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思卓

一本书,点燃一颗心灵
一本书,唤醒一种感情
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
一本书,指引一生航程

根治厌学,补课不如“补趣”(二)


 根治厌学,补课不如“补趣”(二)

——乐趣第一,知识第二

很多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着急督促孩子的学习。其实,没有必要,如果孩子学习成绩的增长超过了他的学习兴趣的增长,结果就会翻转。所以,永远要学习兴趣高于学习成绩的增长。

我在珠海的时候,专门研究过一个案例。有一个老师,她不是教小提琴教得最好的,或者说,在全部的小提琴老师里面,她自己本身的水平还算中下的,但是,她教出来的学生成绩都特别好。这就跟很多的家长朋友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教出来的孩子特别地爱学习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们发现,别人教小提琴是这样...

Read more

根治厌学,补课不如“补趣”(一)


 

根治厌学,补课不如“补趣”(一)

在爱尔兰,一家爆破公司有一天接到一个8岁小姑娘打来的电话,问公司能不能把她所在的学校给炸了。接线员开玩笑说当然可以。小姑娘接下来非常认真地对接线员说:“你们准备炸学校的时候,可以保证所有老师都在里面吗?”接线员问小姑娘为什么?小姑娘说:“没有人喜欢这些老师!他们在周五给我额外的功课,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小姑娘稚嫩的声音顿时爆红网络。许多人听了,就跟接线员一样,忍不住爆笑起来,觉得孩子很可爱,但是如果孩子18岁了也这样想,那就可怕了。在中国辽宁省的普兰店,一位高...

Read more

赏识有度,失败源于失衡


 赏识就像一颗颗甜滋滋的糖果,吃一颗,美味可口。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吃糖就会长龃齿。怎么办?要刷牙。经常用挫折、用批评去刷牙。在这一方面,你可以看到——

美国的父母是这样做的:孩子1岁开始,父母就会把他们放在餐桌边的固定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己用刀叉或者小手抓着吃饭;孩子3岁,就让他们自己叠被子,帮忙摆餐具;再大一点,要零花钱就自己去打工挣。

俄罗斯的父母是这样做的:在孩子23岁的时候,父母就很少再抱孩子或背孩子了,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走不稳摔倒了,父母只是停下脚步,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日本的父母是这样做的:大雪...

Read more

疼爱孩子,有爱心更要有“爱智”


 

 

    教子是一种责任,爱子是一种天性。从孩子来到母腹的那一刻开始,这种爱的历程就开始了,无论孩子对我们怎么样,我们爱他们永不变。一位颇有成就的女总裁在她的微博写了这样一段话:“小时候最喜欢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穿行在马路弄堂,从不担心会摔倒,因为深信:老爸即使伤了自己也会保护我的。生命中还会另一个男人让你有这种感觉和绝对的信任吗?”看了感慨万分:是啊,这就是为人父母,即使伤了自己,也要保护孩子,直到我们远离这个世界的那一天。人类是这样,如果你观察一下动物世界,你会发现,它们也是这样,在爱护自己的孩子这...

Read more

别拿VC当天使


  在一次企业战略研讨会结束后,一位企业家找到了我,说有个关于VC(风险投资)的问题要向我咨询。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雨,因此我一时之间也走不开,于是,我们之间有了这么一番谈话。

  “杨教授,我们公司是做软件开发的,在业内也有点小名气。一个月前,美国的一家VC公司找到了我,说很看好我的公司,要想投入资金入股。但是我的公司现在并不缺钱,而且业务开展的也很顺利,因此我又想同意又不愿同意,你看,我该怎样选择才好呢?”

  “现在很多企业都拿VC公司当伯乐,都把他们当成了天使,以为是上帝送给自己的礼物。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有不少企业确实因为与VC公司合作...

Read more

不怕骂山寨,就怕走不出山寨


    收到了一封咨询邮件,大意如下: 

郑总是靠经营山寨工厂起家的,经过几年的经营,他的小工厂已发展成为了业内知名的加工品牌,规模翻了好几番。可让他感到脸上无光的是,出席商界活动的时候,不少人一听他是山寨企业,就会带着鄙视的眼光看他,弄得他非常尴尬和自卑。所以,他很是为此头疼,不知该如何做,才能提升自己的正面形象。 

也难怪郑总尴尬,“山寨”这个词,在众多国人眼中就是假货、劣等货的代名词,厌乌及乌,众人对于“山寨主”,肯定也不会给他啥好脸色。可是,一入山寨门,难道终身就是山寨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Read more

建设创新型城市:从模仿到独创的发展策略


   创新城市之路应当怎么走?对于处于后发地位的内地城市来说,没有先发优势,就一定会输在终点吗?在一个学习型社会中,我们如何利用后发优势,低成本地分享领先者的成果?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对今天建设创新型城市非常有价值:走向成功只需做一件事情,找到你的榜样,学习并超过它,所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不是黑暗当中摸索的过程,不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过程,而应该率先找到自己的榜样。第一步是模仿,第二步是学习,第三步是超越。实际上所有的创新城市都是在找自己的榜样,而不是说我要怎样办?

  关于模仿学习和自主创新。以建筑为例,中国的建筑历史悠久,但看中国的建筑要到日本去看。全世界评...

Read more

黑钻私房课:大老板的两个脑袋


  前段时间,看了这样一篇文章,有位美国教授说大脑像电脑,要及时升级更新,否则就会因“Too Out”而Game  Over。
 
  乍一看,感觉这个观点挺新鲜,挺有趣。可新鲜过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对于我们企业家来说,如果要升级大脑,究竟该升哪些结构组织呢?
 
  在传统层面,科学家把大脑分为了两个部分,左脑和右脑,其中左脑主管意识层,代表着感性、右脑主管潜意识层,代表着理性。在延伸层面,我认为企业家的左脑应主管商业,即商业头脑、右脑应主管政治,即政治头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商业头脑容易感性,政治头脑则倾向于感性...

Read more

思卓私房课:解决员工流失,妙在学会投资


  员工流失,是一个令老板头大的问题,企业做了十年,劳资关系不错,邻近新开厂加了三百块钱的薪水,一百多员工齐刷刷地跳槽了。
 
  于是老板头大了,给人力资源部下了指标:员工流失率必须控制在10以下。否则,扣掉年终奖。
 
  于是人力资源经理头大了:老板啊,我们的工资没有吸引力啊,涨点工资吧,老板无奈,只好追加了1000万的工资。一年之后,别的企业又涨薪水了,又一轮加薪开始了。结果是成本加高,利润降低。这薪酬留人,留得好被动,留得好辛苦啊。企业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撑着。
 
  你无能,是因为你无知。好多聪明的企业早已轻松地解决了这类问题。他...

Read more

黑钻私房课:把员工当成孩子


黑钻私房课:把员工当成孩子
 
在一次领导力研讨会上,有位企业家向台上的专家发问:“我们计划在半年内完成机构精简,搞了两个月就搞不下去了。经理人特别强调短期利益和部门利益,我该怎么办?”
 
专家侃侃而谈:“这些人只看眼前和局部,不看未来和大局,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成熟,你要加强教育嘛,把这种孩子思维变为成人的思维”。
 
企业家一脸茫然地坐了下,看样子似懂非懂。
 
如果这项变革分十年推进的话,这位专家说得没错。但现在要在半年内见成效,那就等于没说。其实,不涉及切身利益都是成人,一碰到...

Read more