和“怨妇”;斤斤计较的心态,让人自私自利,放弃了长远的成长;投机取巧的心态,让人偷懒耍滑,变成了不劳而获的懒惰者;好高骛远的心态,让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终一事无成;打工心态让人沦为“被害者”角色,失去了应负的责任感;冷漠麻木的心态,让人看破红尘,消极萎靡,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可以说,上述七大消极职业心态是毒害职业人生的毒瘤和鸦片,一个人一旦沾染,它就会呈现弥漫性和传染性,不仅把自己折腾得无精打采,成为职场上不死不活的&ld...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6)影响职业成功的七大不良心态


中国哲学史大家冯友兰曾讲过一个故事:“一小儿走路,为一石所绊倒,此小儿必大怒而恨此石。但一成人为一石所绊倒,则并不怒,不恨此石……其所以如此者,因小儿对于此石无了解,以为此石有意和他捣乱,所以恨之。而成人对石有了解,知石是无知之物,绝不会有意与他捣乱,所以并不恨之。”

冯先生是在说一个什么道理呢?——对于事情背后的道理有了解,进而不为事情所累,才能想得开、看得透,才不至于因外界的环境刺激而被动地做出消极的反应,害得自己做无谓的烦恼。这也是冯先生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心态修炼方法——以理化情。

...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5)心态平和,工作顺利


智联招聘曾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12个城市进行的名为“快乐工作”的调查活动。“快乐工作”是此次调查活动所倡导的主题。在历时1个月的快乐指数调查中,有37.72%的网友选择了“总的来说是快乐的”,有41.64%的网友表示“不快乐的时候多”,还有20.64%的网友表示“很痛苦,想换工作”。总体来说,“工作着但不快乐”的占了被调查者的62.28%,可见,职业人和工作人的快乐指数令人担忧。

为什么工资越来越多了,快乐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物质越来越丰...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4)职业心态决定职业成就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心态是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定势会支配人的行为方式,进而支配着一个人的职业走向。职业心态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毁掉一个人。

有一项关于销售人员的调查发现:销售人员与销售业绩相关性最大的前五项能力是:客户了解度、好胜好强、取悦心理、情绪稳定、大方自信。与销售业绩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年龄、工作时间。其中,前五项成功因素中,和心态有关的就占了四项。可见,职业心态对于取得职业成就具有着关键作用。

决定一个人的工作...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3)职业心态的支配作用


著名的励志电影《阿甘正传》片尾有句话:“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时候,而你应该鼓舞自己让他不断飘扬而上,向着新的高度超越自我”。阿甘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妈说,要将上帝给你的恩赐发挥到极限。”阿甘精神的精髓就是:成功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成功就是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是让人生这片“轻盈的羽毛”迎风飞扬,不断地飞得更高,还是无精打采地四处飘荡,最终坠落在地上,关键是看自己心态的选择。职业心态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具有支配作用,改变自己的职业状态首先要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2)职业心态的导向作用


职业心态是人们内心对于职业以及与职业有关事件的态度、观点和看法,或者说叫做职业价值观,这种观念与看法一旦形成,就会对我们今后的行为起到导航、引路的作用。所以,职业心态一定意义上是职业道路与职业人生的导航仪与灯塔,它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似乎在冥冥之中引领着我们的职业方向。方向正确事半功倍,前途光明;方向错了,事倍功半,前途暗淡。

 

【案例】只因想法不同

 

10年前,王光明和马奇是技校的同学加室友,他们学习的都是车工。因为中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的大学梦,被无情而又残酷的高考终止了。

作为同窗室友,这两个人好像是一对冤家,经常斗嘴。马奇觉得大学没考上,...

Read more

宋振杰《员工职业心态塑造训练》连载(1)职业与职业心态


 

一样的工作,两个不同职业心态的人去做,就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和结果。比如,同样是干维修的,消极心态的人就会认为:不就是个维修工吗?是全企业最脏、最累的活儿,工资没几个,天天麻烦事儿倒不少。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把工作当成了无奈的重复劳动,无趣、无聊、无热情,自然就是得过且过,应付差事儿,他只是在枯燥的重复中一天天地消磨时光而已。

而积极职业心态的人则不同,他认为任何工作都能做出精彩来,维修工也能做出大名堂。他把工作当成愉快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在简单、重复的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慢慢地练就了自己的绝招儿。处理故障,总结故障,消灭故障,预防故障,他成了企业中不可替代的技能...

Read more

心态不同状态不同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拥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良好的心态会给你带来工作的乐趣,带来良好的业绩,也会给企业带来效益,给社会带来财富。
曾经听说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繁星满天。面对同样的际遇,前者的悲观失望心态,让他看到的是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的积极乐观心态,让他看到的自然是星光万点、一片光明。

什么是心态?
心态,就是一个人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这种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你既可以积极地去看待,也可以消极地去看待,这就象钱币,一正一反。该怎么理解这一正一反的内涵,这就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