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严红

十年游走于中美之间,拥有十多年从事美国相关事务经历的我,关注中美教育对比、学习和职业规划、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相关的话题,现就职于启德教育集团。由衷希望所有的孩子心中有梦,快乐成长!

  有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成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助人梦想成真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所有文章除了特别注明的之外,全为原创,如要转帖,请说明“转自碧泓新浪博客”。多谢!

美国街头卖艺人(组图)


    在街上,我几乎不给扮可怜乞讨的人钱,但是,如果街头艺人的琴声、歌声打动了我,我会小心上前,递上金钱一二。

 

    下班必经的十字路口,一个小伙子将收钱的盒子远远地放在离自己1.5米的地方,盒子下压一张纸,纸上写着: 我是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因为妈妈在家遭煤气爆炸致伤,所以出来卖艺,以救治妈妈。小伙子持一男高音,民族唱法,演唱着阎维文的歌曲。尽管并非字正腔圆,但是他的声情并茂打动了我,我驻足欣赏,递上零钱一二,再欣赏,再递上一二,小伙子向我点头问候。因为他的声情并茂,我愿意相信他是在为妈妈卖艺,因为他的态度,...

Read more

实拍:美国农贸市场(组图)


    美国的农贸市场一般是周末的临时摊位,周围种植主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直接拿到集散地来卖,买主觉得比超市里的商品更新鲜,所以有了农贸市场的存在。

 

    记得当天我买了二个玉米、几个番茄、一小把葱、一把南瓜花,居然有南瓜花卖,问Hostmother这个东西西方菜式里是用来干什么的,她也不知道。美国的移民多、种族多,习惯各异,不知道也没什么奇怪。回到家,做了三个中国菜,南瓜花煮汤,玉米粒炒猪肉粒,葱花番茄炒蛋,Hostmother站在一旁,很稀奇地看着我做菜。搞笑的是,西方人家里是不用我们炒菜用的味精的,调味品以不含...

Read more

人在做,天在看——一个失聪者在美读研的经历


    又是四月芳菲天,去年四月,我在博客里发表了《梦圆有条件录取》一文,文中描述了Jia,一个后天失聪者,是如何借助有条件录取(双录取)的方式前往美国读研究生的。在美国痛并快乐地享受着大学生活的Jia,用一年的时间跨越了英语关,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两年的研究生课程,并在美国找到了工作。以下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的感受,经他的同意,发出来与大家分享,以此鼓励那些在美或者即将赴美读书的学生,失聪者尚能跨过语言关,你有什么不可以的?透过Jia的描述,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美国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

Read more

留学职业规划之幼儿教育(组图)


    教育展上,一个师范大学读特殊教育大三的女同学就出国读研专业的选择,她说她不喜欢这个特殊教育专业,她想读管理学或者心理学。美国大学是鼓励夸专业的,他们认为跨专业知识的交融是创造力的源泉,更易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只是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课程要求,需要学生修过一些基础课程。比如,比如管理学的基础课程是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心理学的基础课程是数学、统计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美国大学是学分制,学生能根据自己对未来升读专业的需求选修一些基础课程,而中国更多的学校只是书面上的学分制,想自由选课有诸多局限,大三想出国了,又跳出了想转专业的想法,之前毫无规划,没...

Read more

留学职业规划之创作硕士(MFA)(组图)


    当一国的人均GDP达10000美元时,该国的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艺术产业也遵循着这个规律。美国的人均GDP二战后突破了1万美元,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人均GDP分别是在1984年、1992年和1995年超过了1万美元。美国的文化产业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日本、韩国和台湾则分别在1980年、1990年前后进入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期。2009年,上海的人均GDP9600美元美元,北京的人均GDP8400多美元,已经接近10000美元,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对文化产业,艺术产业的需求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由此产生无数新的岗位。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里...

Read more

选择美国走读高中还是寄宿高中?


    4月底了,美国高中的申请几乎已尘埃落定,早的在三月上旬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书;一些学生被放入WAITING LIST名单,结果未卜;最不幸的是全军覆没、无一录取的学生。我们在三月底就受理了一个成绩很不错,DIY好几所学校都没有结果的初三女孩子,她的文书写作、表格填写、面试都存在大量的问题,英语考试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她能用美国式的思维讲述中国人的故事。之后,我们为她联系了七、八十所学校,只获得几所学校同意递交申请的许可。

 

    美国拥有25000多所中学,其中,私立中学2000所左右,寄宿制中学近...

Read more

美国走读高中之:我能进名校吗?


    进走读制这样一般的走读学校,我的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吗?这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第一个问题。

 

    九十年代末,这个世纪第一个五年去美国读高中的学生几乎去的都是走读中学,持交流学生签证(J1)的学生读的是公立中学,持学生签证(F1)的学生读的是私立教会走读学校,也没有影响他们升读美国的顶级名校,比如说,我有学生进入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有学生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读精算的,有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经济学的,发展到今日,学生和家长为什么会担忧这个问题呢?还是对美国的评估标准严重不理解所致。

 

&...

Read more

美国走读高中之:我要信教吗?(组图)


    美国一些私立走读高中校名中带有“Catholic”、“Christian”、“Lutheran”、“St”等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教会学校。“Catholic”是天主教的学校,“Christian”是基督教的学校,“Lutheran”是路德教的学校。

 

   中国是一个很少人信教、但名山大川不缺寺庙的国家,寺庙里殿大柱大、香火缭绕,进入的人神情肃穆,人多的时候象庙会,人少的时候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论及宗教,很多人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而美国大部分私立走读中学都是教会学校,学生一般住在教友的家中,周日要随家人去教堂做礼...

Read more

一封密歇根大学教授给清华大学博士申请者的拒绝信


博主语:

     之前听说每年清华大学都有一部分要出国的学生不支付最后一期中国移动的手机话费,区区小钱都可以不惜抛弃信用,更何况是关乎绿卡的重大选择。中国学生将浮躁+急功近利从国内演绎到了国外,令人唏嘘,更令之后那些优秀但是必须依赖奖学金才能赴美深造的学生寒心。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道德体系仅靠法律是无法构建的,可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很难寻找构建道德体系的基石。

 

A letter from a professor majored in ME, U OF MICHIGAN

一封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教授的信

Dear xxx:

亲...

Read more

美国走读高中之:我的寄宿家庭啥样?(组图)


    选择去美国读高中,如果选择走读制高中,家长会非常关心几个问题:我的孩子住哪儿?寄宿家庭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安全吗?寄宿家庭是如何管理我的孩子的?

 

    我们的合作机构EDUCATIUS告诉我们,他们是这样挑选寄宿家庭的:EDUCATIUSDE的工作人员在任何甄别viehege寄宿家庭方面受过非常充分的训练,通过三次以上亲自家访和面试的方式,取得申请的寄宿家庭的房子、汽车、工作的证明文件,美国的教育局6个月之内确认这些文件是否合法,核实寄宿家庭成员没有犯罪记录,学生入住之后,还要进行为期12个月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